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也是一種享受 賽道試駕一汽豐田bZ4X
![“穩”也是一種享受 賽道試駕<A href=http://www.5ibaobao.com/auto/Yiqi_Toyota/ TARGET=_blank><font color=#666666>一汽豐田</font></a><font color=#cccccc class=unnamed1>[<A href=http://www.5ibaobao.com/auto/Yiqi_Toyota/price.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cccccc >報價</font></a> <A href=http://www.5ibaobao.com/auto/Yiqi_Toyota/4S.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cccccc >4S店</font></a>]</font>bZ4X](http://n.sinaimg.cn/auto/transform/489/w660h629/20221110/2298-846bb661f9a140404cea6b6e493b74e2.jpg)
說到純電車型的熱度,打開網頁幾乎快被那些新勢力的產品和大佬刷屏了。今天誰誰又放炮了,今天誰誰的產品又上熱搜了,等等。那么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個品牌,平日里不靠噱頭博眼球,最近剛上了一款可以說是品牌下的首款純電產品,它就是一汽豐田bZ4X(配置|詢價)。那么不看流量看實力的話,這款車表現如何?今天的賽道+越野來好好感受一番。

咱們來看外觀,純電動車雖然只是能源類型不同,但外觀上它往往要比燃油車更加激進,突出未來科技感。在一汽豐田bZ4X這款車上,其采用了Activity Hub設計理念[報價 4S店],100%還原了概念車的設計,使整車帶有很濃的新潮色彩。

來到車身側面,雖然看起來很緊湊,但是它可是定位中型SUV,車身長寬高為4690/1860/1650mm,軸距為2850mm,要稍大于大眾的ID.4。至于后排空間體驗,后面會說到。從設計上看,前后翼子板的黑色拼裝元素確實在目前來說是獨一份的設計,視覺新鮮感很明顯。

車尾部分我覺得更加帥氣,首先貫穿式尾燈造型很酷,還有一些黑色裝飾元素。并且尾燈位置很高,再加上傾斜的尾窗設計,有一點點轎跑SUV的感覺。


進入到車內后,一汽豐田bZ4X并沒有采用電動車中很常見的風格,反而是在豐田家族基因基礎上自成一派。接下來再將視線往上看,是不是覺得這個儀表盤也很特別?沒錯,其采用頂置儀表盤位置設計,方便駕駛者從方向盤上方可以直接看到儀表盤,采用羽衣的造型也讓這塊儀表盤更具顏值。

內飾用料采用環保材質,體現了“超越零排放”的造車理念。

雖然國內目前上市的版本沒有配備異形方向盤,但是經過體驗,這個常規的方向盤握感非常飽滿。并且轉向的手感是偏沉一些,對于我個人而言非常順手。但如果是女性駕駛的話,可能得需要適應一下手感。

中控臺上的這塊屏幕尺寸夠大吧?并且它的功能性也很強大,比如能充分利用云地圖信息,配備互聯導航實時獲取交通信息、停車場空位信息。同時為了滿足中國消費者對不同智能手機車載互聯的需求,將打造車載智能生態系統,且支持OTA軟件升級。除此之外,還支持語音操控雨刷器、空調等。另外一汽豐田在國內首次導入TSS3.0駕駛輔助系統,新車搭載最新“Toyota Safety Sense 智行安全”輔助套裝。它還帶有數字鑰匙功能,通過手機就可以進行鎖車、解鎖 、啟動系統等操作,數字鑰匙也可以在智能手機之間授權。除此之外還有遙控泊車、透明底盤等全方位安全配置加持。

針對于后排的配置,一汽豐田bZ4X表現還算不錯。除了出風口+電源接口外,還有三檔的座椅加熱。

體驗者身高182cm,調整好坐姿后,前排的頭部空間為四指。

前排座椅位置不變,體驗者在后排可以獲得四指的頭部空間以及兩拳的腿部空間。雖然一汽豐田bZ4X在外觀上看著緊湊一些,但是內部空間表現非常出色。

行李廂的內部容積也非常可觀,并且內部非常規整。后排座椅為可按比例放倒的設計,進一步加強了空間的拓展能力。

動力方面,新車將提供前驅、四驅兩種動力形式,前驅版本電機最大功率150kW(204Ps),四驅版本系統最大功率160kW(217Ps);前驅車型CLTC工況綜合續航有400km和615km兩種,四驅車型CLTC工況綜合續航560km。而一汽豐田bZ4X這款車還有不少增加續航的小法寶,比如這款車配備了太陽能電池板全景天窗,每年通過太陽能發電量可供行駛約1750km。除此之外還有熱泵式空調、前排座椅腳下輻射加熱等減少電量損耗措施,保證車輛在冬季也會有一個更完美的續航里程表現。

四驅版車型配備了X-MODE四驅越野輔助模式,以及全新研發的Grip-Control智能蠕行模式,通過充分發揮電機的驅動特征,配合前麥弗遜、后雙叉臂式獨立懸架,一汽豐田bZ4X可以保證車輛在各類非鋪裝路況下的行駛和通過能力,即便遇到深雪、泥濘等極端路況都可以輕松應對,在大提升駕駛樂趣的同時全面擴寬了用戶電動出行的生活半徑。

在越野科目的體驗上,我們首先駕駛一汽豐田bZ4X來到了滑輪組項目。此時只有右后車輪有附著力,如果只通過人為駕駛+四驅控制的話,應該要費一點勁才能脫困。但別忘了這車上有X-MODE。教練示意我使用Grip-Control智能蠕行模式,也就是車輛自己給油+四驅控制,整個過程非常順滑,幾乎沒有一點費勁就成功脫困,讓我印象還是非常深刻的。

那么在交叉軸的科目上,當前后兩個車輪處于懸空狀態時,車輛并沒有表現出前進的困難。四驅系統及時將動力分配到有附著力的車輪上,整個脫困動作的完成還是非常自如。

那么在斜坡科目中,主要考核車輛在扭曲的道路狀況下,車輛底盤及車身剛性的狀態。在斜坡上行駛,能感覺到車輛底盤很整,并且車身無異響。

最后的試駕科目安排在北京中汽聯賽車場上進行,雖然這里的賽道并不長,但也能充分感受車輛的加速、剎車、轉向及過彎狀態。我們試駕的這臺頂配版,最大馬力為217Ps,賬面數據上來看完全足夠日常使用。但可能是我對電車的提速感期待太高,一腳地板油后,車輛的加速感受并沒有很明顯。

剎車的話,腳感是偏軟一些,制動力的素質很足夠,作為一臺家用車來說完全過關。但是在賽道中的話,顯然有些難為這臺bZ4X。至于懸架方面,在賽道中沒有顛簸路面得以體驗。但對于高速狀態下過彎的動作,懸架的支撐性很不錯,所以整體來看這套懸架,是以舒適為主運動為輔。

我尤為喜歡這車的方向盤手感和轉向,甚至比我的車還要更喜歡。首先說方向盤,雖然不是異形的沒那么酷,但是握感非常飽滿,方向盤的大小也適中,操控起來非常順手。接著說轉向手感,這款車是偏沉一些的,恰巧也是我喜歡的那種風格,在賽道中就像解數學題一樣一步一步的,而不是那種輕盈的感覺,讓你覺得少了些過程。另外搭配較小的轉向比,讓這輛車在賽道中給人非常輕盈的感覺。

在本次一汽豐田bZ4X試駕會上,我們還見到了bZ3實車。與bZ4X一樣,bZ3也使用了很標志性的家族設計特點,車頭的設計非常犀利,整車充斥著更多的硬朗線條。那么其是即將國產的第二輛bZ系列車型,基于e-TNGA平臺打造,原型為bZ SDN概念車,定位純電動中型轎車。

車身側面的bZ3擁有非常流線的造型風格,再加上修長的車身,視覺效果非常飄逸。在輪眉處也能看到黑色的裝飾細節,讓車輛的線條更加飽滿,不會顯得過于單調。另外有意思的是這款車的車門把手,采用了與眾不同的形式。解鎖后,門把手的蓋會自動向里縮回,非常有意思。

尾部方面,bZ3同樣使用了貫穿式尾燈,并且從燈腔內的結構上可以想象到燈光效果會很不錯。另外車輛后保險杠使用了黑色塑料材質,對車尾的層次感有一定加強作用。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725/1835/1475mm,軸距為2880mm。

官方沒有允許我們進入內飾進行詳細拍攝,所以只能隔著車玻璃跟大家分享一下。bZ3的內飾與bZ4X有很大不同,首先儀表盤造型不同,但都采用了遠距離設計,取代HUD的效果。方向盤采用了較為方正的造型,動感方面有所加強。另外最大的不同就是它采用了豎立的中控屏幕,尺寸很大,并且配合中央島的換擋區域。
動力方面,該車的電池和電機均由比亞迪[報價 4S店]旗下的弗迪提供,其中電池采用磷酸鐵鋰蓄電池,電池則使用后置單電機,其最大功率提供135千瓦和180千瓦兩種選擇。續航方面,官方表示會超過600km。
總結:經過試駕之后,我對一汽豐田bZ4X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穩。同樣的,如果你也是一個求穩的人,目前正在考慮合資品牌的純電車型,那么我相信一汽豐田的這款bZ4X,絕對不會讓你失望。雖然它不像新勢力品牌那樣會給你很多花式設計和概念,但回歸到使用的層面上,這款車會以過硬的產品實力帶給你“穩”的享受。

免責聲明:凡標注轉載/編譯字樣內容并非本站原創,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