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江蘇汽車網 >> 汽車新聞 >> 車界新聞 |
牽手“工業4.0” 中德汽車業達成轉型共識 |
目前,《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年版)》(以下簡稱《路線圖》)正式發布。針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路線圖》從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三個方向分別 闡述了發展路徑。同期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中德雙方攜手推動《中國創造2025》和“工業4.0” 策略對接,為汽車智能創造的落地再添一把火。 只管汽車業已經出現了很多智能創造的片斷,但“工業4.0”和《中國創造2025》仍處于探究階段。正如業內專家所說,推動智能創造的 施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把握 普及產品競爭力的 性質,逐步 攻破 標準、安全、技術、人才等瓶頸。 國家推動出臺 標準、路線圖及 發展試點 “我國一方面在 松開 制訂《中國創造2025》的 標準體系和路線圖,另一方面 踴躍 發展智能創造的試點 名目。”談到《中國創造2025》的具體落實,國務院發展探究 核心產業部探究室主任王曉明說。 與德國“工業4.0”將 標準化列為優先行動領域 殊途同歸,我國《國家智能創造 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征求意見 稿)亦領先發布。《指南》涵蓋智能配備和產品、工業互聯網、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等七大領域,近1000多項 標準,旨在解決智能創造 施行過程中的兼容性問 題。王曉明說:“中德創造業合作也需 標準先行。基于各方 標準存在較大差別, 可以先統一 部分 根底通用 標準和核心 標準,向更多的國家和地區推廣,以 搶奪 寰球新 一輪產業革命的話語權。”
對于首份 施行細則《路線圖》,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探究所工業發展室主任趙英解讀稱,《路線圖》將需求、目 標具體到每個層面,如到2025年乘用車新車油耗優于4L/100km,明確重點發展的產品、零部件、技術及國家 策略 支撐,極大 普及了規劃的可操作性。同 時他強調:“在兩化深度 交融的背景下,智能化產品和生產創造的智能化缺一不可。” 政府還將試點示范作為抓手,分類 發展了流程創造、離散創造、智能配備和產品、智能化管理等試點示范,長安[報價 4S店]汽車、上海國際汽車城列入首批試點。智能創造專項規劃和工程 施行 方案也將出臺。 基于突出工業創造的一起 起程點,中德創造業有諸多合作 機會。據悉,兩國已 簽訂多個 協定, 支撐雙方企業 參加中德 配備創造產業園建設。“后續中德還會在前瞻性 策略探究、 標準體系、試點示范等方面 發展合作。”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 核心電子商務探究所所長王喜文說, “但落實《中國創造2025》還要立足我國國情, 充足考量企業技術 根底。” 企業布局 加快汽車智能化研發和國際合作 相比 其余創造業,汽車業的智能化水平向來較高。隨著“工業4.0”、《中國創造2025》的出臺,車企智能化布局加快,企業間合作加深。 此次大眾新任CEO穆倫隨默克爾訪華,著實吸引一眾眼球。基于對中國市場的 重視,大眾在業績虧損、縮減 開銷的 情況下,仍 接續執行在華 將來4年內220億歐元的投資,用于產品和工廠的環保技術研發,屆時將有15款新能源汽車實現本地化生產。吸納了德國優勢 教訓的福 田戴姆勒數字化工廠,為“中國創造”接軌“工業4.0”提供范本,同時也是默克爾訪華團行程中的重要一站。 趙英對此 示意:“大眾對華的‘大手筆’投資表明其看好中德雙方智能化合作的前景。 依靠于 壯大的資金實力,大眾 在推動智能化方面已具備較強的領先優勢。國內很多車企受限于研發資金等因素,還處在智能化研發的‘門外’。” 王喜文則指出,“工業4.0”并非 定然要引入新的生產線和 設施,舊的 設施 聯合傳感器、大數據等技術也 可以實現智能化。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還與默克爾訪華團一道 考查了江淮汽車[報價 4S店]。 通過多年積存,江淮已系統 主宰電動汽車電池、電機、電 控三大核心技術及電轉向、電制動等 要害技術。“國家會從產業政策、充電樁等 根底設施方面賦予 大力 支撐,為推廣 利用新能源汽車、 增長消費 晉級加油助力,哺育 構成產業轉型的重要 支撐和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李克強在 考查時說。在此信號 開釋下,江淮后續很可能會 發展更多新能源和智能汽車方面的國際合作。 作為國內電動車和首個智能網聯汽車試點,上海國際汽車城要建設成集技術研發、產品檢測,新產品、新業態 展示, 產業創新孵化于一體的產業集群。上海國際汽車城總經理榮文偉告訴記者:“上海國際汽車城正在 踴躍與國外的示范區進行 交換,著力打造公共服務平臺和示范 利用 場景。” 挑戰不斷 探究之路漫漫 中德雙方在推動《中國創造2025》和“工業4.0”時,不可避免地會面臨 標準、安全、技術等問題。我國與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創造業 根底較弱,企業管理理念[報價 4S店] 絕對落后。瞄準智能創造的同時,必須要兼顧 其余層面的競爭力 晉升。 正如工信部規劃司發展規劃處處長姚珺所說:“創造和產品的智能化比拼的是一個國家的工業體系 威力,中國還沒有 完全的技術體系。國內企業 使用的核心設計軟件、三維設計軟件、工程 綜合軟件等均依賴進口。”據悉,當前國內探究自動駕駛的車企,必須從國外購買傳感器,因 為國內的技術跟不上。“這些引進的生產和研發 設施來自不同國家,技術和通信 標準也就不統一,這加大了我國智能創造技術 標準統一的難度。”王喜文說。 面對諸多 挑戰,《路線圖》提出 構成產業聯動的自主創新發展規劃、 構建共性 根底技術探究院、完善 標準法規體系、 履行財稅優惠政策等保障措施。王曉明 提議:“國家應 構建一個 遮蔽全國的高速寬帶網絡,以 應答 將來大量數據傳輸的需求。保障數據安全也需求一整套 清楚的 標準 與 指導。車企則要 構建自己的數據 核心,并利用產業集群的規模效應 加強創新 威力。” 王喜文則 示意,智能創造的框架搭建起來后,要逐步 構成良性循環的互動機制,不能操之過急。他同時指出:“基于汽車產品的復雜性,車企 發展跨界合作,不能過于依賴IT公司。” 此外,針對合作中一些國外企業 擔心的 常識產權 掩護、國企競爭力、市場開放不夠等問題,工信部政策產業司副司長辛仁周 提議:“我國應進一步哺育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中國創造”的同時,跟進 常識產權 掩護、產業體制改革等機制保障。” |
上一篇:車市購置稅新政效果顯現 四季度復蘇在望
|
想便宜點買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 |
百度中 牽手“工業4.0” 中德汽車業達成轉型共識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牽手“工業4.0” 中德汽車業達成轉型共識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