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江蘇汽車網 >> 汽車新聞 >> 車界新聞 |
半年連推三款互聯網汽車皆爆款,上汽憑何浩氣興師 |
本文關鍵詞:浩氣 互聯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距榮威[報價 4S店]i6上市僅半月后,上汽“互聯網汽車家族”又添第三員虎將——名爵ZS。 名爵ZS上市后,憑借“世界級”互聯網應用、越級品質、基本流量終身免費、車載系統無限迭代升級服務以及7.38-11.58萬的售價,迅速成為年輕人的新寵,“年輕人標配的首臺互聯網SUV”的名號,使其火爆程度絲毫不遜色于早前上市的榮威RX5和榮威i6。 在半年多時間,上汽一口氣推出了三款互聯網汽車,產品矩陣迅速完善,并實現了榮威、名爵雙品牌在互聯網汽車上的雙劍合璧。 在此之前,榮威RX5已然成為一款現象級產品,半年累計銷量突破11萬輛,飛速闖進熱銷榜前十;2月份上市的榮威i6同樣火爆異常,上市1天訂單就超過4000輛,上市10天訂單就已破萬輛。 如果說,一款新車的成功,或許還有偶然的因素;但連續三款互聯網汽車的成功,說明上汽找對了方法,用對了力氣。 大膽創新,跨行業產出“新品類” 上汽能在互聯網汽車領域開花結果,得益于自身的大膽創新轉型,更離不開“兩位爸爸”陳虹和馬云的高瞻遠矚和聯袂出擊。 上汽和阿里在合作不到17個月后,就發布了雙方的首個成果。榮威RX5集成了雙方的優勢資源,打通線上和線下,車主通過登錄賬戶,讓汽車與互聯網云端相連接,實現實時互聯,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品類。 “新品類”互聯網汽車的帶動作用明顯,上汽自主品牌在去年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全年銷量32.2萬輛,同比增長89.2%,形成了合資、自主兩翼齊飛的新局面。 上汽把握趨勢,積極跨界創新,帶來了移動互聯時代用戶所渴望的新車,實現了自主品牌創新發展的一次有益嘗試,也有效撬動了中國汽車行業的新格局。 如今再看上汽榮威、名爵品牌的新車,相信大多數消費者都會驚呼,這些新車面貌皆煥然一新,變漂亮了。 在這高顏值的背后,離不開上汽設計團隊的突破。上汽從2016年先后成功地推出榮威“律動設計”以及MG“感性力設計”的兩大品牌全新一代設計語言,并通過量產車型和互聯網應用積極實踐,開啟了中國汽車品牌擁有清晰設計戰略的時代。 從商業層面來看,設計為上汽新車的爆款起到了關鍵推動作用。 厚積薄發,核心技術突破成關鍵 對于中國自主品牌而言,要想品牌向上和盈利提升,最為核心和關鍵的突破點在于技術的掌握。 上汽是目前國內大型汽車集團中對自主品牌投入最大的車企。 用了10年的時間以及450億元的投入,上汽通過在小排量發動機領域和通用汽車的全面合作,重新梳理全球技術中心和設計中心資源,在上海投入巨資建立全新的研發和設計中心等等,實現了發動機動力系統等核心零部件的技術突破,并且在新能源領域實現“三電”(電池、電機、電控)技術的自主把握。 2014年4月發布的全新一代動力總成技術,已經開始在上汽旗下的自主品牌車型上全面搭載。 以榮威RX5為例,所搭載的與北美通用聯合開發的SGE 1.5TGI“藍芯”世界級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124kW,最大扭矩250N·m,匹配TST 7速智能雙離合變速器或者6速手動變速器,綜合百公里油耗低至6.8升。 而在“綠芯”的應用上,全新推出的榮威eRX5則搭載了一套由1.5T發動機和EDU智能電驅變速器所組成的插電式混動系統,這是上汽“藍芯”+“綠芯”混動系統的全新體現,其中1.5TGI缸內中置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124kW,配合EDU智能電驅變速器,整車可實現704N·m的超高峰值扭矩輸出。 目前,上汽自主掌控了電池、電驅、電控的“三電”核心技術。去年,上汽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超過2萬輛,與2015年相比銷量翻番。 2017年,隨著更多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推出,上汽新能源將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產品陣營,進一步擴大行業領先優勢,今年銷量目標也將劍指8萬輛。 “十三五”期間,上汽還將進一步聚焦新能源和前瞻技術。據車透君了解,上汽已經鎖定了將在2020年實現碳排放減少超20%、動力提升超20%和經濟性提升超20%的三大綜合目標。 在核心技術上的舍得投入和勇于突破,終于使得上汽自主品牌開始漸入佳境,“梅花香自苦寒來”。 果斷開火,持續技術迭代和革新服務 然,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 上汽自主品牌腳下的步伐飛速,但是互聯網時代的變革風云變幻,市場的開拓更是刻不容緩。 經過這些年的厚積薄發和滾動式發展,上汽已經從初期一兩年推出一款新車深耕細分市場,到如今半年內推出三款全新車型,向各大合資和自主車型重兵把守的細分市場果斷開火。 那么,未來的競爭優勢何在呢?當然是持續的科技創新,不斷迭代和革新服務。 到榮威i6上市時,上汽互聯網汽車的功能比第一代互聯網汽車更強,除了已具備的手機登錄ID身份賬號、遠程定位汽車等常用功能外,還接入了新地圖渲染引擎、有聲讀物、智能硬件設備管理、組隊、路徑共享和綁定支付寶等新功能,這也標志著上汽在互聯網汽車的研發已快速進入第二階段。 再者,受到新能源、物聯網、智能駕駛等新技術的沖擊,未來,誰能提供移動出行服務解決方案,誰就能占據價值鏈制高點。 上汽雖然“出身”傳統車企,但思維卻很超前,已在前瞻技術領域早早布局,發力產業鏈前后端創新。 目前,上汽已完成兩代智能駕駛整車平臺的開發,以及集成5G通訊技術的車聯網平臺,并開展了高速公路、城區及車隊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究。上汽自主研發的第二代智能駕駛汽車iGS,可以初步實現遠程遙控泊車、自動巡航、自動跟車、車道保持、換道行駛、自主超車等自動駕駛功能,智能駕駛測試單車累計里程已超過3萬公里。 此外,上汽參與了在上海嘉定汽車城的 “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建設,并和同濟大學共建國內無人駕駛測評基地。為了對未來移動出行服務領域的相關技術進行更好的探索和挖掘,上汽在美國硅谷設立投資公司捕捉前瞻技術,并于近期宣布在以色列成立創新中心。 在后市場服務領域,上汽繼續加快“車享”電商平臺線上功能建設和線下服務拓展,發布了“車享家”品牌并啟動線下網點布局,計劃2020年形成1萬家規模。此外,上汽圍繞消費者需求推出了“好車e貸”平臺,積極探索互聯網金融業務,并成立上汽保險銷售公司,積極拓展保險業務,努力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 在共享出行領域,上汽整合分時租賃相關資源和業務,成立了環球車享汽車租賃有限公司,計劃三年內覆蓋國內一線重點城市,建成網點4000個,擁有100萬左右會員,著力打造成為全球領先新能源汽車運營服務企業。同時,上汽成立了安悅充電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建設5萬個充電樁,加快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 而在品牌建設端,上汽從去年起與上港足球俱樂部開展戰略合作,與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展開戰略合作并冠名“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與申迪集團合作服務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一系列的跨界合作均有效提升了上汽的品牌影響力。 據美國《財富》雜志去年公布的世界500強排行榜,上汽集團以2015年度合并報表1066.844億美元的銷售收入排名第46位,首次躍進前50強榜單。 2016年度上汽的業績更為突出,車透君判斷,其世界500強排名還有望更上一層樓。 回看上汽的戰略思路,還是圍繞“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八個大字,并牢牢把握住“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趨勢,通過在產業鏈前后兩端發力創新,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如今,其創新發展體系的優勢正日益凸顯,階段性成果因此持續爆發。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中國的自主品牌車企就當“浩氣興師,修我戈矛”。上汽用自己的成功,證明了一點,汽車“傳統制造業”的定位必須由內而外地打破,“制造型”企業必須升級成為“創新型”企業,才能在全球汽車業大戰中立于不敗之地。 (車透社原創文章,主編羅裕,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注微信號autoos) |
上一篇:全新一代思域TYPE R官圖曝光 日內瓦發布
下一篇:寶馬攜多款新車2017年日內瓦車展全球首發 |
想便宜點買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 |
百度中 半年連推三款互聯網汽車皆爆款,上汽憑何浩氣興師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半年連推三款互聯網汽車皆爆款,上汽憑何浩氣興師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