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江蘇汽車網 >> 汽車新聞 >> 車界新聞 |
瞿國春:自主研發技術實現突破 多層面推進節能汽車普及 |
本文關鍵詞:節能 汽車 1月12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指導,賽迪研究院主辦的“節能汽車技術產業化成果匯報交流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以“節能汽車技術推廣和應用”為主題,圍繞節能汽車技術發展重點,組織行業專家、自主品牌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對節能汽車技術發展趨勢及產業化情況進行交流和研討。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瞿國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秘書長張進華等也屆領導參會指導。會議匯聚了一汽集團、東風汽車[報價 4S店]、上汽集團、長安[報價 4S店]汽車、北汽集團、廣汽[報價 4S店]集團、吉利[報價 4S店]汽車、江淮汽車[報價 4S店]、安凱客車、科力遠集團、上海電驅動等20多家節能汽車整車和零部件龍頭企業以及數十家專業媒體。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瞿國春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瞿國春作總結發言,下面為會議講話原文: 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參加節能汽車技術產業化成果匯報交流會。本次會議是以技術為主的交流會,以節能汽車技術推廣和應用為主題,重點探討了新時期、新形勢下節能汽車的發展趨勢與機遇,就如何加強我國汽車企業技術創新及產業化,實現節能汽車技術的持續優化,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討論,具有重要而積極的意義。 今天的會議信息非常豐富,研討交流環節發言踴躍,對我本人來說收獲很多,很受啟發也很受鼓舞,尤其聽到看到幾個零部件企業還有整車企業在混合動力系統平臺、車用電驅動技術、48V系統等節能汽車技術領域取得標志性成果,我聽下來感覺很欣慰。 我借此機會跟大家交流以下想法: 第一、發展汽車節能技術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近年來,我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續增強,2016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2800萬輛,已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國汽車產業不斷發展壯大,一方面我們感到欣慰,但與此同時,巨大汽車保有量帶來的資源、環境等問題也日益凸顯。 首先是能源安全問題。2015年我國石油表觀消費量高達5.3億噸,進口量高達3.28億噸,對外依存度超過60%,其中車用燃油消費占全國汽柴油消費比例高達55%。大家設想一下,和平時期沒問題,特殊時期我國能源安全如何保障? 其次是環境保護問題。機動車是大氣污染源之一。大家期待藍天,我們汽車行業有義務推動和支撐國家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從世界范圍來看,歐美日等主要汽車發達國家對油耗、排放的管理加嚴,促使傳統汽車的節能水平日益提升。 最后,回到發展汽車節能技術的意義上來。眾所周知,整體上我國汽車節能水平和世界先進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我國汽車節能技術水平提升的壓力、動力和潛力都很大。一是國家重視節能汽車發展。我借此機會重申一下,其實剛才董揚會長、張進華秘書長也都強調中國政府層面一直以來對節能汽車的發展是高度關注和支持的,已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大家從題目就可以看出來,國家對發展節能汽車很重視,這個規劃文件中對油耗提出了階段性明確的目標;已上報國務院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25年)》(審議稿)中,把節能汽車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節能汽車技術應用是我國汽車產業降低能耗,實現國家碳減排承諾的重要保障。二是發展節能汽車技術是企業和行業的發展需求。2016年以來,我國開始實施第四階段燃油消耗標準,目前傳統汽車仍占據汽車產品的重要市場份額,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市場上的主要車型仍然是節能汽車,從企業內生動力來講,先進節能技術的應用是企業滿足不斷趨嚴的標準法規的關鍵。三是很多節能汽車技術在未來新能源汽車上仍然是可以用的。比如剛才說的很多技術在PHEV、HEV、燃料電池汽車將來都會有應用。 第二、我國汽車節能技術獲得較快發展 在相關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我國自主節能汽車技術在多個領域已取得較大發展,生產成本快速下降,已進入市場化、產業化發展階段。 (一)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動力系統技術平臺,混合動力汽車發動機、電池管理系統,整車控制系統等,建立了產學研的合作研發體系。我國節能汽車技術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成果,特別是在混合動力系統的發動機高效運行控制、一體化高效電機及控制、整車能量管理與轉矩協調控制等技術領域獲得了多項國內外發明專利,成長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零部件企業,為整車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我國汽車產業實現2020年乘用車新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到5.0升/百公里的目標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二)很多企業逐步掌握了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自主開發出系列化產品,關鍵零部件產業化全面跟進。大家今天介紹的混合動力系統、驅動電機、48V系統等領域均有我們自主品牌的零部件企業實現了技術突破。上汽捷能的雙電機電驅變速箱已申請國內外近百項專利,與通用汽車、豐田汽車的電驅系統并列世界三大驅動系統。與此同時,節能汽車關鍵零部件的產業化全面跟進,生產配套能力顯著增強。主要電池及電機企業加強與上下游企業合作,積極完善產業鏈建設。 (三)節能汽車市場規模增大,自主品牌整車企業加快研發及產業化步伐。傳統汽車在未來很長時期內仍將占據市場主流,節能汽車的大量普及對緩解我國能源與環境壓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汽車企業已將節能汽車作為未來主流競爭型產品,在戰略上高度重視,除吉利已有部分混合動力車型實現批量上市外,一汽、東風、上汽、長安、奇瑞[報價 4S店]等企業都已完成了混合動力等節能車型的樣車開發。 總體看,我國汽車節能技術近年獲得了長足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只要我們瞄準國家和行業需求、堅持自主發展不動搖,就一定能夠取得更大進步。 第三、加快我國節能汽車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中明確提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被定義為我國汽車產業主要發展方向,新型動力系統、輕量化、自動駕駛、智能互聯等構成關鍵技術支撐。結合工信部職能,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推進汽車節能技術的研發,同時加強產業協作。 推動先進燃油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替代燃料汽車研發,突破整車輕量化、混合動力、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制動能量回收、怠速起停、整車優化設計等關鍵核心技術。 我認為研發和技術突破可能是多層面的,我講兩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政府層面,從政策上對研發給予支持。就工信部而言,下一步計劃推動我們汽車產業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支持先進的基礎共性技術、關鍵核心技術的發展;同時,我部會從行業的角度會商財政部、科技部對節能技術的研發給予支持。 第二層面是企業或行業層面,構建新型的“整車-零部件”合作關系。技術最后能不能實現市場化、產業化?對零部件企業而言,需要專注于核心技術零部件、優勢零部件等的開發;對整車企業而言,需要掌握先進技術的集成,把我國零部件企業優勢、先進的技術應用到我們的整車上,整車企業和優勢零部件企業在研發、采購等層面深度合作,形成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局面。 二是完善乘用車燃料消耗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以積分管理為基礎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管理制度,在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的基礎上,同步加強對傳統節能技術創新與應用的引導和鼓勵,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協同發展。加強對中重型商用車節能減排的市場監管,做好滿足下一階段排放標準的技術和產業化儲備。 三是加強節能汽車的普及推廣。建立以市場導向為主、稅收支持為輔的節能汽車推廣機制,進一步引導節約型小型節能乘用車開發和使用,提高節能型小排量汽車的市場占有率。充分借鑒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在推動節能汽車關鍵技術發展過程中已經取得的成功經驗,為我國節能汽車技術路徑設計提供有效的參考和指引。加快老舊汽車的淘汰更新。鼓勵天然氣、醇醚、生物燃料等資源豐富的地區發展替代燃料汽車,促進車用能源多元化發展。 |
上一篇:混合動力汽車面臨井噴期
下一篇:林杰揭秘吉利“破百”戰術:抓牢一二線“窗口期” |
想便宜點買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 |
百度中 瞿國春:自主研發技術實現突破 多層面推進節能汽車普及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瞿國春:自主研發技術實現突破 多層面推進節能汽車普及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