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要求吐出19億 恒大汽車難上加難
太尷尬了。
到手的錢,還得交出去。
昨晚恒大汽車發布公告,因經營狀況未達預期目標,被相關監管部門要求,退回已獲得的政府獎勵與補貼資金,總計高達19億元人民幣。
對此恒大汽車方面表示,已與相關地方行政部門進行溝通,同時恒大汽車股份將繼續暫停交易,直至另行通知。

而就在一周前,恒大汽車港股經歷大幅波動,5月17日,股價一度大漲70%,但隨后暫停買賣。截至停牌,恒大汽車的總市值為41.21億港元。
持續虧損加上之前的戰略融資泡湯,眼下恒大汽車搖搖欲墜,一旦退還補貼,接下來如何經營肯定是問題,恒大也直接攤牌:
上述函件要求如最終執行會對本公司或各相關附屬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產生重大不良影響。
還有錢還嗎?
比起被要求退還巨額補貼,大家更關心恒大汽車還能不能拿出這么多錢。
根據恒大汽車公布的2023年業績報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29億元。
這意味著截至去年底,恒大賬上只有被要求退還巨額補貼的不到十分之一,這就很尷尬了。
恒大汽車方面稱,他們已計劃向相關地方行政部門致函協調溝通。

至于這筆錢是怎么來的,還得追溯到2019年。當時,恒大汽車的附屬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相關地方行政部門簽訂了一系列的投資合作協議。
但問題在于,恒大汽車并沒有按投資合作協議的相關條款,約定履行合同義務。
所以對方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提出了如下要求:
1.解除之前簽訂的相關投資合作協議。
2.退回已發放給恒大汽車的的各項獎勵及補貼,總額約為人民幣19億元。
3.相關附屬公司還需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上市公司要求,恒大汽車在公告中警告稱,如果地方政府部門的要求最終得以執行,可能會對恒大汽車及其子公司的財務狀況和業務運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顯然,這筆錢不論是對當年簽訂合作協議,還是如今陷入巨額虧損的恒大汽車來說,都至關重要。
不過恒大方面并未透露“相關地方行政部門”具體是哪里,根據恒大集團官網信息,2019年曾與多個政府和企業簽訂合作,具體可見下圖:

與此同時,2019年正值許家印大舉進入汽車市場之際,還和多家公司以及相關銀行簽署合作協議,不過大多數合作都沒能善終。
目前恒大汽車港股仍暫停交易,在這之前,恒大汽車股價曾在5月17日一度大漲70%。隨后恒大在當天宣布暫停在聯交所的買賣,停牌時,恒大汽車股價漲幅達53.23%,每股報價0.38元,市值為41.21億元。

此次的19億,對于恒大汽車來說像是最后一根稻草。
根據恒大汽車不久前披露的2023年財報,全年毛虧0.51億元;凈虧損合計119.95億元,同比減虧56.64%,但虧損總額依然高達376.92億元。
雖然全年營收了13.4億元,但有約11.36億元收入來自物業銷售,占據了整體收入的八成以上,而汽車業務的貢獻率還不足11%。
也就是說,雖以“汽車”命名,但真正的主營業務是靠著其他業務賺錢。

截至2023年年底,天津制造基地按市場需求生產恒馳 5,累計生產下線 1700 輛,累計交付1389輛。而汽車工廠至今也沒有任何公開的信息披露,工廠是否復產繼續交付車輛等信息也是未知。
最重要的是,截至2023年年底,恒大汽車的資產總額為348.51億元,負債總額則高達725.43億元,其中包括借款264.84億元,貿易及其他應付款430.12億元,其他負債30.47億元。而公司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1.29億元。

顯然,19億的資金補貼,和目前負債相比就像九牛一毛,即便是被要求歸還,也得看恒大汽車有沒有能力還。
過去幾年,恒大造車基本就是在燒錢,2021-2022年,恒大汽車的虧損分別為563.44億、276.64億元,截至去年年底,恒大汽車已經累計虧損及股東虧損超1100億元。
如今,隨著許家印被采取強制措施,恒大多位高管也相繼被拘留,母公司恒大集團都是自身難保,而旗下造車業務的結局可想而知。
去年8月,總部位于阿聯酋迪拜的紐頓集團曾宣布要投資5億美元,認購恒大汽車約27.5%股份,并提供6億元人民幣過渡資金。但前提則是許家印和恒大集團需要以認購恒大汽車新股份的方式,抵消恒大汽車此前欠下的208.95億港元債務。
5億美元雖然杯水車薪,但對于瀕臨破產的恒大汽車可謂是“救命錢”。
恒大自己也信誓旦旦地表示,這筆投資款會全部用于恒大汽車天津工廠,以確保恒馳5的正常生產,以及后續恒馳其他車型的陸續量產。

但事實上,這位所謂的金主,也是名不副實。這位中東金主的背后創始人實則來自中國,同樣是新造車,前身在2014年在天津創立后,只發布了概念車,一臺量產車也沒造出來。
而且在2020年至2022年,紐頓集團是0營收,截至2022年年底,紐頓集團總負債9197萬美元,而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約2.12億美元。
兩家“自身難保”企業的結合,結局也不難預見。
一個月前,恒大汽車正式發布公告,宣布與紐頓集團的戰略投資協議終止,原因則是此前擬議的交易及債轉股的條款修訂尚未取得進一步進展。
如今外部支援確定退場,母公司恒大集團風雨飄搖,又被要求退還補貼。
恒大汽車還能走多遠?

免責聲明:凡標注轉載/編譯字樣內容并非本站原創,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