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江蘇汽車網 >> 汽車新聞 >> 車界新聞 |
素描 | 小江湖大故事:三個地方招商官員與新能源汽車項目的“愛恨情仇” |
對于處于一線的新能源汽車招商員來說,一不小心錯過一個大項目是常有的事,但最讓他們痛苦的是,自己跟了一個多月的項目,最后被別人拿走了。 【經濟觀察報 高飛昌】“你那兒要是有(新能源汽車)線索的話,一定要和我聯系啊。”7月5日,張賽在結束與經濟觀察報記者的通話時,職業而習慣性地說。 張賽是河南省焦作市的一名駐外招商人員。記者上一次遇見他是在2016年年中北京舉辦的一場新能源汽車論壇上。當時他手拿一疊自己的名片,熟練地發給在場的每個人,包括記者在內。 名片上顯示,他是該市招商局“副局長”。“那就是個幌子。”張賽對記者說,“我其實只是一個普通招商員,為什么在名片上印‘副局長’,就是為了提高別人對自己的信任。” 在過去半年駐京時間里,張賽每天的工作就是穿梭于各大新能源汽車論壇、拜訪各地商會、參加企業投資座談會、與企業見面。這一切都只為了兩個字——招商,尋找一切和新能源汽車有關的商機。 據記者了解,焦作市規劃了宏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模,其下轄的修武、沁陽、孟州等縣市都設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而吸引新能源汽車企業和配套零部件企業入駐成為當地的一大招商任務。 最新消息顯示,2017年1月,河北御捷集團投資50億元在孟州市建設年產15萬輛低速電動車項目。“這個項目我們做了不少工作,但我這樣的一線招商人員主要是前期接觸,隨后再發報告給局領導,由市里其他部門進一步跟進。”張賽說,“我這樣的一線招商員,要促成一個項目基本可以說是碰運氣,一個月能促成一件就算效率很高了。” 張賽現在已經很少出去遍地散名片了,他認為前期的“項目庫”建立起來后,后期就主要靠“精準招商”,招商人員只去新能源車企最常出現的地方。“我已經調回當地了,駐外招商是每半年一輪換,因為很耗人,效率也不高,有的同事半年時間都沒有談攏一個項目。” 像張賽一樣,目前全國各地為了新能源汽車項目而奔波的一線招商人員大有人在。隨著全國各地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如雨后春筍般開張,各地針對新能源汽車的招商引資活動持續上演。不同之處在于,每個地方的招商引資招數不一,其背后看不見的競爭也由隱秘正在變得白熱化。 為項目各顯神通 招商線索,是一線招商員眼中最重要的事,動用一切渠道接觸有意向投資的企業是其工作的核心。一線招商員完成與企業的接觸,再編寫報告傳回當地招商局,再由招商局、發改委、環保局、工商局等部門聯合研究,決定與企業進一步合作,由此形成一道地方政府的招商鏈條。 “我們的工資一月就2000元,外出經費也很有限,吃飯、住酒店都是最低標準,出門基本上是公共交通,如果請客吃飯要向上匯報。我不是說這樣不好,但是感覺這種方法不容易和企業形成比較深的接觸。”張賽說。 但不是所有地方的招商人員都過著張賽那樣的“艱苦生活”。云南省曲靖市招商合作局的劉猛就比張賽的工作輕松一些。“新能源汽車項目是我們市規劃的大項目,全市年內要招商的800個項目當中,新能源汽車項目不管是資金還是規模都是最大的,當然也是最難的和最累的。”劉猛說。 曲靖市的新能源汽車招商主要靠外出招商團直接找企業的方式進行。“招商團定期到華東、華南等地方找項目。一般是市政府領導牽頭,各個局的負責人跟隨去拜訪企業,這樣效率比較高。招商一線人員那種模式效率低,有點像大海撈針。”劉猛說。 事實證明,曲靖市的招商工作頗有成效。早在2015年,云南迪躍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年產10萬輛新能源汽車項目就在曲靖市開發區開工。今年5月,中國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又到曲靖市進行投資項目選址考察。但曲靖市的野心還不止于此。該市麒麟區建設的新能源汽車基地預計投資60億元,占地300畝,計劃打造年產12萬輛新能源汽車,目前該項目還在招商當中。 而地處華東的江蘇省常熟市,比起中西部地區在新能源汽車招商引資方面明顯具有優勢。常熟汽車科技產業園的一名招商總監告訴記者:“我們也會定期邀請企業來參加投資峰會,企業主動聯系的比較多,但是通常也會出去拜訪重點企業。” 因為臨近南京、上海等汽車產業重鎮,常熟在全國汽車產業鏈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奇瑞[報價 4S店]捷豹路虎、奇瑞觀致[報價 4S店]、豐田研發中心等都在此設立基地,因此常熟在對外招商中更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最近一年的消息顯示,常熟市的新能源汽車項目發展迅速。去年11月,江蘇易動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2.5億元建設新能源項目,廠房占地1.5萬平方米,投產后銷售額達8億元。另外,今年6月,西門子和法雷奧合資設立的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項目落戶該地,投資1億歐元、占地3萬平方米、年產70萬套高性能驅動電機和40萬套車載逆變器,年銷售達100億元。 駐外招商、組團招商、項目推介會,投資峰會,不同地方通過不同的途徑在為當地拉攏新能源汽車項目,以填補不斷開張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的空缺。然而其中也面臨著風險。“有的企業進來后占了資源,但是不履行合同,資金投入不到位,這種情況是需要嚴格排查的。”劉猛說。 招商大戰愈演愈烈 對于處于一線的新能源汽車招商員來說,一不小心錯過一個大項目是常有的事,但最讓他們痛苦的是,自己跟了一個多月的項目,最后被別人拿走了。 由于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全國各地都在上馬新能源汽車產業園。記者發現,幾乎任意搜索一個地方政府的招商局網站,都能發現與新能源產業園、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鏈相關的信息。而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列出的招商方案中,無一例外都提供了多重優惠政策,涉及土地、基建、稅收、勞動力、產業配套、交通物流等方面。 除了少數當地有成熟的汽車產業鏈的地區,不少地區事實上并沒有像樣的汽車產業基礎,這客觀上造成了當地招商引資的困難。“你需要同時與多個企業商談,從主機廠到零配件廠都要跟進,單獨一個企業肯定是不愿意來的。”劉猛說,“我們通常會統一籌劃,考察團一次性拜訪多個企業,相互之間有關系的企業,這樣才能獲得更多機會,主機廠愿意來,那么供應商也會來。” 為了增強本地競爭力,外出招商團通常都挑選精明能干的人員,甚至有的地方為了鼓勵招商團的工作熱情,還特意設立了招商大賽。湖北省襄陽市今年4月推出了一項“選樹招商引資標兵、爭當排頭兵”的活動,向引資項目已經開工、投資額在5億元人民幣以上的招商人員頒發這一榮譽。 “比賽說不上,但是內部競爭是肯定存在的。我所在的組有十多個人,你的績效還有職稱評比都和項目有直接聯系。”在張賽眼里,促成項目才是最重要的,但作為組里的老人,他坦言不理解為什么自己花費很長時間還是難談成的一個項目,在別人那里卻顯得很輕松。 “我甚至懷疑是我自己的形象不夠好,難以讓人信服。我看到有的地方來的是兩個同事一起的,一個領導一個秘書的搭配,可能那樣更容易讓人敬重吧。”他說。 即便在第一印象上取得了對方的信任,但到了談判桌上更難。“要說服企業投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眼看著一個好的項目最后卻飛到了別人的碗里,最令人沮喪。”劉猛說。 劉猛曾經接觸過一家知名民營企業,雙方接觸已經到了關鍵時刻,但是突然沒有了下文,事后他們得知這家企業選擇到本省不遠的另一個市投資,據他們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另一個市有著更為便捷的物流運輸條件。 現在,地方之間為了招商引資新能源汽車項目而產生的競爭有日趨激烈之勢。有的地方為了招來項目更是奇招頻出。湖北省孝感市最近頒布一項政策,對在孝感注冊生產新能源汽車整車的企業,按規定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并列入國家推薦車型目錄的,投產后一次性給予5000萬元的獎勵,凡是項目用地、固定資產、重資產建設、物流成本等均實施補助。 其中,新引進的固定資產一次性實際投資1億元至5億元的工業項目,可獲最高達土地出讓價款50%的基礎設施建設補助;對新引進一次性實際投資1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或一次性實際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可獲最高5000萬元固定資產投入補助。 愈發激烈的競爭讓張賽和劉猛們的焦慮與日俱增。劉猛所在的曲靖市今年對新能源汽車項目的要求是不低于10個,但是半年過去了當地的新能源招商才落實了兩家,因此他寄希望于上級領導們再一次的組團外出。 (應采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
上一篇:觀察 | 怎么看新能源車2年半投資超萬億,產能破兩千萬輛?
下一篇:昨日十大汽車行業新聞 |
想便宜點買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 |
百度中 素描 | 小江湖大故事:三個地方招商官員與新能源汽車項目的“愛恨情仇”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素描 | 小江湖大故事:三個地方招商官員與新能源汽車項目的“愛恨情仇”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