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動GL8地位,豐田賽那“萬事俱備”?
伴隨著三胎政策同步落地,豐田賽那的到來可謂恰逢其時。它不僅能拯救剛需家庭于水火,讓大人孩子不用再忍受7座SUV第三排的擁擠和壓抑,而且國產車型售價的大幅度讓步,也能讓更多家庭邁過這道門檻,享受大空間帶來的舒適便捷。

更重要的一點是,在MPV市場選擇并不多的情況下,賽那作為豐田全球車型陣容中的一份子,骨子里就透露著“踏實與可靠”。因此,自從這臺車國產的消息曝光開始,人們就一直視它為GL8的強勁對手,也是最值得入手的MPV之一。
不過,這畢竟是賽那第一次以國產的身份面對中國用戶,大部分人對這款車的了解始終大于它的名氣。在它正式成為我們購買MPV的重要選擇之前,是時候結合所有信息來一波總結,看看“GL8挑戰(zhàn)者”的名號“是虛是實”。
不被GL8埋沒的資本
GL8之于MPV,和漢蘭達之于7座SUV有著相似的情節(jié)。所謂這兩款車的競爭者不僅沒有一個“能打”,而且最終都成為了襯托GL8統(tǒng)治力的“背景板”。從“先入為主”的概念出發(fā),豐田賽那并不占優(yōu)勢,但是和其他的“GL8陪跑者”相比,它又擁有最具感召力的競爭底牌。

首先,賽那是第一款基于TNGA-K平臺打造的MPV,在技術概念上領先了大多數(shù)對手一個等級。而在我們已知的TNGA-K平臺產品中,大多數(shù)車型給人的感覺都是機械素質更高,乘坐感受更舒適、更靜謐,行駛質感更高檔。
如果賽那繼承了以上優(yōu)點,作為一輛最看重舒適性的MPV,它相當于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
其次,進口版車型的3.5L V6發(fā)動機被棄用,取而代之的是剛剛在第四代漢蘭達上應用的第四代THS II系統(tǒng),也就是2.5L四缸發(fā)動機+雙電機+行星齒輪的組合。高配車型中,還有與漢蘭達同步的E-Four電子四驅可選。
這個改變可以算是技術亮點,也是引起爭議最多的一點。大家的疑慮出奇一致:2.5L發(fā)動機推動一個兩噸多的七座車,能靠譜嗎?

其實,這一點我們完全不必要多慮,因為第四代漢蘭達已經(jīng)幫我們驗證了這套動力總成的可行性。在電機和發(fā)電機的“多擎驅動”下,這套加強版混動系統(tǒng)還加裝了電容量更大的三元鋰電池,系統(tǒng)綜合功率可以達到249馬力,與很多高功率的2.0T機型保持一致。實戰(zhàn)經(jīng)驗告訴我們,只要你是個遵紀守法的“老實人”,這些動力是足夠支撐你跑到法定限速“上限”的。
更何況,賽那與這套動力的組合并不是為中國消費者“特供”。參照豐田北美官網(wǎng)的信息,從售價3.4萬美元的基礎版到5萬美元的Platinum版,清一色配備的還是這套2.5L發(fā)動機+電機的動力,并沒有進行“區(qū)別對待”。
所以從實際情況講,豐田的技術改變并不是策略問題,而是我們的思維跟不上技術迭代的速度。
是對手,也不完全是
把最先進的技術給到賽那,并堅定地推動國產化流程,足以看出豐田對于這款車在中國市場表現(xiàn)的期待。然而,想要在曲高和寡的中高端MPV市場瓜分掉GL8的蛋糕并不是只有先進技術就夠,因為后者在經(jīng)歷了最新的一次升級之后,已經(jīng)在向“越來越全能”的方向發(fā)展。

如今的GL8不僅是40萬元內乘坐起來最安逸的車型,也是配置豐富,智能化程度可圈可點的“時尚先生”,不論是平躺在第二排,還是坐到方向盤前面,都有讓人“嘴角上揚”的魄力。
所以,賽那的成功必須建立在一個條件的基礎上,那就是必須脫離豐田品牌文化那種“剛剛好”的感覺,必須為消費者提供驚喜。這就需要他們在配置上付出更多的誠意。

從網(wǎng)絡流傳的信息來看,由廣汽豐田[報價 4S店]投產的豐田賽那將分為四款車型,配置從低到高的車型代號分別是XE、XLE、Limited、Platinum,相比北美版車型缺少了帶有運動套件的XSE版本。有人據(jù)此猜測,這是要為一汽豐田[報價 4S店]的MPV項目留出空間,打造與漢蘭達、皇冠陸放相似的姊妹車陣容。
XSE的話題先略過,僅從海外版車型已知的配置信息就能看出,作為全球車型的第四代賽那在配置上的確比之前“更下本”,尤其是在智能化領域進步明顯。

頂配的Platinum車型上,配備了Carlife、Carplay、車載熱點、360全景影像、流媒體后視鏡、感應尾門以及全套的豐田TSS 2.0,其中包括全速域ACC、車道偏離、前后向主動剎車、交通標志識別等。
關于舒適性的信息展示并不多,大體能夠得知它搭載前排座椅通風/加熱,后排帶有遮陽簾,高配車型還擁有類似于波音737上的娛樂屏幕,甚至有調節(jié)氣氛的車內氛圍燈。而為了更方便家庭使用,某些配置還提供座椅可延伸到車外的福祉。
雖然沒有什么技術是首發(fā)或者豐田獨有,至少從這樣的配置水準中,你能看出來豐田正在變得個性鮮明,而且越來越懂浪漫,體貼周到的樣子甚至與家族大哥埃爾法有些相像。

所以,結論很明顯。雖然豐田賽那與別克GL8(配置|詢價)擁有旗鼓相當?shù)募夹g實力、車型定位,價格上大概率也會嚴重重疊,不過很明顯,二者終究面對的是家庭、商務兩種需求。
兩款車既是名義上的同級對手,又很難說是直接的競爭關系。

然而,如果說豐田賽那威脅不到GL8,或者會被GL8“埋沒”也不科學。
畢竟GL8不像是漢蘭達,后者所在的7座中型SUV市場還有福特銳界、Jeep大指揮官、本田冠道、大眾途觀L、理想ONE瓜分流量。而MPV的TOP 10榜單中,車長超5米、售價接近40萬元的車型只有GL8一款。
嚴格意義上說,GL8的成功并不是得益于競爭對手太軟弱,而是因為消費者根本沒有別的選擇。因此你更不清楚,有多少購買MPV當做家用車的消費者,是“被迫”選擇了GL8。

若說曾經(jīng)的“對標GL8”都是在瞎喊口號,如今的情況則大有不同。因為豐田賽那也許就是為MPV市場帶來改變的“第一人”,它讓更多以家用為目標的人找到了真正的歸宿。

免責聲明:凡標注轉載/編譯字樣內容并非本站原創(chuàng),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