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江蘇汽車網 >> 汽車新聞 >> 車界新聞 |
奧迪設計總監加盟,比亞迪破繭成蝶? |
本文關鍵詞:艾格 王傳福
寫在前面:就設計方面,比亞迪[報價 4S店]下決心做出大變動,對筆者而言,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也是早晚的事兒。但沒想到奧迪Q7設計師已在比亞迪上班;與此同時,前奧迪首席設計師也宣稱非比亞迪“不嫁”,或將加盟之。
日前,比亞迪(SZ.002594)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表示奧迪Q7設計師已在比亞迪工作,而奧迪前首席設計師——沃爾夫岡·艾格隨后也可能加盟比亞迪,據悉奧迪Q7、奧迪TT、奧迪超跑R8都由其主持設計;這相較比亞迪今年銷售額會突破千億、利潤創歷史新高、云軌未來一年在12'15個城市開工、新的新能源補貼目錄將要發布......似乎更引人關注。 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比亞迪亟待優秀設計師為其改頭換面,帶來名副其實的設計革命,如此,擁有核心技術的比亞迪,才有機會從內至外,真正實現化繭成蝶。
那么,比亞迪為什么要走這步棋,像眾泰[報價 4S店]那樣模仿保時捷、大眾什么的豈不是更好?王傳福現在搬來世界級設計師,是不是晚了? 眾所周知,從做電池起家,2003年才進軍汽車業的比亞迪,就像早期的豐田、大眾,一度借助“模仿”,迅速成為中國汽車界當之無愧的黑馬,并登上中國品牌銷量第一的寶座。與眾多“逆向開發”的自主品牌一樣,這個“改進”過程持續了大約10年。 然而,近幾年其他中國汽車品牌相繼推出全新設計的產品,提高了汽車市場整體顏值水平,與它們比較,這方面比亞迪確實已經落后了。
過去的一段時間,吉利[報價 4S店]汽車從自己并購的沃爾沃請來彼得·霍布里作為其設計副總裁,博瑞、博越等新品的推出,讓吉利產品和品牌得以提升;廣汽[報價 4S店]傳祺迎來奔馳終身設計師張帆,GS4、GA8、GS8等相繼問世,讓廣汽傳祺在有上百個品牌的市場立足;長城汽車[報價 4S店]則請來前寶馬X5設計師,哈弗[報價 4S店]H7等一系列新品推出或即將面世,讓長城汽車穩坐中國SUV市場一哥的位置,并帶來豐厚利潤… 即便是上汽集團,也從上汽大眾[報價 4S店]調走“神車”朗逸的設計師,操刀設計了熱銷車型榮威[報價 4S店]RX5。頗為巧合的是,這幾家車企隨著產品顏值的提升,市場和業績表現也非常搶眼。作為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是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可在2010年左右,與其他自主品牌陷入轉型升級陣痛一樣,比亞迪傳統汽車遇到瓶頸,新能源汽車也處于蟄伏投入期,其公司由于虧損也很難斥巨資,邀請世界級設計師。但2014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井噴式發展,令擁有核心技術的比亞迪迅速扭虧為盈,做出變化的時機到了,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的造型方面。 隨著比亞迪不斷在國內和海外加緊布局,如果王傳福勵志把比亞迪打造成為一家國際型企業,那么他就需要具備世界設計水平的汽車,作為通往世界的名片。
中國品牌“山寨”的路,還能走多久?! 這就注定,比亞迪不能再像眾泰那樣,“山寨”其他國際品牌的產品。雖然目前來看在國內沒有什么問題,但是想走出去,回憶一下雙環“山寨”寶馬,在海外的境遇就明白了。 所以,比亞迪需要補上這節重要的課,它需要像艾格這樣的人。汽車K線認為,西方有句諺語說的對,叫遲做總比不做好。
之所以比亞迪還不晚,是因為全球汽車市場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尤其是現在主力年輕消費群體對設計要求更高,比較保守或缺乏個性的設計,已經難以難打動他們。即便產品技術實力非常具有競爭力,還是會影響客戶的購車選擇。 相反,具有特斯拉這樣的外形設計,即便你的產品價格高一些,可靠性差一點,還是會有不少人會為此埋單。 因此,如果前奧迪首席設計師艾格(2007-2014年擔任奧迪設計總監)能夠加盟比亞迪,并融入全新設計理念[報價 4S店],新設計師又能為比亞迪帶來什么?
首先,正如艾格在奧迪的前任——彼得·希瑞爾,加盟起亞汽車后,短短幾年讓這家韓國車企在設計上有了質的飛躍,其風頭甚至蓋過豪華品牌。即使只是設計上的革新,卻給起亞賦予了家族化設計,這是韓系車過去幾十年沒有的品牌辨識。 對于比亞迪而言,同為奧迪設計總監的艾格,將為比亞迪帶來什么樣全新設計,比亞迪是否也會在不就的將來,形成自己的設計語言和品牌DNA,值得期待。 第二,通過設計獲得消費者認可,能夠把無形資產變成有型資產,提升產品和品牌溢價能力。 以吉利為例,在全新設計的產品推出后,其產品平均價格成交價上漲了約三成。這一方面是由于產品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則是產品設計符合消費者需求和審美。同樣的情況,對豪華品牌奔馳也適用,在推出全新一代設計的奔馳產品后,其外型的顛覆設計,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讓目前德系三大豪華品牌的座次和經營狀況生變。 這足以見得,如果比亞迪大變樣(變好)以后,可能會迎來新的品牌發展階段。設想一下,比亞迪技術+奧迪設計>2個特斯拉?
第三,汽車K線認為,艾格希望加盟比亞迪,從側面表現出,比亞迪近幾年發展勢頭,尤其在核心技術方面的進步。甚至連戴姆勒奔馳也到中國與其合作,這也是中國企業非常少有的,通過向跨國汽車巨頭輸出核心技術獲利,可見一斑。 不論最終艾格是否入伙,都已顯示出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民族品牌,在世界的影響力逐步增強,對世界級汽車人才的吸引力在提升,未來可能令更多的人了解和加入比亞迪,起到示范效應。 作為設計研發創新的關鍵環節,這次事件與之前的彼得·霍布里、張帆等人加盟中國車企一道,也將影響世界汽車人才向中國流動。 從產品品質,到核心技術,再到外形設計,像比亞迪這樣的中國品牌破繭成蝶的過程,讓人期待。 |
上一篇:既8秒破百又能超低油耗,上汽以小博大玩“芯”跳
下一篇:在SUV大潮下,華晨為何另辟蹊徑發展專用車? |
目前比亞迪團購報名總人數:412人,抱團購車go go go>> |
![]() |
百度中 奧迪設計總監加盟,比亞迪破繭成蝶?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奧迪設計總監加盟,比亞迪破繭成蝶?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