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保養等于節約成本 摒棄五大用車誤區
用戶在購車前一般會勤于做各種功課,上網查找、向親友 征詢、貨比三家,但一般將車開回家后,除了勤于 蕩滌之外就 充耳不聞,乃至 構成眾多陷入誤區的用車 觀點。關于廠家推出的保修政策,也 一般 構成 舛誤的 理解。記者從專家那里收集了車主日常一些車輛維修、養護的誤區,在此給車主提出了 正當 標準地養護愛車的 提議。
誤區1
保養憑覺得不信周期表
每個車主買車時都會得到一份保養周期表, 原告知在什么時候該去做 怎么的 保護保養,但大 部分車主開著開著, 惟獨覺得良好,沒出啥問題,也就 匆匆擱在腦后了;另一 部分車主則是出于以前的駕駛 教訓,自行縮小保養里程, 比方規定是8000公里保養,自己卻在6000公里時就把車開到4S店;或沒到保養 工夫就到4S店保養, 后果是多花錢。實際上,車輛保養不是越勤越好,廠家規定的里程數是基于對車身性能的 充足 理解,進而才設置的最佳數據。
誤區2
保修期長= 使用成本減低
眾多車主認為,汽車廠家 蔓延保修期,自己用車的成本就會大幅度減低,但事實上,保修就像保險,惟獨當車浮現問題時,自己 威力得到這一政策所帶來的實惠。固然,動力總成的維修費用是十分高昂的,通常,一輛車的動力總成系統的費用要占到整車費用的35% ̄40%。 因此,動力總成系統一旦需求改換,對用戶而言將是 碩大的 花費。保修期的 蔓延,無疑幸免了用戶自己負擔這樣巨額開銷的風險。
其實, 蔓延保修期的重要 目標在于 疏導車主養成良好的定期、定程養護習慣,通過 疏導車主在4S店進行專業養護,將車況 維持得更好,等到車主換車時,會發現其殘車價格的 普及,遠勝過養護時的 花費,其實這才是真正保障了用戶的利益。
誤區3
4S店保養=店大欺客
以一個機濾為例,在4S店買可能要貴幾塊錢,但它能 保障 畸形 使用8000甚至1萬公里以上,而在路邊小店買的機濾壽命很可能跑不到3000 ̄4000公里,而廠家原裝機油關于車身整體協調性而言 好處 確定是 明顯的。省幾塊錢小錢、圖一時的容易,很可能是 就義日后的 使用性能為代價,這只會帶來更多麻煩和不便。
有些車主 擔心自己的車明明是個小問題卻會被4S店 描畫得很嚴峻,在 勸告下改換配件,花些 毋庸要的錢,但其實,在主流汽車廠家中,這樣的 景象 幾乎不可能存在,由于汽車廠家對經銷商有嚴格的治理措施。而且,換個角度來想,4S店做的是長 工夫生意,不像街邊小店是一錘子 交易,不可能 就義長 工夫利益和口碑,做這樣短期的投機行為,大家 盼望的是“客人中意- 構成口碑-4S店 可以 連續經營”這樣的一個良性循環。
誤區4
消費品=廠家不保修
通常來說,當前大 部分廠家對 消費品都不保修。其實這類配件如 果然有 品質問題,一般在2000 ̄3000公里時 確定 袒露,假如用到5000公里還沒出問題 實際上就不會出問題了,除非 使用 步驟不當。 因此,廠家賦予3個月或5000公里的保修實際上是為用戶買了一份保險, 罷黜了車主的后顧之憂。
誤區5
過保修期就不去4S店
行駛兩年左右的車輛,是這臺車車況最好的時候,這個時候車身各個部件的狀態達到最 事實的狀態,如何使這個狀態連續下去?靠的是4S店的專業養護:長 工夫定程定期保養, 使用原廠機油和配件,自然會 蔓延愛車的 使用年限。售后服務部門接手了太多例子,同樣是兩輛開了5年的車,一輛向來在4S店做保養,另一輛在第2年保修期 完畢后就不再去4S店做保養,車況截然不同,開起來也覺得是兩代車。歸根結底,開車的還是用戶自己,車好不好, 感想最 著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