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品牌的SUV就算“打骨折”也盡量不要買?
疫情過后,大家私家車的需求在愈發上升,加上近些年國內汽車行業發展速度比較快,各國車企也更加重視中國市場,所以現在要擁有一臺屬于自己的車也并不難事。尤其是市場競爭激烈,很多車企不得已走上了以價換量的道路,捷豹就以優惠極大而被冠以“七折豹”的名號,而目前市場上像這種打"骨折"的車型并不少見,今天大咖就來介紹幾個打骨折的品牌,建議大家不要因為低價而“趁低吸納”覺得買了不虧,其實買了更虧。
寶沃汽車
為打造更純正的“德系味”,寶沃“復活”后的總部地址定在德國斯圖加特,以最迅速的方法讓中國消費者認知和接受寶沃,雖然推出了BX3、5、6、7、i7等車型,但實際市場接受程度不高,銷量一直低迷,就算現在推出一成首付購車也幾乎無人問津。據統計,自2016年至寶沃轉手神州優車為止,寶沃共為北汽福田[報價 4S店]“貢獻”了超過40億元的虧損。
作為“一家人”的寶沃汽車也與瑞幸咖啡在2019年開展聯合營銷,例如喝咖啡贏寶沃BX5使用權等,實際營銷效果也沒啥效果,再加上它那魔性的廣告,讓品牌形象一落千丈,就算現在有優惠巨大,我也不建議大家購買,而對于那些寶沃車主,我就只能默默為你們祈禱了。1961年破產的寶沃現在又撐不住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迎來它的第二次破產。
近些年來法系車在國內的存在感越來越弱,并且隨著國產車的崛起,法系車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自4月東風雷諾宣布重組以來,東風雷諾全國99家經銷商已先后兩度給東風雷諾去函,要求廠家應對于因單方面違約給全國經銷商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目前債務清償方案還在協商討論中,有點心疼經銷商們。其實去年開始過半經銷商都已經不再進貨了,都是按訂單拿貨。因為庫存問題,經銷商就有壓力,然后車主售后服務也受到影響,這樣環環相扣惡性循環,以前口碑比較好的科雷傲也開始淡出了消費者的視線。盡管它們家的車子開起來挺舒適挺適合家用的,但是為了大家以后用車維修保養等能有更好的體驗,這里不太建議大家去選擇它。要是你真的很喜歡它的設計,又不喜歡爛大街的話,那買來自己用還是ok的,就是日后要換車的時候,它賣不了什么好價錢。
雖然去年面對破產傳聞,獵豹汽車公司發布的《嚴正聲明》稱,作為有著69年歷史的省屬國有企業會正視面臨的困難并積極應對,并稱將追究傳播“虛假信息”者的法律責任。雖然它否認了傳播,但也默認了面臨的困難。在這背后有幾個原因,總是標榜著“軍工品質”的企業總是爆出質量問題,這就已經讓它失去了市場公信力。其次,在安全碰撞測試中,獵豹CS10副駕駛氣囊失效,成為C-NCAP碰撞史上首例,這也把它們的質量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再者,銷量一降再降,市場口碑已經落到谷底了。在銷量、質量、安全性方面都有短板的情況下,就算再打折,也不能虜獲消費者的心。
東風裕隆
在2014年的時候,東風裕隆曾經斬獲過5.2萬輛的銷量,在當時可是算銷量不錯的,但是到了現在真的是慘不忍睹。對于很多消費者而言,如果不是經常關注汽車市場的話,對于納智捷[報價 4S店]這個品牌應該是陌生的,認識它也可能是因為它的油耗大的梗而認識。前期產品布局均衡且合理,后期產品節奏慢也是造成銷量下跌的重要原因,畢竟大家也看到了自主品牌崛起的速度。而論產品力的話,對比同級的產品,納智捷的車型既沒有配置優勢,也沒有技術亮點,更無性能可言,這樣的產品誰買?多種跡象都在表明,命懸一線的東風裕隆反擊的機會幾乎沒有了。
被東風裕隆視為“救命稻草”的新能源戰略,是否能夠成功,還是未知數。畢竟,國內的新能源市場已經日漸成熟,而市面上的新能源產品已經經過了幾輪升級,納智捷的U5 EV綜合續航里程僅有360km,各項體系還在初級階段,想靠這款車來實現咸魚翻身的話,我覺得還是算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