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江蘇汽車網 >> 汽車新聞 >> 汽車評論 |
地方為何缺乏新能源推廣積極性? |
11月23日,新華社報導,工信部稱按照新能源汽車推廣 利用城市申報 方案,2013年至2015年39個推廣 利用城市(群)將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33.6萬輛。而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底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僅3.86萬輛。長春、哈爾濱、晉城、蘭州、聊城、海口等6城市 實現進度為零。 事實上,這篇報導出臺前,11月21日,國家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點擊查看最新人物 信息) 方才參觀過廣州車展的新能源汽車展出, 接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當前來看,并不是全部的地方城市 可以在這個路子, 相符此前政策的設定的 指標,為何會出現如此的境況?地方 踴躍性如何調動起來? 第一、進度慢不可怕、可怕是進度為零。 工信部稱,根據各地新能源汽車推廣 利用 方案申報情況,共39個城市(群)88個城市列入新能源汽車推廣 利用城市(群)。從各城市推廣情況看,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底,39個推廣 利用城市(群)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3.86萬輛,其中2014年1至9月推廣2.05萬輛。推廣 方案 實現最好的城市為合肥, 實現進度72%, 實現進度為零的城市6個,分別為:長春、哈爾濱、晉城、蘭州、聊城、海口。 假如上述的報導屬實,這個進度情況,情況蠻嚴峻,筆者想 念叨兩點內容:其一是消費者 取舍失衡,特別是私人消費者 承受程度讓上述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偏失,至少賦予筆者的印象是,私人市場的不給力,讓 指標整車有些脫節,所以,這些年來,筆者向來推崇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向來便是私人汽車市場,這些 可以賦予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新奇的血液。 其二是,當下的進度為零的試點城市需求賦予更多的改觀,事實上,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 遲緩不可怕,至少在進行 遲緩的進行,假如進度為零,這個時候就 比較膽怯了,因為 注明這些試點城市 徹底沒有響應的 奮力, 打破零是最難的一段路子,假如這段路子都不情愿行走, 象征著這個方面會出現太多的推諉扯皮。 第二、進度不力顯示地方推廣城市 踴躍性不足。 去年,筆者撰文一篇文章談到新能源汽車的地方壟斷,筆者當時的觀點是“新能源汽車地方 掩護壁壘”不算好事物,但是 攻破這種情況,可能帶來更大的損失。我當時持有這個觀點的原因是,越來越多地人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遲緩的原因 概括于地方 掩護,直接的 后果是,很多人不再去想 步驟去思考如何真正地 增長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反倒是 報怨地方 掩護什么,而那些因為 根底設施等方面的最為緊急的問題反而被擱置了。 后來,政策層面賦予了更為全局的考量,便是全國統一目錄,便是假如認定為新能源汽車,在全國試點城市中賦予統一的認可定義,這樣不會導致一款車輛在上海是新能源汽車并且 領取 貼補,而在北京便是傳統車輛的概念了,當然 施行的過程有個 工夫滯后。 前段 工夫工信部發言人談到的“廢除地方 掩護”的問題,這里面最大的博弈之處,便是如何在推廣城市 踴躍性與廢除地方 掩護之間作出一個 均衡,至少從當下的新能源汽車推廣速度不力,特別是 部分城市推廣進度為零也 可以看得出來,推廣城市的 踴躍性受到了嚴峻的影響,這是筆者一年前不想要看到的情況,沒想到現在出現了。 廢除新能源汽車地方 掩護難度在于,地方政府在利用自己的地方稅務為本地企業做一些 事件,這對于地方政府來講,是個 比較 存在 踴躍性的問題,假如讓各地企業都同 時候一杯羹,要么 體現在地方政府的 攙扶力度減小、要么 取締,這是大家應該關注的重要問題。上級政府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屬于全國試點城市 規模,對于地方政府的補貼來言,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規定 定然要賦予什么樣的數額,而是根據地方政府的財政情況等方面的因素進行。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地方政府補貼幾百塊也行、補貼幾萬塊也行,假如大家一味地去爭吵這 部分補貼是不是賦予了省外的車企產品,地方政府 徹底 可以采納更為 方便的 模式進行, 取締補貼或者減少補貼,讓大家爭搶的蛋糕一下子掉在了地上,這讓整個新能源車企都沒有得吃,這是筆者最為 擔心的問題。 再者來講,地方政府補貼的資金多數 起源于本地的財政收入,地方稅務等方面,而本地車企也是這個 部分出力最多的 部分,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個我國 奮力 施行的“公車 洽購自主化”有著同樣的 情理,最大的區別只不過把放在國家層面的政策放在下一級政府上,這樣 了解, 固然顯得有些另類,也 不妨是一個 絕對 充足的理由。 第三、廢除地方 掩護還需配套措施激發 踴躍性。 事實上,在廢除地方 掩護, 保障全國 規模內新能源汽車創造商利益的同時,要從推廣城市 本身 起程去考量賦予配套的措施。 這里面有所作為的政策,筆者談兩點 提議,第絲毫是將新能源汽車目錄, 可以放在更寬的 規模,我們曉得想要一個新能源汽車身份,就必須上相應的目錄,當前來看,想上這個目錄并不方便,特別是 部分車型,在 部分省份發展順利,卻沒有目錄可上,這些方面導致了 部分城市并沒有申請新能源汽車試點,這個時候,我們的目錄需求賦予更多的寬容性。 第二點是,在 根底設施上,設定同一的 標準,我們曉得政府補貼的更多是針對汽車創造商添加的成本,筆者向來 提議,貼合消費者的需求,將相應的補貼,放在 根底設施上,這樣全部的新能源汽車車企都會受益,這樣才是解決 根本問題,這些對于本地車企、消費者來講都是 有利的,也更加讓地方 承受。 當然,如何在廢除壟斷與 踴躍性找到 均衡,是個 比較 困苦的 事件。 |
上一篇:六款緊湊型自主SUV推薦 國貨當自強
|
想便宜點買觀致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觀致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 |
百度中 地方為何缺乏新能源推廣積極性?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地方為何缺乏新能源推廣積極性?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