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鴻蒙智行是最強對手,我們會長期健康地共存下去
8 月 28 日消息,理想汽車[報價 4S店]今日發布了截至 6 月 30 日的 2024 年第二季度財報:總營收為 317 億元,同比增長 10.6%;凈利潤為 11 億元,同比下滑 52.3%。
財報發布后,理想汽車管理層召開電話會議,理想汽車董事長兼 CEO 李想、CFO 李鐵、總裁馬東輝以及高級副總裁鄒良軍參加會議并回答了分析師提問。
以下為本次電話會議分析師問答環節主要內容: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Tim Hsiao: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有關自動駕駛(自駕)。我們注意到理想汽車今年發力端到端的算法,并且組建了量產研發團隊。想請教一下管理層,我們應當如何評估理想汽車在自駕方面的投入產出效率?投資人應該更關注新車的銷量、自駕版本的銷售占比,還是其他更重要的指標?我們該如何衡量理想汽車自駕技術的商業化進程?剛才李總(李想)也提到了諸如“日活”、“自駕里程”等指標,管理層認為是不是有其他更重要的指標可以供投資人做衡量?
馬東輝:理想汽車在自駕方面的投入產出效率始終都是比較高的。
至于具體的衡量指標,我們認為是結果導向,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個是我們的用戶“是否愿意用”,比如自駕的使用時長、里程數的占比;第二個是我們的用戶“是否愿意花錢去買”。
從用戶端來看,理想汽車無圖 NOA 從七月份開始推送以來,用戶對自駕的接受度在提升,其中城市 NOA 的日活和行駛里程都明顯增加,甚至翻了幾倍;從市場端來看,智駕對我們的銷量也產生了非常好的推動作用。潛在用戶來理想店里試駕 NOA 的比例也實現了翻倍的增長,并且各個車型的 AD Max 訂單占比都在提升,特別是在 30 萬以上的車型,AD Max 訂單占比已經接近了 70%。
同時,我們認為“端到端 + VLM”模型的使用意味著自駕的研發已經開始建立門檻。因為從這一代開始才是真正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去做自駕。而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數據和算力,這會讓具備高階自駕車輛保有量以及充足研發投入的企業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優勢會越來越大,并且會實實在在地促進銷量的提升。而銷量提升又會帶來保有量和研發投入的提升。這是一個不斷正向滾雪球的過程。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Tim Hsiao:我的第二個問題有關競爭。我想請教管理層,如何看待華為與理想之間的長期競爭態勢?因為雙方同為造車新勢力的領頭羊,市場還是特別關注近期華為問界 M7 Pro 以及后續家用 SUV 車型對理想汽車下半年整體以及后續銷量的影響。
李想:我覺得鴻蒙智行是我們在市場上最強的競爭對手,而且我認為我們會長期健康地共存下去。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我們自己的核心態度是要長期、持續向華為的技術研發體系和經營管理體系學習。我們作為一個初創企業,有這樣的學習榜樣對我們而言太重要了。

免責聲明:凡標注轉載/編譯字樣內容并非本站原創,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