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wyp9z"><tbody id="wyp9z"></tbody></noscript>
      <em id="wyp9z"><noframes id="wyp9z">

      都是“賣”,零跑和小鵬有何不同?

      江蘇汽車網 2023年11月1日 轉載【】

      都是“賣”,零跑和小鵬有何不同?

      繼小鵬與大眾牽手之后,零跑的又一次“反向合資”,將自己推向了輿論的焦點。

      但不同于小鵬、大眾的合作對股市的激勵程度,彼時,小鵬股價一度大漲40%。

      10月25日,外媒曝Stellantis即將收購零跑汽車20%股份后,零跑股價也只是微增近2%。次日,當零跑正式官宣Stellantis計劃投資約15億歐以獲取該公司約20%的股權之時,10月26日,零跑股價反其道而行,跌近10%。

      同樣是“反向合資”,皆是利益“置換”,零跑和小鵬在享受鮮花與掌聲之后,為何各自股價漲跌卻有如此明顯的參差?雙方“反向合資”合作的背后,還有哪些值得考究的故事?

      所謂的技術“輸出”不一樣

      毋庸置疑,小鵬和零跑都缺錢。

      這是眼下大多數尚未具備盈利能力的造車新勢力的縮影。

      對于小鵬而言。截至2023年6月30日,小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短期投資及定期存款為337.4億元。對比2021年末的435.4億元,以及2022年末的382.6億元,小鵬現金流縮水不少。

      對于零跑而言。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零跑自由現金流為10.18億元,較第二季度的25.02億元也出現大幅下滑。

      有行研分析顯示:“雖然零跑本季度經營現金流第二次轉正,但按照真實的現金消耗速度測算,如果沒有繼續的融資,留給零跑的時間可能也就一年多左右。”

      換言之,作為目前皆尚未實現盈利的兩大新勢力車企,小鵬和零跑都需要具備更多的資本,來參與新能源汽車市場下半場的角逐。

      而在國內新能源汽車新勢力陣營中,小鵬和零跑的身上,總是貼著“技術流”的標簽。

      如今,“技術”也正在成為兩者立足于新能源汽車市場以及尋求更長遠發展的底氣。也就是說,“技術”,正成為小鵬和零跑“置換”更多資源的底牌。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小鵬和零跑這兩次“矚目”的與外資合作案例中,兩者的“技術輸出”有所不同。

      首先看小鵬。7月27日,小鵬與大眾共同宣布,雙方就戰略技術合作簽訂框架協議,同時,大眾汽車集團對小鵬汽車進行戰略少數股權投資簽訂股份購買協議。

      在戰略技術合作方面,小鵬和大眾將基于各自核心競爭力和小鵬汽車的G9車型平臺、智能座艙以及高階輔助駕駛系統軟件,共同開發兩款B級電動汽車車型,以大眾品牌在中國市場銷售。相關車型預計將于2026年開始投產。

      此外,雙方還將在多個領域探索其他潛在的戰略合作,包括未來電動車平臺、軟件技術和供應鏈方面的合作。

      我們可以認為,大眾和小鵬的合作更多傾向于研發階段,雙方的技術合作是重點。

      圖源:小鵬汽車圖源:小鵬汽車

      再看零跑。10月26日,Stellantis和零跑宣布,Stellantis計劃投資約15億歐元以獲取零跑約20%的股權,這將使Stellantis集團成為零跑重要股東。

      同時,本次交易也確定,Stellantis和零跑將以51%:49%的比例成立一家名為“零跑國際”的合資公司。除大中華地區以外,該合資公司獨家擁有向全球其它所有市場開展出口和銷售業務,以及獨家擁有在當地制造零跑汽車產品的權利。

      在媒體溝通環節,Stellantis和零跑達成的共識是,此次合作建立的基礎之一為零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優勢。這與大眾和小鵬合作的基礎別無二致。

      但需要提及的是,零跑聯席總裁武強在整場采訪中多次強調的觀點是:零跑同Stellantis的合作,不是技術換市場,不是中國技術出口。

      武強表示:“我們同國際大廠戰略結盟,是產品出口,不是技術出口,不是拿技術換國外市場。”

      零跑方面也強調:“零跑國際只是對零跑產品進行營銷服務工作的,沒有技術層面的事。”

      換言之,我們可以認為,區別于小鵬在研發端的技術合作,零跑的技術優勢或將更多體現在后方整車產品方面,這同樣利于零跑和Stellantis雙方的利益共贏。

      小鵬和零跑想要的“東西”不一樣

      持續虧損,一直是縈繞在小鵬頭上揮之不去的陰霾。

      今年第二季度,小鵬的毛利率為-3.9%,凈虧損為28億元,同比增加3.8%,環比增加20%,超過了市場預期的凈虧損21.71元。

      而萬卷歸宗,小鵬消極的財報背后,是該公司高成本生產投入和銷量萎靡等種種誘因。

      為此,小鵬正在積極尋找對策。

      在高成本生產投入方面,在今年二季度財報會上,何小鵬表示,降本、提效是小鵬汽車下一階段的關鍵詞。“我將會和總裁王鳳英一起,對標全球和中國車企中最優秀的成本控制水平,把降本作為產品、研發、制造、供應鏈、營銷等多個團隊的核心目標之一。”何小鵬表示。

      在銷量萎靡方面,小鵬選擇與眾多車企一樣的策略——低價刺激需求。這一點,從2024款小鵬G9(配置|詢價)系列車型的定價中可見一斑。

      據悉,2024款小鵬G9一共推出5款車型,售價區間在26.39-35.99萬元,相比老款車,起售降低了4.6萬元。這一價格區間,處于其競爭對手——新款問界M7(配置|詢價)和理想L7的中間位置,不高不低,仍讓其具有競爭話語權。

      降價拉動銷量這一招,車企“屢試不爽”。小鵬也不例外。10月7日,小鵬官微發布消息稱,2024款小鵬G9上市15天大定破15000臺,其中MAX版本占比超過80%。

      但必須要承認的是,低價賣車絕非長久之計,車企在獲取高營收的同時,還不得不正視整車低價“促銷”導致低毛利率的問題。

      然而,面臨同行皆降價“血拼”的當下,小鵬也別無選擇,降價是其提振銷量的必經之路。眼下,小鵬需要思考的問題是:降價還能降多久?還有多少資金能夠支持“低價促銷”?以避免陷入行業內“破產賣車”的泥淖。

      大眾注入的7億美元,及時為小鵬“續血”。或許于小鵬而言,以“技術換資金”,是其最想達到的目的之一。為此,小鵬僅讓出了約 4.99%的股權給大眾。

      然而,對于同樣缺錢的零跑,該公司與Stellantis的合作則不同。除了資金之外,零跑想要的還有海外的市場,以及立足海外市場的渠道和能力。而這些,恰好Stellantis可以提供。

      圖源:零跑圖源:零跑

      根據朱江明的表述:“我們與Stellantis的合作更多是利用他們‘多品牌’的經營理念[報價 4S店],用所有的渠道資源,比如金融、保險、服務等各種成熟網絡。渠道資源之外,還有海外制造資源,比如某個市場銷量上去以后我們可以依托于Stellantis全球的制造工廠來生產零跑品牌的產品,這是未來比別的競爭對手有優勢的合作模式。 ”

      武強也強調:“在海外的構建,我們要關注投入產出比,中國企業在國外做的方法無非是兩種:一是自己跟人合作,自己建廠、自己銷售、自己維護開發;二是與別人合作,我們選擇的第二種。因為目前零跑公司的創立時間也不長,資源有限,我們要將集中的資源投入在研發、產品及國內市場的戰略方向上,海外就需要通過合作借力以達到更快的發展步驟,這是整體的做法。”

      總而言之,小鵬以技術實力換取資金,以支持其國內市場的發展;零跑與Stellantis的合作則傾向于海外市場,借力Stellantis的支持(支持包括資金、銷售渠道或廠房等等)。

      正如武強所言:“零跑的資源、規模有限,我們不可能在海外大舉投入資源。”

      對大眾和Stellantis的意義不一樣

      此外,對于被“反向合資”的大眾和Stellantis而言,雙方分別與小鵬、零跑的合作意義也不同。

      不爭的事實是,大眾在汽車新能源化道路上進展緩慢,甚至“步履維艱”。

      今年8月,馬斯克曾公開表示,如果不能加快向電動汽車轉型的步伐,傳統汽車公司即將迎來他們的“柯達時刻”。

      9月11日,大眾甚至被馬斯克“點名”。他認為:如果不盡快轉向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大眾汽車集團和通用汽車等傳統汽車制造商遲早會被淘汰。

      馬斯克意識到的傳統車企的危機,大眾也知道。

      圖源:大眾圖源:大眾

      根據大眾發布的2023年半年報,中國市場貢獻了145.1萬輛的新車銷量,占大眾全球銷量的33%。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地區市場中,中國是唯一一個出現銷量下滑的市場。這也讓西歐超越了中國,成為大眾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  

      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最重要原因,就是大眾始終無法打開中國新能源市場。今年上半年,在大眾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其在華交付量同比下跌1.2%,至145.19萬輛;其純電車型在中國銷量同比下降約2%,為6.2萬輛。作為對比,比亞迪[報價 4S店]上半年同期銷量高達115.4萬輛,增長80%。

      中國市場的下滑表現,似乎也影響著大眾全年交付量的信心。為此,大眾下調了2023年的銷量目標至900萬—950萬輛。

      眼下,大眾正在努力重塑其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信心,其汽車新能源化改革的決心眾所周知。該公司與小鵬的合作,便是最好的例證。

      換言之,大眾想要的,不過是小鵬在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的技術,以彌補其電動平臺斷檔的空窗期。或許,稱其為“花錢拜師學藝”,也不為過。

      反觀Stellantis。從整車產品的維度出發,Stellantis對中國市場處于“游離”狀態。蓋世汽車了解到,在中國市場,該公司推出了“輕資產”商業模式,希望通過削減產能和依賴“輕資產”戰略改善在華業務。

      此外,Stellantis與零跑的合作,也更多聚焦在海外市場的維度。

      也就是說,在海外,尤其是歐洲電動汽車市場領域,Stellantis希望能得到零跑的幫助。

      要知道,歐洲是適合新能源汽車生長的一片肥沃土壤。

      目前,歐洲對純電動汽車的需求仍在繼續攀升。數據顯示,8月份,歐洲純電動汽車注冊量同比飆升102%,接近19.7萬輛。其中,德國純電動汽車注冊量達到近8.7萬輛,同比增長171%。法國純電動汽車銷量達到1.97萬輛,遠遠落后于德國。英國純電動汽車注冊量同比增長72%,達到1.7萬多輛。

      需要提及的是,9月21日,外國媒體報道稱,以大眾和Stellantis為首的汽車制造商將繼續受益于因零部件長期短缺而積壓的訂單。

      圖源:蓋世汽車圖源:蓋世汽車

      然而事實是,今年1-9月,面對同行大眾和雷諾23%、20.6%的銷量同比增速,Stellantis同期內的銷量僅同比增長5.5%。

      面對此落差,Stellantis需要盡快搶占需求旺盛的歐洲平價電動汽車市場份額。這個目標,零跑有可能幫助它實現。

      根據武強透露的信息:“(Stellantis與零跑合作的)車型規劃,目前相對成熟的,以及C10的SUV作為產品,同時我們也在開發尺寸稍小一點的A級車,也很快就會落地,也可以在海外進行銷售,車尺寸軸距4.7米,車長4到4.6米的尺寸,也是在歐洲市場會受到歡迎的主打車型。”

      除此之外,Stellantis對中國市場也有自己的打算。

      唯實表示:“Stellantis集團也需要對中國市場有一定的曝光率,我們在中國市場目前不算太成功,所以我們非常偏向于依賴一家中國的成功公司(零跑)。如果我們要贏得中國市場,我們最好先贏下中國一家很好的公司幫助,這是我們的邏輯。”他非常直接地表示:“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與最好的(企業)合作。”




      免責聲明:凡標注轉載/編譯字樣內容并非本站原創,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最新開單職業傳奇sf網站
    • 2022新開傳奇世界sf發布網站
    • 今日新開天龍八部sf發布網
    • 最新開DNF公益服發布網站
    • 最新神途開服表
    • 南京二手車拍賣平臺哪家好
    • 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久久久久久噜噜精品免费直播|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牛牛app|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爱|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 三级韩国一区久久二区综合|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蜜芽|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欧美亚洲日本久久精品|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午夜视频久久久久一区| 久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久久天天日天天操综合伊人av|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WWW婷婷AV久久久影片|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偷久久久精品专区|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人妻|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色诱久久久久综合网ywww| 777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