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江蘇汽車網 >> 汽車新聞 >> 車界新聞 |
【大咖說金融第3期】楊冀川:做汽車行業隱形推手 |
本文關鍵詞:楊冀川 推手 近兩年,汽車金融的火爆程度不言而喻,翻看幾年前行業大佬們的預測,35%的金融滲透率幾乎是不敢想象的。跳出汽車這方天地,在資深金融人士眼中,汽車金融的發展速度究竟是快還是慢?上升空間還有多大? 日前,搜狐汽車對陽光保險惠金所總經理楊冀川進行了專訪。惠金所服務包括汽車在內的多個行業,作為一名從業多年的金融業界人士,在楊冀川眼中,整個汽車生命周期(包括新車到后市場、用車等)在金融行業來看都是“資產”,資產不分行業,只看是否優質。所幸,在楊冀川看來,汽車相關資產算得上是“優質資產”。 對比幾個發達國家的汽車金融發展情況,旅居美國多年的楊冀川認為中國的汽車金融滲透率整體看來是偏低的,但同時也堅定地認為“美國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在這一進程中,金融如同一個隱形的推手,活躍在汽車行業中的每個環節。
搜狐汽車:對于汽車金融的發展,業界出現一些不一樣的聲音,認為:汽車金融近兩年的發展速度過快,存在過熱的現象。對此,您持什么態度? 楊冀川:汽車金融發展行業是否過熱,是否處于健康的發展?(我認為)不僅不過熱,而且遠遠沒有滿足這個行業發展的需求。從銷量規模上講,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了,但汽車金融遠遠不能適應本身的發展。 搜狐汽車:截止2015年,中國汽車金融滲透率約為35%。在十年之前,這是不敢想象的。您認為合理的發展水平應該是怎樣的? 楊冀川:沒錯。不過35%可能有點高估了。我們看到不同的數字,行業協會、流通協會各種預測的數字不太一樣,有低的20%、25%,35%算高的了。但總而言之,它的滲透率是低的,跟成熟市場比是很低。汽車金融的結構、環節其實都遠遠跟成熟市場差了很遠,所以從發展的進程上看不是過快也不是過熱,而是遠遠沒有滿足這個需求。這個跟中國整個金融體系的發展不能滿足實體經濟需求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有關。中國的整個經濟GDP現在已經到了世界第二,整個國家的經濟體量這么大了,但是中國的金融體系遠遠不能滿足這個要求,與比較先進的金融體系相比落后二三十年,我們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搜狐汽車:汽車行業的金融發展相對于其他行業有什么特點? 楊冀川:汽車金融更貼近于消費者的生活,而且現在中國的汽車消費不管人群也好還是整個消費行業也好,越來越大。它跟老百姓的生活相關性特別大,需要一個非常有效率的、觸角多元化的、非常Open、非常公開化的市場金融服務體系,才能服務好。 但是汽車金融要是僅僅用一些大的傳統的金融體系來覆蓋的話,可能會有很多邊邊腳腳覆蓋不了,老百姓的需求是非常多元化的,從賣車到售后服務到加油到停車,各種各樣的跟車相關的東西。傳統的金融不太容易能夠把這些東西都照顧到,對于銀行來說,如果規模太小,他們根本不感興趣,性價比達不到銀行的要求是不會去做的。這樣的話給我們這樣的公司創造了很多機會,給互聯網金融公司和新的金融公司創造很多機會。 搜狐汽車:東西方汽車金融市場有什么不同?中國更應該向哪個方向發展? 楊冀川:總的來說,美國或西歐市場的金融體系發展更健康,東方的金融體系相比歐美要落后一些。這可能跟兩個東西方哲學的文化差別有關系,因為在西方基本上是完全市場經濟自由經濟化,所以公開的市場競爭中個人管個人,上帝管大家的概念是根深蒂固的。 我希望中國學習更多的西方經驗。從文化上講,咱們肯定是東方的色彩更濃厚一點,但是東方最大的問題就是家族式的企業,像日本,一切問題要在株式會社內解決,無論是實體、制造還是金融、銀行、投資方面都希望在一個大的株式會社下解決。中國從精神上還是很接近這樣的一種哲學,這種哲學往往達不到很好的效果,因為這種保守和封閉等非市場化的因素會阻礙今后的發展。日本的經濟從80年代末就開始放緩,到現在基本上它的增長非常緩慢;相反,美國保持高速的發展。如果真正按照東方的哲學與文化發展,中國的汽車金融可能發展的不太好;如果像美國、西歐等地區,那么發展會更健康一些。
搜狐汽車:在市場競爭中,銀行具有資本利率低的優勢,汽車金融公司掌控了經銷商渠道,像一些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的優勢體現在哪里? 楊冀川:這種縫隙從融資端有很多小規模的,你離主機廠越近,離制造和零配件越近,機會越少。但是越往后機會越多,從地域上講,從銷售的網絡里面二手的等等,還有售后,包括老百姓跟他的汽車生活相關的,這些東西進入的機會就很大了,因為它散,無論地域上講還是規模上講都是小而散,這個東西傳統的金融覆蓋起來效率會比較低,我們(惠金所)的機會就比較大。 從資金端的成本來講,如果用網貸和P2P肯定不是一個出路,因為成本非常高,而且行業的風險可控度很低。現在做的所謂真正的汽車金融是指把各種各樣的需求跟中國將來要發展的新型資本市場做對接。比如一些最先進的金融思想,最先進的金融技術手段,包括企業融資,包括證券化,這些技術手段跟真正的效率高的市場化的公開的資本市場對接,這才是真正的出路。 搜狐汽車:互聯網金融,除了所說的汽車金融的資本對接,還能夠做哪些業務? 楊冀川:對于需要錢的那些人,更多的是“拼縫”。傳統的金融機構覆蓋不到或者服務沒有那么高效率的,從庫存到賣車、銷售到借車貸到買了車以后把車抵押出來我借消費貸,這一系列的東西,偏向小而散的融資需求。在這之后,會看一些更加縱深有場景的需求,比如說加油卡,整個加油的一系列的東西。另外,ETC過路卡,跟車相關的停車需求,將來中國停車可能越來越貴,這一套的金融服務等等,這是需要借錢的人。 對于投資產品,通過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產品能力,要對接各種各樣中國的財富端,也就是有錢的人需要好的投資產品。剛才我把這些需要借錢的人融資需求通過比較先進的金融思想和金融技術進行產品化,做成資本市場上可以被投資者接受的各種各樣的產品。這樣的話,投資產品小的可以是個人理財,大的可以是機構投資,如果產品足夠標準化的話,我們可以到資本市場到交易所市場到標準產品市場去發行、交易,這樣你的融資成本大大降低,甚至低于銀行的資金成本。交易所市場的資金成本就是比銀行的還低,這樣如果把這個打通了,這個鏈條就起來了。不是說拼縫的一定資金成本高,如果把這個做出來,慢慢形成一定的規模,可以被投資者廣泛接受,這樣融資成本就會降低。融資成本跟效率有關,同樣的風險下效率高融資成本低。 搜狐汽車:比如您所在的惠金所,在市場中的優勢有哪些? 楊冀川:我們的資源優勢是股東資源。第一,保險公司有保險牌照,具有金融行業最核心的征信和信用兌付能力;第二,保險跟車有天然的關系。我們這么大的車險買賣,從客戶上到整個集團的文化基礎設施來講,圍繞著車已經做了很多的安排和建設,這些東西我們都能夠利用,再加上我們自己本身的團隊是以做金融為基礎的團隊,同時又高度的互聯網化和深厚的技術背景,把這個東西結合起來是一個優勢;第三,我們是非傳統金融企業,有一定的靈活度,比傳統金融機構的桎梏少一些,這樣可以切入到更多小而散的場景。 搜狐汽車:除了借助現有資源的優勢,惠金所在業務上有什么創新之處? 楊冀川:對你們獨家透露我們的戰略,我們有一個小小的企圖心,幫助創新型具有場景化的汽車后市場平臺用金融的方式讓它活得更好,說白了是這樣。我們以車到加油為例,它做了兩三年,做得非常好,但是仍然是一個缺錢的企業,現在沒有上市,其它的融資渠道很少很有限,需要我們這樣為它匹配融資方案。坦白說,我們現在做的某種意義上是在扶持有創新能力企業的造血能力,并不是像風投,我拿錢買你的股份,而是屬于公對公用金融的方法解決缺錢的需求。 搜狐汽車:與其他資方相比,險資在汽車金融另有具有什么特點?在資本市場上發揮著什么作用? 楊冀川:咱們先不說汽車金融,就說整個金融體系資本市場的發展要沒有險資在里面起一個非常活躍的作用,這樣的金融體系實際是不完美的體系。像在美國,為什么說中國落后于美國二三十年?正是因為從一個事情上可以看出來,美國的險資真正大舉進入資本市場是在90年代,我一直說中國的險資是一個沉睡的巨人,在資本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它的量非常大,而且現金流非常穩定,需要的投資期限很長,不像現在理財的市場或者是目前的股票市場,大家恨不能今天進去明天就要出來。險資不是,險資本來就是一個非常長的投資周期。 因為險資都是機構投資者,如果他們認可這類資產和你的產品,那么,第一說明資產確實是優質的,你的定價確實合理,風險確實可控的。第二,有規模的、系統的、長期穩定的資金進來的話,對于行業的發展會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強有力的支持,這種意義上講險資進汽車金融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這個話說的稍微有點長,中國的一行三會還是之間有壁壘,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的資產很難真正進入資本市場,轉入到其它的行業投資者手里。說白了,險資很難真正去投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東西,但是中國的大部分消費類金融又是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真正打通行業之間的壁壘,讓好的資產確實通過資本市場的產品化,讓險資進來。這個事我在2013年年底開始做,實際上我們團隊第一次把險資引入消費金融和證券化市場。 搜狐汽車:險資進入,整個行業會發生很大變化嗎? 楊冀川:有很大的變化。對于融資端的變化影響是巨大的,畢竟銀行的服務效率等方面還是有限的,需要規模,需要嚴格的信貸審核流程。如果能夠通過金融手段和先進的金融技術把它通過資本市場的產品介紹到險資的投資體系里,就等于把整個投融資的鏈條打通了,不光打通,而且效率提高了,這樣的話第一能夠融到錢,第二融資成本是比較低的。倒不是說削弱了銀行優勢,中國亟待解決的另外一個問題,中國所有金融資產銀行的比重太大,這也是幫助中國金融體系改革的一個比較好的手段,不能所有的東西通過銀行來做,這樣的話銀行系統風險太高,效率太低。
搜狐汽車:中國汽車金融,目前融資租賃占了很低的比重。與美國、德國相比,我國在這方面如何看到? 楊冀川:差的很遠。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事,比如租賃,如果有非常方便的低成本的租賃金融進來,租賃金融進到汽車消費行業的話,那可能會促進消費者考慮用租賃的形式而不是購買新車的形式。 搜狐汽車:這種方式中國人接受嗎? 楊冀川:現在說實話稍微早了點,但是如果租賃行業、租賃金融變得非常便捷還便宜,有各種各樣的方便,比如車牌也不用操心,保險業不用他操心,如果真做到這一步,我覺得有可能。 如果租賃公司拿不到大量的便宜的資金的話,他怎么可能去推他的租賃?但是沒關系,中國會往那方面發展,我老說美國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如果中國的滲透率真能到80%,這個汽車的金融體量會有多大?看數就可以了,純粹看體量多少千億多少萬億,按照這個滲透率一乘,那這個行業里面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文丨搜狐汽車 金麗媛 李德輝) 相關閱讀:汽車金融(點擊圖片閱讀原文) |
上一篇:資訊早班車 | 公安部開啟新能源車牌試點;比亞迪云軌將北上;格力稱擬調減或取消配套募集資金
下一篇:中國需要刺激私車內需應對美國特朗普時代 |
想便宜點買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 |
百度中 【大咖說金融第3期】楊冀川:做汽車行業隱形推手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大咖說金融第3期】楊冀川:做汽車行業隱形推手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