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錢至上 車主不可不知的4S店秘密
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4S店雖是服務于車主,但始終還是商家,所有以利潤最大化,他們掙錢步驟 各式各樣:新車銷售,維修,售后,保險,廠家返點……掙得車主神不知,鬼不覺,心甘情愿。如何不被騙,如何最大限度省錢,那就得了解一些4S店不能外傳的機密。
不正當的保修 間隔
新車買來不到3個月,里程不超過3000公里,便有可能接到4S店電話,要求回去做首保。再看 使用手冊,5000公里才需求首保。經銷商告知,這是廠家規定,如不進行,出了問題,4S店概不負責。看著首保免費分上,也出于珍惜車輛的目標,許多車主就“從”了。
殊不知,廠家壓根就沒有這一規定。首保對車主不用交錢,但4S店可向車企“報銷”。再者,縮小保養里程,車輛全部部件都不會有問題,惟獨容易改換機油即可,空濾都不用換,省下的人工和物料都變成利潤。這絲毫,其實廠家都曉得,為照應4S店,也就默許了,甚至還會 打開容易之門:同一型號的車,在國外10000公里保養一次,在國內常卻被調整為6000公里,甚至5000公里。
變賣個人材料
4S店在隨便 使用甚至變賣你的信息。4S店和保險公司中間存在個人信息 交換的渠道,保險傾銷員口口聲聲說從車管所得到你的信息,其實不是,最初源頭是4S店。4S店 惟獨求提供一份車主信息、購車年限、職業、保險日期以及電話信息,保險公司就能依據客戶收入狀況,在電話后盾傾銷不同的保險產品,一旦順利,保險公司再依據實際銷售后果與4S店分成。
多數車主第一份保險會在4S店處購買,這不是問題,4S店可現場提成。如何在之后的保險中提成,關于4S店而言,才是個難題。銷售信息,再分成,是現在風行做法。銷售給保險公司,還不難承受,一些不正規的小經銷商會“來者不拒”,誰買都 可以,按次收費,那你的信息就驚險了。
以換代修
新車銷售已不掙錢,靠售后 支撐,這已是4S店常態。 部分二線4S店索性轉型,拋棄新車銷售,專做售后,足見利潤之高。其機密在于以換代修。直接改換配件,可保障維修動機,爭取最高額利潤,替換下來的配件還可轉手賣掉……一舉多得。而且,汽車配件市場,魚龍混淆,正廠件與副廠件難以辨認,如用副廠件,并蒙混過關,那利潤還得再上一個臺階。
必須揭示絲毫,保險公司不情愿負擔全部的“以換代修”,不能想固然認為買了全險就可 高枕無憂。向來到今日,也沒有一家車企推出“先修后換”的規定,是修是換,全在4S店一念中間,換成你是4S店,你會怎么做?
收存入庫費
這個收費不算廣泛,重要浮現在由眾多4S店構成的關閉汽車園中, 標準不一,從150元到600元不等。用戶在訂車時,商家不會積極提及,惟獨購車時才會將此項費用計入購車總價內。此時,車款已交,只差臨門一腳,不得不硬著頭皮“挨宰”。
興許是越來越多的商家深知此項費用 比較容易讓人生疑,或是用戶關于此項收費神存不滿,現在這項費用會變著名義收,或混進其余服務費中,且不告知用戶。應答步驟是,在購車之前,要問清提車時還需交哪些費用,是不是給正規的發票等。
加價提車
加價提車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屢禁屢有,車企和4S店以有加價車為榮。一旦搶手車求過于供,商家便振振有詞地采取加價行為,而且口氣硬到沒有商議的余地,不加價永遠被加價者插隊,永遠沒有提車工夫。此時用戶因為焦急提車,一般忍氣吞聲無奈加錢。
所加的這 部分錢均稱為商家利潤,而且不會體現在購車總價中,會以裝璜、服務費等模式浮現。
其實,問題出在用戶身上,在汽車日漸同質化的今日,同一價位同一級別,遠不止一款車型,無需在一棵樹上吊死。加價,單純是本身問題。
就等著你煩
你可能做好預備,買了車,自己去跑車管所,交車船稅,辦年票。但光是聽那么多手續,你便會覺得繁瑣,進而拋棄,轉頭再交由4S店辦理。4S等的就是這一刻,一條龍服務給4S店帶來的利潤是可觀的,盈利重要來自代辦費,從500元到2000元不等。
等到交了錢,不少人才發現上了當,許多文件,得車主本人簽名。換言之,車主本人還得到車管所現場,在那里待上大半天工夫,唯一不同,4S店員工在各個辦事窗口跑,你就坐在那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