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江蘇汽車網 >> 汽車新聞 >> 汽車評論 |
汽車與IT看上去很美 更需要磨合 |
IT企業造汽車的新聞一個接一個。谷歌 聲稱其無人駕駛汽車已 可以在城市 路徑上行駛;蘋果公司發布了車載iOS系統CarPlay,使司機能將iOS 設施無縫地整合至汽車中控臺。 這些都是國外IT公司的動作,國內IT企業也不甘寂寞。 百度 宣告啟動了無人駕駛汽車開發 方案;在中國車聯網大會上,雷軍 示意,小米與某知名車企 機密研制的小米純電動汽車估計最快2015年即可實現量產;上汽 集團與阿里巴巴 集團 簽訂“互聯網汽車” 策略合作 協定,雙方將 發展在“互聯網汽車”和 有關 利用服務領域的合作;東風與華為在漢 簽訂 策略合作 協定,雙方將在汽車電子、智能汽車、IT/ICT信息化建設等領域一起研發智能汽車,等等。 近期又傳出樂視要造汽車了。12月9日,賈躍亭在微博中寫下一段話:移動互聯時代,汽車產業面臨一場 碩大革命。潛行一年的SEE 方案復制樂視生態垂直整合的 順利模式再一次定義汽車,通過 徹底自主研發,打造最好的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 構建汽車互聯網生態系統,使中國汽車產業彎道顛覆歐美日韓傳統巨頭,有效解決城市霧霾及交通 擁擠,讓人人都能駕駛#超級汽車#呼吸純凈空氣。 這么多IT企業要造汽車,為哪般? 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是 將來的發展方向,新技術、新 材料不斷 使用到汽車上是必定趨勢。汽車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有點老氣橫秋,IT業始終朝氣蓬勃,IT企業進入汽車行業,賺取利潤的同時,也能給這個非常傳統的行業注入 活力。但是,汽車的發展 法則與IT的成長 腳印并不 統一,雙方不是一路人,需求磨合。 汽車行業始終 講究慢功出細活。縱觀世界 馳名的汽車品牌,任何一家企業研發出一款新產品都 花費了大量的 工夫和金錢。這些老牌汽車企業研發新車普通要 花費4-5年 工夫, 大體 通過 方案 籌劃階段、概念設計階段、工程設計階段、樣車試驗階段、投產啟動階段。這幾個階段中,又劃分了多個不同的 時代,由此可見,新車型的研發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 普通來說,IT 名目也分為5個階段, 大體為 名目 方案階段、需求 綜合階段、軟件開發階段、測試驗收階段、 名目交付 經營。 汽車和IT的5個階段 大體 彼此對應,表面上看,兩者 比較 統一,但是,摩爾定律在IT界很 流行,這個定律說: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 包容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添加一倍,性能也將 晉升一倍。這種特點使得IT行業的成長 腳印與汽車有很大不同。 IT的更新周期非常短,導致這個行業的投資 比較 謀求短平快的收益,一旦超過了節點,投資就可能打了水漂,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 回到汽車上,IT人造汽車,無非是把汽車作為了IT產品的終端,沒有哪個說自己投資四大工藝建傳統汽車生產基地,樂視造車就有傳言北汽情愿為其代工,就算IT人 津津樂道的特斯拉,當初也是蓮花代工生產的汽車,后來自己造車,也不是從頭起步,豐田在美國的一個長年不用的工廠幫了忙。 再來看IT終端,已經由過去的桌面改變到手機上,由固定模式變成了移動模式,汽車移動起來更方便,是一個更大的移動終端。 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快,這句話需求加一個前提,價格不太高的電子產品更新換代 比較快,早期的電腦數萬元一臺,單位購買要用好長期才會淘汰,今日,好多90后都記不得自己換過多少部手機了,技術 晉級快是一方面,經濟 承受 威力是另一個原因。 手機等電子產品沒有報廢期限的說法,現在的年青人,1~2年就會改換一部手機,1000~3000元的價位,不少年青人每月工資都能買好幾部, 興許改換頻率高,沒有必要設定報廢期限。 但是,汽車與手機有所不同,首先價格遠高于手機,最便宜的汽車也要幾萬元,更不要說那些豪華品牌;其次,更新換代周期不同,有 考查顯示,人們購買汽車,大概駕駛8年后,會拿到二手車市場賣掉,大概15年后,這部汽車會報廢。這種特點決定了人們不可能隔三差五地改換汽車。 汽車與IT產品更新周期不同步,會給雙方帶來較大的麻煩。IT人造汽車還沒有更多的產品問世,筆者在此舉一個純電動公交車的例子,他們已經出現了周期不同步帶來的麻煩。 公交車的報廢年限是8年,電池存在技術瓶頸會衰減,大概3年后不再勝任公交車的需求,廣州、武漢等地純電動公交車正是因為電池衰減不得不停運,這讓公交企業陷入 難堪境地,改換電池,成本太高,經濟 威力不能 承受,改換電池的費用超過購買一輛傳統公交車的價格,不改換,這些車不能行駛,又沒有達到報廢年限。 固然IT產品與電池有所不同,但 情理是一樣的,人們開了一輛IT人造的汽車,2年后,技術 晉級了,新的IT技術誕生,前期購買的人可能會陷入 難堪境地,改換車輛的 工夫大概為8年,當8年后再改換車輛,IT技術不曉得 晉級了多少代,在這之間,需求 忍耐技術落后帶來的 郁悶,那得要求駕駛者有多大的 忍耐力啊?! 這個問題也不是沒有解決 步驟,模塊化技術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可能性。 既然IT人造汽車只不過把汽車看作一個更大的移動終端,那么創造汽車時就采納模塊化設計與創造,除了汽車傳統 部分外,給IT產品留出模塊空間,當IT產品更新后,人們 惟獨求把這個模塊的 部分取下來,裝上新的IT產品,不需求整車改換。 這樣做 可以解決以前碰到的老問題,還會面臨新的 郁悶。現在的汽車越來越電子化,傳統機械 部分越來越少, 比方,助力轉向,以前用液壓助力轉向器,現在高檔車采納電子助力轉向器,逐步中檔和經濟型汽車也會采納,這表明,現在的汽車電子技術與汽車的傳統 部分越來越融為一體, 即便采納模塊化技術,汽車上的IT技術或者產品更新換代也要傷筋動骨,這個成本可能不低,他們情愿嗎? 汽車與IT的周期不同步,會有問題,有問題不可怕,雙方 通過磨合總能找到解決 步驟。 |
上一篇:高田召回繼續發酵 或在美再涉及500萬車
|
想便宜點買觀致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觀致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 |
百度中 汽車與IT看上去很美 更需要磨合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汽車與IT看上去很美 更需要磨合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