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江蘇汽車網 >> 自駕游 >> 淄博周邊自駕游 >> 開元溶洞自駕游 |
開元溶洞自駕游 |
省份:山東旅游景點 城市:淄博旅游景點 “開元”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年號,距今1300余年。唐朝20帝25傳290年不僅給我們留下了近5萬首唐詩,而且創造了“開元盛世”那一段歷史的輝煌,在這條已形成二十多萬年的古洞之中,既有雄奇壯闊的自然景象,更有新石器時期以來的珍貴文化遺存,特別是洞內開元年間的鐘乳石刻和遺跡文物,向我們真實再現了1300年前盛唐文化的一個側面,充分展示出開元洞博大深沉的豐富內涵,1300年后的今天,萬年古洞又逢盛世,得以開發重現人間,這也是將洞取名為“開元洞”的原因。 博山到處流傳著一句民諺:金郭莊、銀源泉。其內涵顯然是指淄河岸邊的郭莊、源泉一帶水茂土肥,物阜糧豐,這是大自然對源泉人的恩賜。其實,大自然為源泉造就的獨特的地質地貌,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價財富。源泉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與奇妙壯觀的開元溶洞,成為當今一處不可多得的旅游勝地! 從山城博山東行40華里便來到了被譽為“山東第一洞”的開元溶洞。
游博山,應該去探尋一下這座地下宮殿的奧妙,否則,將是這次博山風景游覽的一大憾事。天下溶洞,不盡相同,但開元洞的奇妙壯觀,足以和廣西桂林的蘆笛巖媲美。據說,溶洞的定名,是因洞內有唐朝開元年間的摩崖石刻而取名“開元”。它不僅擁有20萬年前地下水的無窮力量鑄造成的自然景觀,更有新石器時代以來,尤其是隋、唐、宋代的鐘乳石刻等珍貴文化遺存。因開元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價值在山東境內獨一無二,全國著名巖溶專家趙俊芬游覽開元洞后才欣然命筆,題下“山東第一洞”五個大字,宋代理學家朱善的第20世孫、現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朱家縉晉先生親題了“開元洞”洞名。
伴著導游員真摯熱情的講述,不知不覺已步入洞中。恍然間,頓感情爽異常,剛才登山的疲憊和汗滴蕩然無存,“冬暖夏涼、四季如春”之意油然而生。
開元洞是一個廊道廳堂式洞穴,全長744.9米,有六個大廳組成。輕扶欄桿,沿陡直的臺階向下走,遠遠地聽到“嘩嘩”的水聲,便進入了一“水簾洞廳”的開元洞第一廳。廳內鐘乳石造型形態各異,石漫、石旗、石筍賞心悅目。“水簾洞”得名于石壁上的一個小洞,小洞中有石縫里滲出的水長流不斷,而洞壁上還有一支酷似溫度計的鵝管,常年檢測著洞內的恒溫。石獅狀石筍上依稀可辨的“李”、“女”、“遇”等字,專家考證為宋代石刻,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第二廳是“龍脊廳”。龍脊又叫天溝,總長45米,從一廳到六廳全有龍脊構造。這樣長、大、深、美的龍脊在國內溶洞中是罕見的。此廳石筍表面有“開元年”三個清晰可辨的石刻。
開元洞提供給游人的既有神奇的自然景象,又有珍貴的文化遺存。瀏覽著一座座千姿百態的鐘乳石景點,聆聽著一個個奇妙的小故事,禁不住讓人浮想聯翩。一會置身于美麗的童話中,又忽兒進人了“葡萄園”、“果子溝”,…··這真是一個讓人著迷的地方,七折八轉間,仿佛穿越了人類歷史的長河,領略了地下宮殿的奧妙,讓人回味無窮。 走出開元洞,遙望遠處的碧水青山、泉河環繞的村莊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禁使人惚如有了一種置身于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的感覺。 洞口上方“開元洞”三個字,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第25世孫、現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朱家縉先生所書。在開元洞開放前夕,國內權威的巖溶地質專家曾對開元洞進行過考察論證,一致認為,開元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在長江以北是罕見的布局,設計的精巧在山東省內獨一無二。因此,國內著名的巖溶專家趙俊芬親筆題寫了“山東第一洞”的美譽,開元洞當之無愧。 “開元”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年號,距今1300余年。唐朝20帝25傳290年不僅給我們留下了近5萬首唐詩,而且創造了“開元盛世”那一段歷史的輝煌,在這條已形成二十多萬年的古洞之中,既有雄奇壯闊的自然景象,更有新石器時期以來的珍貴文化遺存,特別是洞內開元年間的鐘乳石刻和遺跡文物,向我們真實再現了1300年前盛唐文化的一個側面,充分展示出開元洞博大深沉的豐富內涵,1300年后的今天,萬年古洞又逢盛世,得以開發重現人間,這也是將洞取名為“開元洞”的原因。博山到處流傳著一句民諺:金郭莊、銀源泉。其內涵顯然是指淄河岸邊的郭莊、源泉一帶水茂土肥,物阜糧豐,這是大自然對源泉人的恩賜。其實,大自然為源泉造就的獨特的地質地貌,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價財富。源泉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與奇妙壯觀的開元溶洞,成為當今一處不可多得的旅游勝地! 從山城博山東行40華里便來到了被譽為“山東第一洞”的開元溶洞。
游博山,應該去探尋一下這座地下宮殿的奧妙,否則,將是這次博山風景游覽的一大憾事。天下溶洞,不盡相同,但開元洞的奇妙壯觀,足以和廣西桂林的蘆笛巖媲美。據說,溶洞的定名,是因洞內有唐朝開元年間的摩崖石刻而取名“開元”。它不僅擁有20萬年前地下水的無窮力量鑄造成的自然景觀,更有新石器時代以來,尤其是隋、唐、宋代的鐘乳石刻等珍貴文化遺存。因開元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價值在山東境內獨一無二,全國著名巖溶專家趙俊芬游覽開元洞后才欣然命筆,題下“山東第一洞”五個大字,宋代理學家朱善的第20世孫、現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朱家縉晉先生親題了“開元洞”洞名。
伴著導游員真摯熱情的講述,不知不覺已步入洞中。恍然間,頓感情爽異常,剛才登山的疲憊和汗滴蕩然無存,“冬暖夏涼、四季如春”之意油然而生。
開元洞是一個廊道廳堂式洞穴,全長744.9米,有六個大廳組成。輕扶欄桿,沿陡直的臺階向下走,遠遠地聽到“嘩嘩”的水聲,便進入了一“水簾洞廳”的開元洞第一廳。廳內鐘乳石造型形態各異,石漫、石旗、石筍賞心悅目。“水簾洞”得名于石壁上的一個小洞,小洞中有石縫里滲出的水長流不斷,而洞壁上還有一支酷似溫度計的鵝管,常年檢測著洞內的恒溫。石獅狀石筍上依稀可辨的“李”、“女”、“遇”等字,專家考證為宋代石刻,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第二廳是“龍脊廳”。龍脊又叫天溝,總長45米,從一廳到六廳全有龍脊構造。這樣長、大、深、美的龍脊在國內溶洞中是罕見的。此廳石筍表面有“開元年”三個清晰可辨的石刻。
開元洞提供給游人的既有神奇的自然景象,又有珍貴的文化遺存。瀏覽著一座座千姿百態的鐘乳石景點,聆聽著一個個奇妙的小故事,禁不住讓人浮想聯翩。一會置身于美麗的童話中,又忽兒進人了“葡萄園”、“果子溝”,…··這真是一個讓人著迷的地方,七折八轉間,仿佛穿越了人類歷史的長河,領略了地下宮殿的奧妙,讓人回味無窮。 走出開元洞,遙望遠處的碧水青山、泉河環繞的村莊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禁使人惚如有了一種置身于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的感覺。 洞口上方“開元洞”三個字,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第25世孫、現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朱家縉先生所書。在開元洞開放前夕,國內權威的巖溶地質專家曾對開元洞進行過考察論證,一致認為,開元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在長江以北是罕見的布局,設計的精巧在山東省內獨一無二。因此,國內著名的巖溶專家趙俊芬親筆題寫了“山東第一洞”的美譽,開元洞當之無愧。 |
上一淄博景點:齊國歷史博物館
下一淄博景點:王漁洋紀念館 |
想便宜點買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 |
百度中 開元溶洞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開元溶洞 相關內容 |
![]() |
Sogou搜索中 開元溶洞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