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禁售燃油車?燃油車時代要結束了嗎?

純電動是被公認的未來的新能源類型,就像石油取代了碳一樣,純電驅動勢必也將取代燃油,成為下一個時代的主導能源。想必大家對這個說法都會持認同觀點。但前幾天,在碳達峰碳中和北京行動高端論壇上,一位院士提議北京應該盡快研究出臺禁售燃油車政策,將全部汽油指標改為新能源指標。此話一出便激起千層浪,網友紛紛表達出了自己的反對觀點。那么燃油車時代要結束了嗎?如果結束的那天不可避免,真的要這么快嗎?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終究有一天會被取代,或許在10年后,或許在20、30年后。但為何一位專家的相關言論會激起網友們的熱議呢?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整件事情的始末你就知道了。在前幾天的碳達峰碳中和北京行動高端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歐陽明高表示,建議要逐步將汽車指標全部改為新能源汽車指標,研究出臺全面禁售燃油車的政策,并且落地城市還是北京。

隨后,@新浪汽車 在微博上發起了#燃油車時代要結束了嗎#的話題,閱讀量達到了2058.4萬次,網友討論2164條。足以見得這個事兒對于老百姓、消費者來說有多么重要。在眾多評論中,我截取了一小部分,可以看到大部分網友的反對意見是有理有據的,比如有的人就說要是配套完善,自然大家就會主動選擇電動車了。同時我還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信息點,就比如@肥不膩了 留言說發言者旗下投資了多家與電動車相關的公司,在這里就不深挖了,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自己去查一查,給大家分析分析。
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可利用能源問題,各個國家都出臺了相關的排放法規政策、甚至很多國家或地區已經出臺了禁售燃油車時間表。2020年12月10日,日本經濟產業省正考慮從2035年起,停止銷售純內燃機驅動的傳統汽車,轉而銷售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也公開宣布,英國計劃將禁售燃油車的時間節點從原定的2040年提前至2030年。(具體計劃為2030年禁止銷售傳統汽油車和柴油車,并于2035年禁售混動車。)算上此前德國、美國加州等提出的“禁燃計劃”全球已有22個國家和地區宣布了“禁燃”時間表。

下面說說咱們國家,在2017年,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泰達論壇上首次透露,工信部已經啟動了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的研究。自此以后,行業內外關于“禁燃”的討論一刻也未曾停息。2019年8月27日,工信部在官網發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7936號建議的答復》,并指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領域開展城市公交出租先行替代、設立燃油汽車禁行區等試點,在取得成功的基礎上統籌研究制定燃油汽車退出時間表。
在區域性“禁燃”計劃方面,海南省是第一個。2020年6月舉行的一場發布會上,海南省委書記、海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賜貴宣布:到2030年,海南省將禁止銷售燃油汽車,并逐步引進新能源汽車。該省的公交車已成為新能源汽車。這一舉動引起相關行業和消費者的極大關注和熱議。

雖然此前由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發布的《中國傳統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研究》報告預測,中國有望在2050年以前實現傳統燃油車的全面退出。但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指出,今后15年中國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將并舉發展,到2035年實現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各占一半,不主張禁燃時間表的說法。
我國的汽車工業相對于歐美、日韓國家還是存在著一定差距的。這其中,變速箱、發動機等關鍵技術還是牢牢被他們掌握,中國品牌雖然能夠自主研發,但由于關鍵技術還不成熟,或者受限于專利保護等,所以產品素質自然不能夠跟他們相提并論。不過在電動化的汽車浪潮下,純電動這個新興的形式則是一次難得的機遇,避開了傳統汽車上的關鍵技術難點,這次彎道超車的機會抓住了的話,必將大大提高我國的汽車工業水準,并且不夸張的說,在未來電動化的汽車局面下,甚至可以引領世界。

一方面,國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了諸多的政策便利與高額補貼;另一方面,因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而制造新能源汽車的難度要遠低于傳統燃油車。近幾年時間內,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如同雨后春筍一樣,涌現出了超過40家的造車新勢力。不過經過了資本篩選、市場考驗、行業洗牌之后,在如今的新勢力2.0時代,目前有三家是最為知名、且發展較好的車企。分別是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
“電動三寶”--中國品牌新勢力前三強

蔚來汽車的創始人李斌本身就是一位先后創立了易車網、易鑫集團的億萬富翁,而且它還得到了馬化騰、雷軍、劉強東、張磊等眾多大佬的支持,成為了第一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其開創的換電模式,在電動車中可以說是有效解決了用戶的續航焦慮及充電時間長的使用痛點。而其主打高端市場的商業策略,也讓這個品牌自出生就將目標直指高端用戶人群。
6月1日,蔚來宣布5月共交付整車6711輛,同比增長95.3%。其中,ES8(配置|詢價)交付1412臺,ES6(配置|詢價)交付3017臺,EC6交付2282臺。截至2021年5月31日,蔚來累計完成交付109514輛。在造車新勢力當中,蔚來目前仍處于第一梯隊,產品、產能和銷量均處于領跑地位。并且前不久還宣布將于今年9月在挪威開啟首款車型——智能電動旗艦SUV全新ES8的交付。
在頭部造車新勢力當中,理想汽車目前為止仍然是保持一款車型打天下的局面。其創始人同樣創立了一家汽車網站,并且可以說是中國流量最高的汽車網站。而理想汽車的產品策略走的與蔚來汽車不同,其專注于增程式混動路線,其優勢是擁有極高的續航里程,解決了用戶的使用焦慮,在國內目前上市的車型中,理想汽車可以說是獨一份。

5月25日,理想汽車發布了2021款理想ONE(配置|詢價),新車進行了部分功能的升級,起售價提升至33.8萬元。據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表示,2021款理想ONE得到了用戶的積極反饋和認可,5月整體訂單量再創歷史新高,新款理想ONE也已經開始交付首批用戶。不過前一陣老車主的維權事件,確實給理想汽車上了一課,希望以后類似的事情不要再有了。畢竟消費者支持你,選擇你,你卻不拿消費者當朋友看。

小鵬汽車雖然體量及知名度不及前兩位,但排在中國新勢力造車公司第三名,成績也足夠出色了。據小鵬汽車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小鵬汽車共交付5686輛新車,同比增長483%。其中,G3車型交付量為1889輛,同比增長129%;小鵬P7交付量為3797輛,并創下該車自2020年7月份大規模交付以來的最高月交付記錄。同時,截至2021年5月底,小鵬汽車本年度共交付24173輛車,為去年同期交付量的5倍。
值得注意的,在蔚來和理想都出現環比銷量下滑的情況下,小鵬汽車的銷量仍環比增長了27%。業內認為,采用磷酸鐵鋰版本的電池是銷量大幅提升的原因之一。
國內老牌傳統車企的新轉型

而在傳統車企中,不少中國品牌早就意識到了新能源時代的危機感,紛紛轉型,推出電動子品牌,并且很重視新勢力造車公司,并將他們視為競爭對手。這其中,吉利[報價 4S店]汽車先創立了注重家用市場的幾何汽車,旗下覆蓋緊湊型車、緊湊型SUV和小型SUV。此外,針對于中高端市場,其還推出了極氪品牌,首款車型極氪001的售價達到了28.10-36.00萬元,目標直指特斯拉等合資品牌的產品。

作為國企背景的一汽紅旗[報價 4S店],也在大時代背景下努力尋求著轉型突破。在未來,紅旗將以2021-2025以及2026-2030的兩個五年時間作為時間節點,紅旗將突破更高效的核心技術,實現碳排放、電耗越來越低,功率密度、能量密度越來越高,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更舒適的出行體驗。具體計劃在2023年將品牌所有車型電驅化,2025年推出15款電動車型,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

共和國汽車產業次子的二汽東風集團,也推出了自己的高端電動車品牌--嵐途,并且一上市就推出純電與增程兩大產品,尤其是其增程車型,動力數據相當可觀,一上市便與理想one形成了正面硬剛的局面。

而入局新能源領域非常早的北汽集團,也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新能源產品,推出了更高端的“極狐”品牌,擺脫了老舊的“油改電”平臺限制之后,其整體產品也向上邁了一層,近期更是與國內大佬“華為”達成戰略合作,推出了搭載華為智能系統的車型。
除此之外,我們也看到了上汽、廣汽等等國內一線大廠均推出了自己的電動化產品與戰略,更不必說本身就在電池領域占盡優勢的比亞迪[報價 4S店],可以說在電動化大浪潮的背景下,中國車企的集體轉型非常迅速與堅決,難怪就連漂亮國總統也要吃醋。
1、人心
的確,我認為在任何事情上,強制執行都不是最完美的解決方式。或許它能夠短時間內看到成績,但是在老百姓不情愿的前提下完成的,這已經背離了發展電動車的初衷。我認為,最開始的燒煤過渡到燒油,同樣是經過了大眾的慢慢選擇,然后自然而然的就將燒煤炭這種獲取能源的方式放棄掉了。所以一刀切或者短時間內立馬禁售燃油車,這顯然是一項太過于心急的事情。
2、電池
現在購買電動車的最大痛點,無疑是來自于電池。它的續航怎么樣,它的安全性怎么樣,它的使用壽命怎么樣等等,這些都是消費者所關心的。我想只有在電池技術上有飛躍式的突破后,完美解決掉了消費者的以上痛點,那么就算是攻克掉了消費者心中對于燃油車轉電動車過程中最大的一個疑慮。
3、配套設施
從最開始微博下的網友評論中,我們不乏能看到很多人認為只要配套完善,大家自然就會主動選擇電動車。試想一下,如果充電網絡不發達,本身充電時間就比加油時間長,再碰上個充電站少導致的排隊現象,這完全影響了良好的使用感受。說簡單點,要是開電動車確實更方便,更省錢、更安全、更舒適,那誰還買燃油車。
4、試點先行
既然不建議強制推廣,又考慮到未來勢必也將實現全面電動化,那么選擇一個合適的區域,先行試點,從中收集大量數據,不斷完善,然后再逐一推廣到三線、二線、一線城市,我認為這樣是最合理的。就像北京亦莊的無人駕駛區,無人駕駛同樣是未來的模式,但在不能大面積推廣又需要開始發展的前提下,規劃一片合理的區域,先去試點,這自然是一項更合理、更符合社會正常發展規律、更容易讓民眾接受的方式。
在未來,我承認將是全面電動化的時代,而在享受全面電動化帶來的好處前,自然要經歷漫長、復雜、困難的過渡期。而對于未來的汽車,我認為汽車不僅僅是電動化,更是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綜合載體。電動化只是它的一種能源類型,是考慮到環境問題、可持續利用能源問題的解決方式。而回歸到功能層面,此時的網聯化和智能化就非常重要了。
這里我想引用一下寶馬在2020年CES展覽上發布的交互概念座艙,其主旨是在車內提供給用戶高品質體驗、像家一樣愜意。其最大的亮點是具備視線追蹤和解讀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統,官方稱之為“智能人機交互模式”。


當乘客將視線聚焦在車外的餐廳或影院時,人工智能技術會監測乘客的視線,并判斷是否針對該目標為乘客提供信息選項,進而通過語音或手勢命令實現與目標對象的交互。比如提供餐廳或影院的信息,并可以根據需求進一步預訂餐桌或門票。同時交互概念座艙中的全景平視顯示系統,將顯示系統的面積擴大到汽車整個前擋風玻璃。借助5G互聯和云技術,車輛會根據當前情況和車輛周圍環境,在風擋玻璃上顯示當前位置,路況以及車輛周圍的相應信息。
關于開篇提到的燃油車時代就要結束了嗎?讓我們把時間退回到百年前,大家琢磨下當年汽車取代馬車是靠禁售馬車么?這顯然不是。這是因為在工業時代全面開啟的背景下,馬車顯然它的效率不及汽車,并且考慮到使用、接受程度等方面的因素,汽車漸漸被消費者接受。回到現在,電動雖然是未來的終極出行工具能源方式,但現在談燃油車的退出未免為時尚早,或者說太早太早了。還是希望政策的制定能夠更加合理化、更符合我國的發展屬性、不要一味的去與國際接軌。同時加強充電站、換電站等基礎設施的鋪設,就像剛剛說的那樣,要是開電動車確實更方便,更省錢、更安全、更舒適,那燃油車自然就會退出歷史舞臺了。

免責聲明:凡標注轉載/編譯字樣內容并非本站原創,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