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江蘇汽車網 >> 汽車新聞 >> 車界新聞 |
上汽奧迪合作,經銷商為什么要逼宮 ? |
本文關鍵詞:逼宮 奧迪
近期為上汽和奧迪合作,導致一汽奧迪[報價 4S店]經銷商逼宮的事件正炒得沸沸揚揚。經銷商們向奧迪中國施壓,要求其終止于上汽的合作談判,否則將停止進貨、且將對奧迪轎車實行全線漲價的政策。 本來,作為奧迪經銷商,奧迪與誰家合作對它們都一樣,反正它們賣的就是奧迪車,而且一汽奧迪之外再多一個上汽奧迪,生產商之間的競爭或許還會提高經銷商的侃價能力。 它們為什么“逼宮”?不少經銷商還是上市公司,它們不擔心2016年業績受影響嗎?
微妙的關系奧迪經銷商連虧三年 上汽與奧迪合作只是引爆經銷商逼宮的導火索。埋下地雷的其實是一汽奧迪、奧迪AG這些整車生產企業。 多位奧迪經銷商表示,已經連續虧損三年。2013年成為奧迪在華發展的分水嶺。2012年前,經銷商盈利狀況較好,七成經銷商盈利;2013年經銷商虧損面加大,其后進一步惡化;2016年上半年至少一半經銷商虧損。據粗略估計,2014年至2016年,奧迪經銷商新車銷售虧損約達300余億元。業內形成一個不成文的慣例,整車企業通過返利等補貼形式,保證經銷商新車銷售毛利潤率接近3%。但近年來,一汽奧迪盡管多次承諾補貼,但最終卻沒有完全做到。 據了解,今年,奧迪經銷商的虧損面進一步加大。他們本就打算年底和一汽奧迪談判年終補貼之事。上汽奧迪合作的消息,正好為談判增加了一個籌碼。 經銷商們虧損源于一汽奧迪、奧迪AG。 其一,新車打折銷售,反映出奧迪產品力、品牌力在中國不斷下降。近年來,奧迪AG引進中國的車型在科技感、細分市場切入上均不及競爭對手。奧迪打折銷售時,奔馳GLC加價2萬元仍暢銷,就是一個證明。 其二,新車全面打折銷售,源于一汽奧迪制訂的不切實際的銷售目標。為完成經營指標,一汽奧迪向壓力轉移給經銷商,導致經銷商庫存居高不下,只能降價賣車。而一汽奧迪卻獲得遠遠高于奔馳、寶馬等同行的盈利。2015年,一汽奧迪銷量約57.1萬輛,凈利潤約200億元;華晨寶馬[報價 4S店]銷量約28.7萬輛,凈利潤不足70億元。 其三,在一汽奧迪腐敗窩案后,一汽奧迪內部士氣受到影響,區域銷售管理變得粗放化,未能根據因地制宜制訂車型的營銷策略,導致奧迪車型在各個區域市場銷量不佳。 經銷商為何“自殺” 奧迪經銷商拋出的“(與奧迪AG)談判不成停止進貨、且全線漲價”的籌碼,在外界看來無疑是魚死網破、兩敗俱傷之舉。難道經銷商們不擔心年底完不成銷售目標,拿不到補貼返利? 兩害相權取其輕。對經銷商來說,這其實也是無奈之舉,要想2016年不虧錢或少虧損,經銷商們只有兩條路可走了。 第一,等待一汽奧迪發放補貼。 但一汽奧迪過去的舉動已讓經銷商們灰心喪氣。 2014年底,在奧迪年會上,一汽奧迪宣布將向經銷商發放共計20.5億元的2014年度補貼,其中15億元補貼老經銷商(約350家),5.5億元補貼給新經銷店。但最后15億元補貼并沒有全部落實。 2016年,一汽奧迪雖然向經銷商發放了2016年上半年補貼,但平均每輛車補貼1000元至3000元,遠遠不能抹平經銷商虧損。 近年來,奧迪沒有一款車型按照指導價銷售,均折價銷售,部分車型折扣比率較大。以奧迪A4L為例,指導價33萬元的車,今年6月的市場售價26萬元左右,折扣率高達20.75%位居豪華車折扣第一名。9月,全新奧迪A4L上市后,又迅速折價銷售。以A4L TFSI 時尚型車為例,指導價格33.98萬元,目前易車網上最低報價跌至28.68萬元。 第二,自救——減少新車銷售虧損面。 目前一汽奧迪經銷商庫存嚴重,即使不進貨,基本上可以維持到明年2月。經銷商們已經討論過,如果不進貨,就可以避免大幅殺價銷售。隨著市場價格的回升,即使一汽奧迪不發放足夠的補貼,新車銷售業務也會大幅減虧。
這2個途徑,前一個是和平時期的談法,后一個條路是非常時期“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打法。經銷商們知道大眾汽車集團和一汽集團都有“年終恐懼癥”。作為海外上市公司、全球汽車巨頭,大眾汽車集團不愿意因2016年業績下滑被資本市場詬;作為央企,一汽集團同樣有業績考核。 因此,結果逼宮成功,經銷商如愿以償,逼著奧迪AG同意2017年3月前暫停和上汽集團關于銷售和網絡的談判。接下來,趁勝追擊,再談全年補貼的事就比較容易了。至于如何保證未來盈利,就和羅馬一樣(不是一天能造成的)。 |
上一篇:車內實時顯示紅綠燈 奧迪普及V2I技術
下一篇:輸出421馬力 全新F-150 Raptor明年入華 |
目前奧迪(進口)團購報名總人數:16人,抱團購車go go go>> |
![]() |
百度中 上汽奧迪合作,經銷商為什么要逼宮 ?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上汽奧迪合作,經銷商為什么要逼宮 ?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