交巡警總結出汽車維修10大“坑爹”陷阱
陷阱六
用報廢車上的零件換到車主車上
還謊稱是原廠配件
交巡警說,眾多汽修店購買不到進口配件,于是就 取舍 到處收購報廢豪車,一輛報廢的寶馬、 馳騁,價格很低,在兩三萬塊錢左右,他們去購買時,都 假裝說是汽修店現場教學用, 后果買回去后,就拆下車里的配件,等到修車時用。
有車主的進口車要來維修時,他們就說,這是原廠配件,眾多車主不曉得狀況,花錢改換后,卻添加了車輛的 安然隱患,由于這種配件 通過了磨損,并不 安然。
交巡警支招:
改換配件時,可 視察配件的成色。
陷阱七
修車時有意留點 故障 讓車主不停返修
交巡警說,一些汽修店有意給車創造故障,或是留點 故障,讓車主 反復來修車,趁機牟利。 比方有的是改換消音器時,往排氣管塞棉花, 以致排氣管阻塞,這樣不會出大 事變,但車主會 時常來維修。還有的便是讓車燈一些線路沒搭接好,車子開出去沒有問題,但有時遇上顛簸,就浮現問題,車主只能又到修車店維修。
交巡警支招:
取舍誠信的汽修廠很主要,不要輕信路邊小店,平時 留神積存修車 常識。
陷阱八
積極幫車主找保險公司定損 趁機騙取高額保險金
2010年4月7日,重慶市公安局公眾信息網上公布了這樣一條信息:“ 警覺汽修廠騙取高額保險金”。
警方公布了兩種騙保 目的:一是無中生有,創造保險 事變,將自己汽修廠的好車有意撞壞;二是小傷變大傷, 擴充 事變損失,將車主開到自己修車廠維修的小問題 事變車開出去,有意撞得 敗壞很大, 而后開到自己汽修廠修理,騙取保險公司高額賠款。而這個數目一般超出原先 損害補償金的幾倍,甚至十幾倍。
警方還說,依據 主宰的狀況,個別修車廠一年騙保金額在10萬元以上。騙保案件之所以頻繁 產生在車輛修理廠,主要緣由是修車利潤增多的 引誘。關于汽修廠來說,車輛 損害的部位越大,在工時或配件方面 獲得的利潤也越大。修一個小傷,可能只用幾十元或者上百元,利潤不過十幾塊錢,但把 損害部位 擴充,修理費用就可能達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利潤自然比修理小傷多得多。
交巡警說,除了這兩種騙保 模式,現在一些汽修店還 假裝很 熱忱, 積極提出車主寫一份托付書,他們幫忙請保險公司定損,車主假如沒 工夫,就托付給他們辦。原本車主的車只是撞壞保險杠,他們趁車主離開后,就把店里壞掉的水箱、大燈等,換到車子上,保險公司的定損自然就 比較高,定損下來后,他們又把車給車主 復原,這樣神不知鬼不覺,他們找保險公司報賬時,就賺取了里面的差價,車主和保險公司都被蒙在鼓里。
交巡警支招:
產生交通 事變后,馬上拍照取證, 定然要自己請保險公司定損,不要托付給汽修店。
陷阱九
汽修店 擅自開車主車 后果出車禍
交巡警說,汽修店修好車后,一般都要試車,有些修車工開車主的車試完后,又 接續開辦自己的私事, 后果出了車禍,給車主帶來損失。
交巡警舉例:
2009年,遼寧籍男子高某來重慶當修車工,他將客戶送修的本田汽車,搭乘母親和母親的男友外出吃飯后,酒后駕駛 后果與一輛保時捷汽車 產生嚴峻追尾,招致他的母親傷重死亡。 擔心受到法律制裁,外加無錢補償高達十幾萬元的保時捷維修費,高某 悄悄從醫院逃走。2011年1月14日,重慶警方 通過1年多找尋,將 隱匿在中俄 邊界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的高某抓獲歸案。
交巡警支招:
有時候由于特別緣由,只能將愛車留在汽修店過夜,假如對方不足誠信,用戶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就難以得到保障。車主去維修的時候,最好 留神一下里程表和油表,而且拍照留下證據。假如發現車輛被 使用過,要跟汽修店工作人員交涉。
陷阱十
勸車主 延遲保養 其實越早越能多撈錢
交巡警說,買車方便,但養車費用 確切不低,保養看上去很 方便, 注明書上怎么說,就怎么做。但事實上,保養也存在一些“陷阱”。一些汽修店 弄虛作假,勸車主 延遲保養愛車,還對車主說, 延遲保養是對車子負責,幸免浮現 安然隱患。
車子的保養條件跟車的品牌有關, 比方日系、韓系車,一般是5000公里開始保養,歐美系車,一般是7500公里開始保養,標致、雪鐵龍是15000公里開始保養,而這些車又依據具體型號不同,有具體的劃分, 比方柴油車保養的公里數就比汽油車短。
交巡警說,每種車都有自己的《保養手冊》,里面有首次保養的公里數,增減幅度在百分之十以內都是 畸形的。有些汽修店工作人員 勸告車主盡早保養,灌輸越早越好的理念[報價 4S店],對汽車 常識 理解不多的人一般受到這類“專業人士”的誤導去做保養。
交巡警支招:
提前保養,對汽車并沒有什么損失,然而需求用戶花更多的錢和 工夫,添加了 保護成本。遇到這類問題,車主不允許就 可以了, 保持在廠家 注明書規定的 規模內改換是不會錯的。假如要提前,最好是在規定里程的百分之十之內。
去保養之前要明確保養內容,否則汽修店有可能給你另加額外的保養 名目,保養費用也會水漲船高。做完保養后,要向店家索要 詳盡單據, 理解本次保養的 名目和費用。曉得這些以后,等到下次再做保養時, 可以做到 成竹在胸。
昨天我們 理解到,在這次 審查中,交巡警和運管執法人員對存在這些問題的汽修店給出了為期1個月的整改期限,下周將對這些汽修店進行 審查驗收,我們也將 接續跟蹤報導。
車主在維修過程中 如何 保衛自己的利益?
央視《新聞 考查》曾做過一期“汽車維修陷阱”的節目。車主廖先生的車做過一次保養,零配件花了1000多元,而工時費高達780元。他感覺這個比例有點不太對,于是 征詢了一個修車多年的 友人。
“他問我你的車公里數大約有多長,我說大約八九萬吧,還沒過十萬,他說你這里有個誤區,便是他不應該說是大修,而且你那個車齡還沒到大修的車齡,然而他寫的是大修, 而后依照大修的工時費可能會很高。”
廣州某汽修廠經理說:“說句 規矩話,工時費彈性 比較大。而且還沒有一個統一的 標準。車主和維修廠家通常就有一個不 平等的地位吧。 惟獨你一天有車,你永遠就搭上了給蒙的機會。”
車主張斌說:“這種狀況就促使車主必須去學習,甚至去鉆研 有關的 常識。你看你到醫院看病,你 幾乎要變成一個醫生或者是職業藥師,你買套房子可能要變成測量師,甚至是專業的法律事務者,你去商場買個吃的吧,你還得有一套 甄別的 性能,你修個汽車吧,就包含我對汽車算是 理解的了, 幾乎是防不勝防。”
而在這種狀況下,眾多車主卻 取舍路邊沒有資質的維修廠而不去4S店的緣由主要在價格。交巡警說,4S店維修工時費占到了總維修費用的20%'50%,出于省錢,所以眾多車主 取舍到喊價廉價的汽修店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