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明明喜歡大車,為啥新能源卻在向“小車”發(fā)展
現在提起新能源汽車這個名詞我們大家都不會感到多么陌生了,而道路上面掛著綠牌的新能源汽車也是一天比一天多。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情,雖然說當今的市場上面有著無數的新能源車型,但是其中60%以上都是小型車或者是微型車,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直以來我們國人都是以大為美的,這一點從當今汽車市場的車型銷量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那些空間大尺寸大的車子往往才是國人的最愛。車企當然也不是傻子,它們肯定也知道造大車才能夠符合我們國人的審美,但為什么很多的車企明知山有虎卻要偏向虎山行,反其道而行之打造小型車和微型車呢?難道說打造一臺新能源的大車就這么困難嗎?
新能源市場風險多,造小車可以減少風險
其實想要打造出一臺新能源的大車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畢竟加長一下軸距、打造一個更大的車殼、為車輛增加幾塊電瓶、加大一下電機的功率也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所以說絕大多數車企都是有實力有能力打造出新能源大車來的。
但是對于絕大多數車企來說他們卻不敢打造大車,首先新能源汽車雖然在最近幾年有所成長,但是它仍舊是一個比較新鮮的事物,進入一個新領域是有著很大風險的,而打造小車則可以盡可能的減少制造成本,降低自己在市場上的風險,萬一自己的車子賣不出去或者是出現了一些問題,也不至于背上太多的損失。
技術水平兩極分化,比亞迪[報價 4S店]和特斯拉占據鰲頭
另外當今的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是很不平衡的,兩極分化在這一領域也是表現的尤為明顯,像是比亞迪和特斯拉是穩(wěn)占第一梯隊的車企,而其他的品牌就有一些參差不齊了。現在會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只有兩種人,第一種是真心喜歡新能源,想要買一臺靠譜的車子,還有一種消費者則是因為限行限號或者是其他原因抱著試一試的心理來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在這種情況下本身它們對于新能源就不是多么信任,更不會花費大價錢去買那些大車型。
所以說除了比亞迪和特斯拉之外,其它的廠商在大車這一領域想要取得競爭力相對來說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在這時它們也只能是選擇第二類消費者,打造一些平易近人的車型。本身新能源汽車的制造成本比起傳統燃油車就要高出一些,所以說這些車企也只能是打造一些小型車和微型車了。
另外現在的新能源汽車雖然說在市場上面取得了不錯的銷量,但是在補貼退坡之后,它的銷量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這更是為無數的車企敲響了警鐘。而在目前有很多的新能源車企其實是技術不怎么到位的,它們甚至都沒有為新能源汽車專門設計的平臺。而且在新能源的浪潮剛剛到來之后,我國還誕生了無數的造車新勢力,對于這些車企來說要么是朝著高端領域發(fā)展,要么就是往低端市場進軍,很顯它們打造大車的風險是更加之大的。

固有弊病未解決,造出大車也沒人買
最后現在的新能源汽車還有著一些固有弊病有待解決,像是續(xù)航里程問題和充電效率問題都是備受大家關注的,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人們對于新能源汽車的信任程度就不會是太高,所以說在這時打造大車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必要性。
只有在小型車和微型車市場上面為新能源汽車打好基礎,才能夠讓新能源的大車有著更好的發(fā)展前途。畢竟一個連饅頭都做不好的廚子,誰又會去吃他做的滿漢全席呢?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技術的發(fā)展,在未來的汽車市場上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型誕生,而這些車型也會逐漸的從小型車微型車轉向緊湊型車、中型車甚至是大型車以及SUV產品,而想要取得這樣的發(fā)展也需要車企不斷的在技術方面開拓創(chuàng)新,畢竟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消費者的信任。不知道大家又是怎樣看待這件事情的呢?如果您喜歡小編的文章也希望您能點擊一下訂閱關注,小編每天都會為您帶來全新的汽車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