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汽車暴曬后苯致癌 經測實為甲醛超標
傷身
甲醛含量0.18㎎/m3
測驗發現,汽車密閉暴曬半小時后,車內甲醛含量超標近1倍
近期微博上流傳一篇帖子,稱暴曬后汽車的儀表盤、沙發、空氣濾清器等會 開釋“苯”,產生毒素而致癌。事實 果然如此嗎?目前,中國測試技術探究院市室環境監測站檢測發現,暴曬后車內苯含量十分弱小,真正超標的卻是甲醛!
論證 暴曬苯含量驟升40倍?
這條在微博上廣為流傳的帖子名叫《汽車的空調致癌———必讀!!!》。作者稱:依據探究,汽車的儀表盤、沙發、空氣濾清器會 開釋“苯”,產生毒素而致癌。“苯”每平方英尺的可 承受水平為50毫克,若停在戶外大太陽下溫度超過15.5℃,“苯”就 回升至2000~4000毫克,超出同意量的40倍!
為論證這一說法,8月3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找來兩輛車測驗:一輛是剛 使用4個月的新車;另一輛是已駕駛3年多的汽車。均為中等價位。
在中國測試技術探究院室內環境監測站,兩車于2時30 離開始,被密閉半小時后,進行首次采樣。隨后車輛 接續密閉,直到下午5點進行第二次采樣檢測。兩次檢測車內溫度均在36℃左右。
試驗 后果顯示,在檢測的6個指標中,苯、二甲苯、甲苯、乙苯、苯乙烯所有 相符《乘用車內空氣 品質評介指南》,奇怪的是,反倒是甲醛浮現了超標 景象……
后果 苯沒啥事 甲醛才超標了
首先,關于微博上流傳的“‘苯’每平方英尺的可 承受水平為50毫克”的說法,監測站博士楊嘉偉 示意“從未聽到過 類似說法”,由于苯的含量都是用“每立方米含XX毫克”的說法, 抒發的是體積含量,而不是每平方英尺 抒發的面積容量。
在《乘用車內空氣 品質評介指南》中,苯的限量值是不能超過0.11㎎/m3。
通過 試驗, 使用4個月的新車在密閉半小時后,苯含量為0.02㎎/m3,再經1個半小時后,含量增為0.05㎎/m3;而 使用了3年的汽車,兩次檢測的苯含量為0.02㎎/m3和0.03㎎/m3,添加幅度較小。無論如何,兩輛車的苯含量經測定都遠未超標。
反觀甲醛, 標準規定的限量值0.10㎎/m3,但新車密閉半小時后,車內甲醛含量就已達到0.18㎎/m3。而密閉1個半小時之后,車內甲醛含量達到了0.22㎎/m3,是規定限量值的1倍多。
而那輛已經駕駛了3年的汽車,密閉半小時后的車內甲醛含量為0.12㎎/m3,稍微超標;而在密閉1個半小時之后,這輛車內部空氣的甲醛含量為0.14㎎/m3,含量也有所增進。
揭示 暴曬后別忙著開空調
固然不像微博流傳的那樣苯含量劇增,但甲醛一樣屬于致癌物質。楊嘉偉 示意,車輛長期密閉暴曬后,市民進入車內,應該先 打開車窗通風,等有毒物質 開釋出去后,再開空調。同時,在車內放一些活性炭包也對有毒物質有 定然吸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