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造不出15萬以下好的智能汽車?周鴻祎:價格定會降下來
7月8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舉辦期間,360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祎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興致勃勃地談起了他的造車計劃。
360領投了造車新勢力之一哪吒汽車的D輪融資,切入電動汽車賽道。和蔚來、理想、小鵬不一樣的是,周鴻祎希望打入的是價格在15萬以下、面向大眾用戶的市場。
周鴻祎稱,中國市場上賣得最多的車價格低于15萬元。“70%的人買15萬以下的車,這就是歷史的現狀。如果我們這個行業不奮進,不想辦法顛覆掉過去舊的游戲規則,如果我們做的車變成一種小眾的高檔玩具,就談不上革命。”
不過,就在近日,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公開表示,15萬是智能汽車的分水嶺。“如果今天有一個新的企業說,‘我想做一款智能很好的汽車,且把價格做到10萬人民幣’,我認為2025年以前沒有可能做到有利潤。它可以做出來、賣出去,但是做不到有利潤。”何小鵬稱,背后的原因是電池的成本不會快速下降、自動駕駛等方面的成本甚至還會提高。
對此,周鴻祎表示,“如果現在做一個15萬的智能汽車,用上激光雷達,坦率地說,我覺得是有點尷尬。”
但周鴻祎認為:“ 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最早的時候一個激光雷達一萬美金,據說現在價格已經降到一千美金左右了,我認為一到兩年內降到一兩百美金,是肯定能夠看到的事情,如果降到一兩百美金,我覺得小鵬也能造出更好、更便宜的智能汽車。”
周鴻祎對于未來智能電動汽車的降價空間,表達了信心。“幾年前做一臺十萬元的車,絕對只能做一百公里續航,但現在可以輕松做到四五百公里的續航,電池的價格未來還有下降的空間。”周鴻祎稱,“最有下降空間的,除了這些東西,剩下的不都是芯片、計算機?因為很多功能被軟件取代了,所以摩爾定律就會起作用。”
“我就經常講,這些年什么行業價錢都漲,只有我們用的手機,我們用的平板,你們用的電腦性能越來越好,價格越來越低,是這樣吧。所以,我就認為這個價格一定會降下來,這就是摩爾定律。”
周鴻祎向記者強調,他和何小鵬的觀點是“君子和而不同”。“我相信今天何小鵬的車上用的英偉達的芯片,這些芯片會一代一代通過改進,價格會下來,能力也會提升上來。”

免責聲明:凡標注轉載/編譯字樣內容并非本站原創,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