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wyp9z"><tbody id="wyp9z"></tbody></noscript>
      <em id="wyp9z"><noframes id="wyp9z">
       
      注冊登錄
      手機版
       
       
       
       
       
       
       
       
      維權投訴
      商家俱樂部

      無錫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自駕游



      省份:江蘇旅游景點
      城市:無錫旅游景點



         

            位于太湖之濱,惠山之麓的無錫,是一座歷史悠久、物產豐饒、人文薈萃的江南名城。

        坐落于無錫城西,被乾隆皇帝譽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古稱歷山、華山、西神山,其山形猶如九龍騰躍,故又名九龍山。錫山區包含了錫惠景區的精華部分,錫惠名勝薈萃是惠山的余脈,無錫地名的來歷與錫山有著特殊的淵源。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錫山就有先民在此居住生活,閃耀著馬家浜文化的光芒。秦始皇曾在此屯兵駐戍,留有秦皇塢等遺跡。后漢有樵客在錫山得碣石,其銘曰: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為無錫地名來歷平添神奇色彩。

        無錫錫惠園林文物名勝了無錫地區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和品類齊全、頗具山麓園囿特色的風景資源,時跨數千年,一直享有無錫露天歷史博物館的美譽;以天下第二泉、寄暢園等名泉名園為代表的大批名勝著稱于海內外。
       
        無錫地曠山稀,無高山大川,可是錫山、惠山卻有奇質,林木蔥郁,泉涌瀑布,人文薈萃。南北朝時,惠山就建有歷山草堂,是為江南名剎惠山寺前身。古時慧、惠詞義相通,有智慧即有福德,故錫惠山麓又以惠泉福地名播天下。唐朝著名詩人李紳年輕時在惠山寺讀書,作有《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他還把惠山親昵地稱為家山。自唐代以來就盛名天下的第二泉,現代隨著《二泉映月》名曲的傳播而家喻戶曉。唐宋石經幢、聽松石床及陸羽、李陽冰、秦觀、蘇東坡、黃庭堅、文徵明等無數文人墨客題詠吟唱惠山、二泉,給錫惠名勝區留下了絢麗燦爛的篇章。宋朝金蓮橋造型勻稱,雕刻精美,文化、文物價值都屬上乘。屹立于錫山之麓的龍光塔四百多年來一直是無錫城市的標志性景點建筑。建于明代的寄暢園以高超的造園藝術而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典范,蒼翠寥廓,古樸清曠,不但文人雅士喜歡,還成為康熙、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巡游至無錫而必到的鐘愛之地。乾隆似乎特別喜歡寄暢園,下令畫師照本描繪,回京后在清漪園(今頤和園)仿造了一園取名惠山園,即今諧趣園,開中國園林成功克隆的先例。

         錫惠名勝區有國家、省、市文物保護單位18處,占整個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的23%。唐宋元明清,從古說到今。區內有明代二泉書院、碧山吟社、點易臺;有華孝子祠、錢王祠、顧憲成祠、李綱祠、張中丞廟;有惠山寺、龍光寺、忍草庵等佛教遺跡;還有玉皇殿;頭茅峰等道教仙蹤,是中國傳統儒、釋、道三種文化的聚集地和沉淀區。詩書禮樂,晨鐘暮鼓。泉流淙淙,松濤陣陣。古柯喬木遍布區內,鳥蟲魚獸,出沒林泉。名山、名泉、古園、古寺匯集,實為文化昌明、風景優美的首善之地。大哉王言,山為第一泉第二;巍然廟貌,祠為教孝寺教忠。惠山寺門口的對聯確切地反映了錫惠名勝區的教諭作用。

          惠山寺始建于南北朝,前身為南朝劉宋司徒右長史湛挺的“歷山草堂”。劉宋景平年,草堂改作僧舍,稱“華山精舍“。梁大同三年,華山精舍改為慧山寺。康熙帝南巡時至惠山寺,于漪瀾堂品泉。乾隆帝南巡時休憩于秦園(即寄暢園)和竹爐山房,書寫了不少詩詞和匾額,并特為“惠山寺“題額。同治二年,李鴻章軍和太平軍激戰于惠山,惠山寺被毀,僅存寺門匾額,寺也被改為昭忠祠。
       二泉是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內最為著名的景點之一,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開鑿于唐大歷年間(公元766年),原名惠泉。該泉經萬千松根蓄存和砂巖滌濾,水質清純甘冽,被唐代“茶圣”陸羽評為“天下第二”。宋徽宗欽令建亭護泉,御題“源頭活水”,且譽為貢品,“月進百壇“。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慕名多次來品泉,有“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的詩句。更有一曲吟詠該泉景色的《二泉映月》名播天下,抒發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

      寄暢園
          寄暢園是我國著名的古典園林,已有近五百年的歷史了。它我國明清兩代造園藝術所達到的高超水平,不僅有著一般的游賞價值,更具有寶貴的藝術和文物價值,因此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園本來是秦氏家園,最早的園主秦金,號鳳山,是宋代著名文學家秦觀(少游)的后裔,在明代嘉靖年間,他曾先后任禮部、戶部、工部、兵部等四部尚書,當時在無錫城內已有顯赫的尚書第,建造此園的目的是作為他70歲后告老還鄉的山墅別居。初創時園景簡樸而有野趣。到了明代萬歷年間,此園已茺蕪不堪。他的后代間任右副都御史兼巡撫湖廣的秦耀在萬歷二十年被革職回鄉后,政治上的失意,驅使他寄情于山水之間,決心用全部精力著手改建家園,先后花了7年時間,進行構思、布置,重新設計改造,得20景,到萬歷二十七年,舊園換了新貌。因為秦耀十分欣賞王羲之寫的“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清冷澗下瀨,歷落松竹林。”這首《答許椽》詩。很明顯,他要以澗瀨之清白,松竹之高潔自況,不以處平易冷落而懼悔,故把此園改名為“寄暢園”。     
           廊橋秋韻    到了清代順治十四年(1657),秦氏后裔秦德藻專門請了造園名家張南垣設計改造,張是清代最有成就的造園疊石藝術家,他的事跡被列入《清史稿》,請這位在造園方面名垂青史的人物插手設計,并由他的高徒侄子張鉽負責施工,在園內精心疊石,延山引水,點綴園景,并讓名泉之水彎彎曲曲流入園中。通過這次存精刪蕪,仔細改造,寄暢園更美,名聲也更大,四面八方的詩人墨客、社會名流到無錫,必一游為快,甚至在園中徘徊題詠,留連忘返。
          康熙、乾隆兩朝帝王對寄暢園更是十分垂青,在一百年間,他們祖孫倆分別六下江南,每次必到此園游覽。康熙帝特地為寄暢園題寫了“山色溪光”、“松風水月”。乾隆帝為寄暢園專門寫了20來首贊美的詩篇和匾聯。他認為“江南諸名勝,唯惠山秦園最古”且“愛其幽致”,真是“清泉白石是仙境”。因此特地命如意館宮廷畫師把寄暢園秀麗景色描繪成圖,帶回京城,不惜耗費巨資下旨在北京萬壽山麓按照寄暢園圖專門造了一個園林,取名“惠山園”,就是目前在頤和園中的“諧趣園”。至今“寄暢”、“諧趣”兩座名園,一南一北互相輝映。小小的寄暢園受到這兩位帝王的如此厚愛,這在我國園林史上是少有的。
           花街鋪地    寄暢園造園藝術的主要特色是: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山水之勝,在園內采用借景、綴山、引泉、理水,使只有15畝的園地,經過精心布局,收納了錫山、惠山秀麗景色,使滿園青山綠水,朱欄曲檻,清泉幽谷,野趣橫生,因而具有古樸、幽靜、清曠、疏朗的獨特風格。數百年前一代名家張南垣精湛的造園藝術以完整的實物保存在江南,現在只有寄暢園了。
          寄暢園位置在錫惠公園北部,有兩座大門,一座是從古華山門入內過香花橋,在右側有一座不顯眼的向南大門,上縣有園額。還有一座在惠山鎮的橫街上,是原有的大門,用精致的磚刻裝飾,古樸清雅。目前寄暢園仍完整地保持古園風貌,內有不少古建筑以及九獅臺、美人石、錦匯漪、郁盤廊、知魚檻、七星橋 、八音澗等優美景點。

      惠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作為惠山余脈的錫山,高僅海拔47.3米,周圍約1.5公里,卻似乎更富有神秘色彩。元朝王仁輔編纂的《無錫縣志》,是無錫迄今存世最早的一部地方史志,曾收入乾隆欽定的《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該縣志援引唐朝陸羽《惠山寺記》云:“惠山東峰,當周秦間大產鉛錫,所以謂之錫山。至漢興,錫方殫,后漢有樵客于山下得銘云: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有錫沴,天下弊;無錫義,天下濟。”在秦以前,錫青銅堪稱制造兵器的戰略物資,而錫則是冶煉該合金的重要原料。錫山有錫,各方紛爭;錫山無錫,安享太平。故無錫之義,包含著祈求和平的良好愿望。該縣志還載:“又按無錫諸山皆高,惟錫山獨低。地理家言:凡山高者多,則低者為主,故世以錫山為主山,惠山雖高不得并稱也。俗云:客山高,利客不利主,理或然耳。”以上這些記載,在說明錫山是無錫主山的同時,折射出無錫人祈求祥和溫潤及文化上兼容開放的民風特征。該縣志還記載了錫山的眾多古跡,如:“雖大旱,飲千人不竭”,“圓廓若盆”的泉眼“仙人洗面石”;山前的“月子蕩”;山下的“錫山澗”;“山之陰”的“清微”精舍;山根“宋盧至柔隱山中學道時所鑿”的“圣水井”;山側的“秦王塢”等,至今它們的遺址或地望仍依稀可以辨識。

      陸子祠
          在二泉亭之上的石平臺上,以磴道相通,原址為東晉至南齊孝子華寶的居所,唐時稱“華陂”。陸羽《惠山寺記》載:“華陂者,齊孝子華寶所筑也。”陂,原意為水邊的駁岸,這里引伸為山坡建筑的護坡石駁岸。北宋時,華寶后裔徙居河南開封,南宋初又遷回無錫,居梅里鄉隆亭(今東亭鎮)。可能由于上述原因,宋代在該遺址建陸子祠。楊萬里《題陸子桌上祠堂》詩云:“先生吃茶不吃肉,先生飲泉不飲酒。”祠堂由惠山寺僧管理,內有陸羽畫像,故楊詩又云:“一瓣佛香炷遺像,幾多衲子拜茶仙。”元代,陸祠改為“三賢祠”。《無錫縣志》載:“三賢祠,在惠山寺內泉亭上。三賢為晉長史湛茂之、唐相李紳、桑苧翁陸羽也。”該縣志所錄元進士、永嘉人高明《華孝子故址記》又述:“惠山寺之東偏,當泉水之上,有三賢祠,按志書,今祠址,華孝子所居宅也。初,祠久廢,吳人王彬,始復創建,既成,則以三賢事刻諸石,且曰:初址實孝子故居。”明正德八年(1513年),邵寶在祠中增祀焦千之、錢頡、秦觀、尤袤、張翼等,改稱“十賢祠”。到了清康熙年間,祀主最多,包括湛挺、李紳、陸羽、焦千之、秦觀、倪瓚、張翼、王紱、秦旭、邵寶等,稱“尊賢祠”。嗣后,知縣吳興祚將祠遷走。于此建云起樓。乾隆年間改作皇亭,供奉康熙、乾隆所賜的御書。咸豐十年,毀于兵火。1929年,于此廢址建三開間、歇山頂、前有廊軒的景徽堂。堂額原為集清書法名家何紹基手跡制作,現匾為葛介屏重書。1993年,景徽堂改稱陸子祠。室內布置巨幅漆屏,主體為《陸子品泉圖》,再現了這位“茶圣(神)”當年風采,為后人憑吊這位杰出的學者,提供了可觸摸的歷史形象:陸子祠現辟為茶座。
          陸子祠旁,建有寬闊平整的磴道。游人拾級而上,經古跡棋盤石和重建于1983年的半山亭閣(1991年于此辟茶寮),可至惠山頭茅峰的老君廟。廟旁,惠山山脊上的古山道,蜿蜒于松林間,使人聯想起蘇軾“石路縈回九龍脊”、“半嶺松風萬壑傳”的美妙詩句。

      八音澗
          總長36米,深1.9米至2.6米,寬從0.6米至4.5米作大幅度收放的八音澗,除了山間谷道所擅的陰陽開合、極盡變化的妙致以外,又將引泉、聽泉、掇石、藏景等讀者多造園手法,了無痕跡地融合在一起,顯得從容不迫,揮灑自如。二泉的伏流,從園西墻根引入澗端后,便化為上下三疊,于是無聲的泉水就開始變為有聲的澗流,創造出“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的境界。八音澗的澗名石為清末舉人許國鳳書題,其命名是說它好似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種材料制成的樂器,合奏出“高山流水”的天然樂章。八音澗的掇石藝術,堪稱中國古典園林中黃石假山的翹楚。其堆疊技法,是根據黃石山崖之橫向折褶和豎向節理所構成的天然巖相,取其紋理剛健、體量渾厚、輪廓分明、線答卷遒勁的特點,摹擬中國山水畫之“大斧劈皴”筆法,選用大塊黃石,把澗壁硬是化作了石脈分明、坡腳停勻、進退自如、曲折有致、懸挑橫臥、參差高低、主從相依、顧盼生情的天然圖畫。這種師法自然、饒有畫理的高超手段,使這里具備了層疊的岡巒、嶙峋的山谷、幽深的巖壑、清淺的澗流,可說是外呈渾厚蒼勁之勢,內蘊深邃幽奇之奧,人行其間,盡得江南山水的神韻意趣。正是這種幽曲的景觀,又規范了游人的視線和對景物的感知,待走到稍為空曠處,便透過樹梢罅間的斑駁光線,使人聯想起“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詩意。在假山之巔,有重建于1981年的點景建筑“梅亭”,居高臨下,俯仰有情。往前行,更奇的是在“山窮水盡疑無路”處,忽折而別開一徑,更窄、更曲、更幽,等走出洞窟似的澗口,豁然開朗,嘉樹堂前、錦匯漪畔,“柳暗花明又一村”;遠眺更有“閑閑塔影見高標”的錫山龍光塔映入眼簾,使景觀備覺寬展——這又是小中見大之“先抑后揚”造園手法的巧妙運用。行家謂之“藏景”,所謂“景愈藏,境界愈大”。而且這藏景又與借景相結合,故能造就出意外的藝術效果。八音澗出口處,還是寄暢園山水景觀的轉換樞紐,由此折而右拐,別開生面,游興跌宕,步入鶴步灘。

      二泉亭
          二泉水系包括上、中、下三池,上、中池在泉亭內。上池圓形,深1.94米,上有八角形石欄,其邊長各0.80米;中池毗鄰上池,兩者相距僅0.65米,方形,深約1米,其上的方形石欄每邊長1.40米。兩池呈天圓地方之像,又在池的上方鑿水口相通。由于宋高宗趙構在紹興辛巳年(1161年),曾在此酌泉,“故其后設欄衛護”,但現在所存青石圍欄,均系明代遺物。
          保護上、中池的泉亭,始建年代不詳。據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孫覿《惠山陸子泉亭記》載:“泉舊有亭覆上,歲久腐敗,又斥其羸,徹而大之,廣深袤丈,廓焉四達,遂與泉稱。”主持重建工作的,是惠山寺僧法嗥。又傳因趙構曾駐蹕酌泉,重建的泉亭在亭頂裝飾雙龍戲珠,題額“源頭活水”。趙構這次“酌泉”還留有一段掌故:由于放在泉井上的“汲桶有吳安二字,蓋閽吏姓名,而侍衛見之皆喜,謂吳地可安也”。到了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明節,江南才子文徵明與友人蔡羽、湯珍、王守、王寵、潘和甫及弟子朱郎,茶會于二泉,文徵明為此作《惠山茶會圖》,圖中繪有二泉亭。該圖今存北京故宮博物院,1997年被印成茶文化郵票,公開發行。該亭現建筑為清末重建,亭壁嵌元代書畫名家趙孟顆“天下第二泉”石匾。該匾原為木制,于明代流失,清代在鎮江丹徒縣某氏家中發現,嘉慶八年(1803年),摹刻于石,重置于泉亭。20世紀90年代初,二泉亭作為中華名亭之一,被仿造于北京陶然亭公園,成為繼乾隆于北京仿建寄暢園、竹爐山房、黃埠墩之后,又一個進京的無錫惠山人文景觀。
       
      二泉書院
        “若要石門開,要等邵寶來。”這是我們無錫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諺語。是啊,二泉先生邵寶可真有福氣,想不到他的書院在塵封了四百余年之后日前又重新修復開放了。只不過現在的書院已經聽不到那朗朗的讀書聲了,只有那棵聳立在庭院中的老銀杏和那些重見天日的珍貴碑刻似乎還在向人們訴說著昨天的故事。
      被列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的二泉書院建于1516年,從現在惠山上殘存的海天石屋及聽松坊書院遺址看,當時的范圍很大。據史載,時有海天亭、超然堂、點易臺等十五景。邵寶在此講學11年,教導學生“道德至上,功名次之。”邵寶病逝后改為祭祀他的祠堂,歷史上屢毀屢建,最后一次修復在清朝道光年間,但面目全非。
      在這春光明媚,白玉蘭盛開的時候,當你走進這座古樸的書院時,你會聞到縷縷的清香,難說是花香還是書香。走進門廳,穿過君子堂,遠遠地看到那立于高堂之中的邵寶像,不由讓你肅然起敬。那些老屋使你想起過去,懷念童年。時光在屋檐中流過,春燕在梁架間呢喃。那些散落于廳堂、墻隅、亭廊之中的碑刻,真草隸篆,鐵鉤銀劃,記述著先賢的事跡,書院的興衰,惠山的風光,刻畫著先賢的遺容以及那些難懂的八卦圖,從中我們可以領略先賢的風采,體會到文化的力量,甚至能聽到古人的腳步聲……說不完的歷史道不盡的風韻。冥冥之中,那潺潺的流泉在澗中傾瀉,化作金石之聲,游人到此訪古探幽,回味無窮,正如邵寶所題:“澗石不隨龍化去,云還與鶴歸來。”一切都籠罩在靄靄山色,蒙蒙煙雨之中……
         
      知魚檻
          知魚檻為方形亭式水榭,歇山頂,三面臨水。由于其臨水處的坐身欄板上置吳王靠,游人可以舒服地坐倚于此,欣賞錦匯漪中那快樂的游魚。這也點明了“知魚檻”名字的出典。在《莊子·秋水》篇中,記載了戰國時莊子和惠子在濠水邊一段有趣的哲學對話——莊子說:“水中那從容游著的魚,是魚的快樂。”惠子反問:“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反駁道:“你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今天,這對話的原文已制成清水楠木屏,懸掛在知魚檻的粉壁上。
          知魚檻還是游人透過錦匯漪水面,欣賞案墩假山與惠山“以形寫形,以色貌色”,因此獨擅“借景”的理想視角。借景是中國造園藝術獨特的手法之一。園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情”,歷來為造園家所重視,所謂“借景有因,觸情俱是”。寄暢園的案墩假山是按園外惠的余脈來堆疊的它作為中間介質,即豐富了山的層次,又是將惠山聯系入園的過渡點。但假山最高處不過4.5米,置于300多米高的真山之前,不覺孤立矮小,為什么?這是因為從知魚檻眺望,正好使假山與真山自然錯落,渾然一體,達到了“山在園中、園在山中”的藝術效果。上面所說的是仰借、外借、遠借。還有近距離的互借,或稱“對景”,是指此處的建筑與“一丘藏曲折,緩步百躋攀”的假山相對而又互相更換的一種法則。這樣在游人眼里,建筑與假山之間包含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機結合,是一種活潑潑由此及彼地將游人融入山水,臻于呼吸相通的忘我境界。
       
      阿炳墓
         春申澗之南、惠山東麓,有中國杰出的民間音樂家華彥鈞(瞎子阿炳)墓。華彥鈞(1893—1950年),無錫東亭小四房人。8歲隨父華清和道長在城中洞道觀雷尊殿當小道士,故居今存。曾讀私塾,又研習道教音樂并有突破。少年時即能演奏各種樂器,尤擅二胡、琵琶。22歲父親去世后,他繼承父產為雷尊殿當家道士。因交友不慎,染上嫖娼、吸食鴉片惡習。1927年雙目失明后,淪為街頭藝人,命運坎坷、心靈扭曲,其所譜大量樂曲,創作在這一時期。1947年后,以修理胡琴為生。無錫解放后,境況有改善。1950年暑期,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楊蔭瀏等,為他鋼絲錄音了《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等3首二胡曲及另3首琵琶曲,是為得到搶救的“絕唱”。瞎子阿炳1950年12月病歿后,原葬無錫西郊璨山腳下“一和山房”道士墓地。1979年5月,由無
          阿炳銅像    錫市博物館尋原地拾骨,1953年遷葬現址;1986年,被列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現墓地面積742平方米,主體由墓墻和翼墻組成,狀如音樂臺;新墓碑由中國音樂研究所和無錫市文聯立、楊蔭瀏書;墓前立瞎子阿炳銅像,由錢紹武雕塑。墓東南,有一狀如道士斜臥的天然石,惟妙惟肖,發人遐想。  
         建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錫惠名勝區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先后開挖了映山湖,營造了茂密山林,興建了動物園、杜鵑園、兒童樂園、錫惠旅游索道、百鳥園、趣味園、牡丹園、音樂噴泉等景觀,整修了龍光塔,寄暢園等大批文物古跡,充實了文化內涵,形成了豐富的景點群。

       

             

         

            位于太湖之濱,惠山之麓的無錫,是一座歷史悠久、物產豐饒、人文薈萃的江南名城。

        坐落于無錫城西,被乾隆皇帝譽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古稱歷山、華山、西神山,其山形猶如九龍騰躍,故又名九龍山。錫山區包含了錫惠景區的精華部分,錫惠名勝薈萃是惠山的余脈,無錫地名的來歷與錫山有著特殊的淵源。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錫山就有先民在此居住生活,閃耀著馬家浜文化的光芒。秦始皇曾在此屯兵駐戍,留有秦皇塢等遺跡。后漢有樵客在錫山得碣石,其銘曰: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為無錫地名來歷平添神奇色彩。

        無錫錫惠園林文物名勝了無錫地區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和品類齊全、頗具山麓園囿特色的風景資源,時跨數千年,一直享有無錫露天歷史博物館的美譽;以天下第二泉、寄暢園等名泉名園為代表的大批名勝著稱于海內外。
       
        無錫地曠山稀,無高山大川,可是錫山、惠山卻有奇質,林木蔥郁,泉涌瀑布,人文薈萃。南北朝時,惠山就建有歷山草堂,是為江南名剎惠山寺前身。古時慧、惠詞義相通,有智慧即有福德,故錫惠山麓又以惠泉福地名播天下。唐朝著名詩人李紳年輕時在惠山寺讀書,作有《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他還把惠山親昵地稱為家山。自唐代以來就盛名天下的第二泉,現代隨著《二泉映月》名曲的傳播而家喻戶曉。唐宋石經幢、聽松石床及陸羽、李陽冰、秦觀、蘇東坡、黃庭堅、文徵明等無數文人墨客題詠吟唱惠山、二泉,給錫惠名勝區留下了絢麗燦爛的篇章。宋朝金蓮橋造型勻稱,雕刻精美,文化、文物價值都屬上乘。屹立于錫山之麓的龍光塔四百多年來一直是無錫城市的標志性景點建筑。建于明代的寄暢園以高超的造園藝術而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典范,蒼翠寥廓,古樸清曠,不但文人雅士喜歡,還成為康熙、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巡游至無錫而必到的鐘愛之地。乾隆似乎特別喜歡寄暢園,下令畫師照本描繪,回京后在清漪園(今頤和園)仿造了一園取名惠山園,即今諧趣園,開中國園林成功克隆的先例。

         錫惠名勝區有國家、省、市文物保護單位18處,占整個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的23%。唐宋元明清,從古說到今。區內有明代二泉書院、碧山吟社、點易臺;有華孝子祠、錢王祠、顧憲成祠、李綱祠、張中丞廟;有惠山寺、龍光寺、忍草庵等佛教遺跡;還有玉皇殿;頭茅峰等道教仙蹤,是中國傳統儒、釋、道三種文化的聚集地和沉淀區。詩書禮樂,晨鐘暮鼓。泉流淙淙,松濤陣陣。古柯喬木遍布區內,鳥蟲魚獸,出沒林泉。名山、名泉、古園、古寺匯集,實為文化昌明、風景優美的首善之地。大哉王言,山為第一泉第二;巍然廟貌,祠為教孝寺教忠。惠山寺門口的對聯確切地反映了錫惠名勝區的教諭作用。

          惠山寺始建于南北朝,前身為南朝劉宋司徒右長史湛挺的“歷山草堂”。劉宋景平年,草堂改作僧舍,稱“華山精舍“。梁大同三年,華山精舍改為慧山寺。康熙帝南巡時至惠山寺,于漪瀾堂品泉。乾隆帝南巡時休憩于秦園(即寄暢園)和竹爐山房,書寫了不少詩詞和匾額,并特為“惠山寺“題額。同治二年,李鴻章軍和太平軍激戰于惠山,惠山寺被毀,僅存寺門匾額,寺也被改為昭忠祠。
       二泉是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內最為著名的景點之一,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開鑿于唐大歷年間(公元766年),原名惠泉。該泉經萬千松根蓄存和砂巖滌濾,水質清純甘冽,被唐代“茶圣”陸羽評為“天下第二”。宋徽宗欽令建亭護泉,御題“源頭活水”,且譽為貢品,“月進百壇“。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慕名多次來品泉,有“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的詩句。更有一曲吟詠該泉景色的《二泉映月》名播天下,抒發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

      寄暢園
          寄暢園是我國著名的古典園林,已有近五百年的歷史了。它我國明清兩代造園藝術所達到的高超水平,不僅有著一般的游賞價值,更具有寶貴的藝術和文物價值,因此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園本來是秦氏家園,最早的園主秦金,號鳳山,是宋代著名文學家秦觀(少游)的后裔,在明代嘉靖年間,他曾先后任禮部、戶部、工部、兵部等四部尚書,當時在無錫城內已有顯赫的尚書第,建造此園的目的是作為他70歲后告老還鄉的山墅別居。初創時園景簡樸而有野趣。到了明代萬歷年間,此園已茺蕪不堪。他的后代間任右副都御史兼巡撫湖廣的秦耀在萬歷二十年被革職回鄉后,政治上的失意,驅使他寄情于山水之間,決心用全部精力著手改建家園,先后花了7年時間,進行構思、布置,重新設計改造,得20景,到萬歷二十七年,舊園換了新貌。因為秦耀十分欣賞王羲之寫的“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清冷澗下瀨,歷落松竹林。”這首《答許椽》詩。很明顯,他要以澗瀨之清白,松竹之高潔自況,不以處平易冷落而懼悔,故把此園改名為“寄暢園”。     
           廊橋秋韻    到了清代順治十四年(1657),秦氏后裔秦德藻專門請了造園名家張南垣設計改造,張是清代最有成就的造園疊石藝術家,他的事跡被列入《清史稿》,請這位在造園方面名垂青史的人物插手設計,并由他的高徒侄子張鉽負責施工,在園內精心疊石,延山引水,點綴園景,并讓名泉之水彎彎曲曲流入園中。通過這次存精刪蕪,仔細改造,寄暢園更美,名聲也更大,四面八方的詩人墨客、社會名流到無錫,必一游為快,甚至在園中徘徊題詠,留連忘返。
          康熙、乾隆兩朝帝王對寄暢園更是十分垂青,在一百年間,他們祖孫倆分別六下江南,每次必到此園游覽。康熙帝特地為寄暢園題寫了“山色溪光”、“松風水月”。乾隆帝為寄暢園專門寫了20來首贊美的詩篇和匾聯。他認為“江南諸名勝,唯惠山秦園最古”且“愛其幽致”,真是“清泉白石是仙境”。因此特地命如意館宮廷畫師把寄暢園秀麗景色描繪成圖,帶回京城,不惜耗費巨資下旨在北京萬壽山麓按照寄暢園圖專門造了一個園林,取名“惠山園”,就是目前在頤和園中的“諧趣園”。至今“寄暢”、“諧趣”兩座名園,一南一北互相輝映。小小的寄暢園受到這兩位帝王的如此厚愛,這在我國園林史上是少有的。
           花街鋪地    寄暢園造園藝術的主要特色是: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山水之勝,在園內采用借景、綴山、引泉、理水,使只有15畝的園地,經過精心布局,收納了錫山、惠山秀麗景色,使滿園青山綠水,朱欄曲檻,清泉幽谷,野趣橫生,因而具有古樸、幽靜、清曠、疏朗的獨特風格。數百年前一代名家張南垣精湛的造園藝術以完整的實物保存在江南,現在只有寄暢園了。
          寄暢園位置在錫惠公園北部,有兩座大門,一座是從古華山門入內過香花橋,在右側有一座不顯眼的向南大門,上縣有園額。還有一座在惠山鎮的橫街上,是原有的大門,用精致的磚刻裝飾,古樸清雅。目前寄暢園仍完整地保持古園風貌,內有不少古建筑以及九獅臺、美人石、錦匯漪、郁盤廊、知魚檻、七星橋 、八音澗等優美景點。

      惠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作為惠山余脈的錫山,高僅海拔47.3米,周圍約1.5公里,卻似乎更富有神秘色彩。元朝王仁輔編纂的《無錫縣志》,是無錫迄今存世最早的一部地方史志,曾收入乾隆欽定的《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該縣志援引唐朝陸羽《惠山寺記》云:“惠山東峰,當周秦間大產鉛錫,所以謂之錫山。至漢興,錫方殫,后漢有樵客于山下得銘云: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有錫沴,天下弊;無錫義,天下濟。”在秦以前,錫青銅堪稱制造兵器的戰略物資,而錫則是冶煉該合金的重要原料。錫山有錫,各方紛爭;錫山無錫,安享太平。故無錫之義,包含著祈求和平的良好愿望。該縣志還載:“又按無錫諸山皆高,惟錫山獨低。地理家言:凡山高者多,則低者為主,故世以錫山為主山,惠山雖高不得并稱也。俗云:客山高,利客不利主,理或然耳。”以上這些記載,在說明錫山是無錫主山的同時,折射出無錫人祈求祥和溫潤及文化上兼容開放的民風特征。該縣志還記載了錫山的眾多古跡,如:“雖大旱,飲千人不竭”,“圓廓若盆”的泉眼“仙人洗面石”;山前的“月子蕩”;山下的“錫山澗”;“山之陰”的“清微”精舍;山根“宋盧至柔隱山中學道時所鑿”的“圣水井”;山側的“秦王塢”等,至今它們的遺址或地望仍依稀可以辨識。

      陸子祠
          在二泉亭之上的石平臺上,以磴道相通,原址為東晉至南齊孝子華寶的居所,唐時稱“華陂”。陸羽《惠山寺記》載:“華陂者,齊孝子華寶所筑也。”陂,原意為水邊的駁岸,這里引伸為山坡建筑的護坡石駁岸。北宋時,華寶后裔徙居河南開封,南宋初又遷回無錫,居梅里鄉隆亭(今東亭鎮)。可能由于上述原因,宋代在該遺址建陸子祠。楊萬里《題陸子桌上祠堂》詩云:“先生吃茶不吃肉,先生飲泉不飲酒。”祠堂由惠山寺僧管理,內有陸羽畫像,故楊詩又云:“一瓣佛香炷遺像,幾多衲子拜茶仙。”元代,陸祠改為“三賢祠”。《無錫縣志》載:“三賢祠,在惠山寺內泉亭上。三賢為晉長史湛茂之、唐相李紳、桑苧翁陸羽也。”該縣志所錄元進士、永嘉人高明《華孝子故址記》又述:“惠山寺之東偏,當泉水之上,有三賢祠,按志書,今祠址,華孝子所居宅也。初,祠久廢,吳人王彬,始復創建,既成,則以三賢事刻諸石,且曰:初址實孝子故居。”明正德八年(1513年),邵寶在祠中增祀焦千之、錢頡、秦觀、尤袤、張翼等,改稱“十賢祠”。到了清康熙年間,祀主最多,包括湛挺、李紳、陸羽、焦千之、秦觀、倪瓚、張翼、王紱、秦旭、邵寶等,稱“尊賢祠”。嗣后,知縣吳興祚將祠遷走。于此建云起樓。乾隆年間改作皇亭,供奉康熙、乾隆所賜的御書。咸豐十年,毀于兵火。1929年,于此廢址建三開間、歇山頂、前有廊軒的景徽堂。堂額原為集清書法名家何紹基手跡制作,現匾為葛介屏重書。1993年,景徽堂改稱陸子祠。室內布置巨幅漆屏,主體為《陸子品泉圖》,再現了這位“茶圣(神)”當年風采,為后人憑吊這位杰出的學者,提供了可觸摸的歷史形象:陸子祠現辟為茶座。
          陸子祠旁,建有寬闊平整的磴道。游人拾級而上,經古跡棋盤石和重建于1983年的半山亭閣(1991年于此辟茶寮),可至惠山頭茅峰的老君廟。廟旁,惠山山脊上的古山道,蜿蜒于松林間,使人聯想起蘇軾“石路縈回九龍脊”、“半嶺松風萬壑傳”的美妙詩句。

      八音澗
          總長36米,深1.9米至2.6米,寬從0.6米至4.5米作大幅度收放的八音澗,除了山間谷道所擅的陰陽開合、極盡變化的妙致以外,又將引泉、聽泉、掇石、藏景等讀者多造園手法,了無痕跡地融合在一起,顯得從容不迫,揮灑自如。二泉的伏流,從園西墻根引入澗端后,便化為上下三疊,于是無聲的泉水就開始變為有聲的澗流,創造出“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的境界。八音澗的澗名石為清末舉人許國鳳書題,其命名是說它好似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種材料制成的樂器,合奏出“高山流水”的天然樂章。八音澗的掇石藝術,堪稱中國古典園林中黃石假山的翹楚。其堆疊技法,是根據黃石山崖之橫向折褶和豎向節理所構成的天然巖相,取其紋理剛健、體量渾厚、輪廓分明、線答卷遒勁的特點,摹擬中國山水畫之“大斧劈皴”筆法,選用大塊黃石,把澗壁硬是化作了石脈分明、坡腳停勻、進退自如、曲折有致、懸挑橫臥、參差高低、主從相依、顧盼生情的天然圖畫。這種師法自然、饒有畫理的高超手段,使這里具備了層疊的岡巒、嶙峋的山谷、幽深的巖壑、清淺的澗流,可說是外呈渾厚蒼勁之勢,內蘊深邃幽奇之奧,人行其間,盡得江南山水的神韻意趣。正是這種幽曲的景觀,又規范了游人的視線和對景物的感知,待走到稍為空曠處,便透過樹梢罅間的斑駁光線,使人聯想起“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詩意。在假山之巔,有重建于1981年的點景建筑“梅亭”,居高臨下,俯仰有情。往前行,更奇的是在“山窮水盡疑無路”處,忽折而別開一徑,更窄、更曲、更幽,等走出洞窟似的澗口,豁然開朗,嘉樹堂前、錦匯漪畔,“柳暗花明又一村”;遠眺更有“閑閑塔影見高標”的錫山龍光塔映入眼簾,使景觀備覺寬展——這又是小中見大之“先抑后揚”造園手法的巧妙運用。行家謂之“藏景”,所謂“景愈藏,境界愈大”。而且這藏景又與借景相結合,故能造就出意外的藝術效果。八音澗出口處,還是寄暢園山水景觀的轉換樞紐,由此折而右拐,別開生面,游興跌宕,步入鶴步灘。

      二泉亭
          二泉水系包括上、中、下三池,上、中池在泉亭內。上池圓形,深1.94米,上有八角形石欄,其邊長各0.80米;中池毗鄰上池,兩者相距僅0.65米,方形,深約1米,其上的方形石欄每邊長1.40米。兩池呈天圓地方之像,又在池的上方鑿水口相通。由于宋高宗趙構在紹興辛巳年(1161年),曾在此酌泉,“故其后設欄衛護”,但現在所存青石圍欄,均系明代遺物。
          保護上、中池的泉亭,始建年代不詳。據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孫覿《惠山陸子泉亭記》載:“泉舊有亭覆上,歲久腐敗,又斥其羸,徹而大之,廣深袤丈,廓焉四達,遂與泉稱。”主持重建工作的,是惠山寺僧法嗥。又傳因趙構曾駐蹕酌泉,重建的泉亭在亭頂裝飾雙龍戲珠,題額“源頭活水”。趙構這次“酌泉”還留有一段掌故:由于放在泉井上的“汲桶有吳安二字,蓋閽吏姓名,而侍衛見之皆喜,謂吳地可安也”。到了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明節,江南才子文徵明與友人蔡羽、湯珍、王守、王寵、潘和甫及弟子朱郎,茶會于二泉,文徵明為此作《惠山茶會圖》,圖中繪有二泉亭。該圖今存北京故宮博物院,1997年被印成茶文化郵票,公開發行。該亭現建筑為清末重建,亭壁嵌元代書畫名家趙孟顆“天下第二泉”石匾。該匾原為木制,于明代流失,清代在鎮江丹徒縣某氏家中發現,嘉慶八年(1803年),摹刻于石,重置于泉亭。20世紀90年代初,二泉亭作為中華名亭之一,被仿造于北京陶然亭公園,成為繼乾隆于北京仿建寄暢園、竹爐山房、黃埠墩之后,又一個進京的無錫惠山人文景觀。
       
      二泉書院
        “若要石門開,要等邵寶來。”這是我們無錫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諺語。是啊,二泉先生邵寶可真有福氣,想不到他的書院在塵封了四百余年之后日前又重新修復開放了。只不過現在的書院已經聽不到那朗朗的讀書聲了,只有那棵聳立在庭院中的老銀杏和那些重見天日的珍貴碑刻似乎還在向人們訴說著昨天的故事。
      被列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的二泉書院建于1516年,從現在惠山上殘存的海天石屋及聽松坊書院遺址看,當時的范圍很大。據史載,時有海天亭、超然堂、點易臺等十五景。邵寶在此講學11年,教導學生“道德至上,功名次之。”邵寶病逝后改為祭祀他的祠堂,歷史上屢毀屢建,最后一次修復在清朝道光年間,但面目全非。
      在這春光明媚,白玉蘭盛開的時候,當你走進這座古樸的書院時,你會聞到縷縷的清香,難說是花香還是書香。走進門廳,穿過君子堂,遠遠地看到那立于高堂之中的邵寶像,不由讓你肅然起敬。那些老屋使你想起過去,懷念童年。時光在屋檐中流過,春燕在梁架間呢喃。那些散落于廳堂、墻隅、亭廊之中的碑刻,真草隸篆,鐵鉤銀劃,記述著先賢的事跡,書院的興衰,惠山的風光,刻畫著先賢的遺容以及那些難懂的八卦圖,從中我們可以領略先賢的風采,體會到文化的力量,甚至能聽到古人的腳步聲……說不完的歷史道不盡的風韻。冥冥之中,那潺潺的流泉在澗中傾瀉,化作金石之聲,游人到此訪古探幽,回味無窮,正如邵寶所題:“澗石不隨龍化去,云還與鶴歸來。”一切都籠罩在靄靄山色,蒙蒙煙雨之中……
         
      知魚檻
          知魚檻為方形亭式水榭,歇山頂,三面臨水。由于其臨水處的坐身欄板上置吳王靠,游人可以舒服地坐倚于此,欣賞錦匯漪中那快樂的游魚。這也點明了“知魚檻”名字的出典。在《莊子·秋水》篇中,記載了戰國時莊子和惠子在濠水邊一段有趣的哲學對話——莊子說:“水中那從容游著的魚,是魚的快樂。”惠子反問:“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反駁道:“你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今天,這對話的原文已制成清水楠木屏,懸掛在知魚檻的粉壁上。
          知魚檻還是游人透過錦匯漪水面,欣賞案墩假山與惠山“以形寫形,以色貌色”,因此獨擅“借景”的理想視角。借景是中國造園藝術獨特的手法之一。園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情”,歷來為造園家所重視,所謂“借景有因,觸情俱是”。寄暢園的案墩假山是按園外惠的余脈來堆疊的它作為中間介質,即豐富了山的層次,又是將惠山聯系入園的過渡點。但假山最高處不過4.5米,置于300多米高的真山之前,不覺孤立矮小,為什么?這是因為從知魚檻眺望,正好使假山與真山自然錯落,渾然一體,達到了“山在園中、園在山中”的藝術效果。上面所說的是仰借、外借、遠借。還有近距離的互借,或稱“對景”,是指此處的建筑與“一丘藏曲折,緩步百躋攀”的假山相對而又互相更換的一種法則。這樣在游人眼里,建筑與假山之間包含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機結合,是一種活潑潑由此及彼地將游人融入山水,臻于呼吸相通的忘我境界。
       
      阿炳墓
         春申澗之南、惠山東麓,有中國杰出的民間音樂家華彥鈞(瞎子阿炳)墓。華彥鈞(1893—1950年),無錫東亭小四房人。8歲隨父華清和道長在城中洞道觀雷尊殿當小道士,故居今存。曾讀私塾,又研習道教音樂并有突破。少年時即能演奏各種樂器,尤擅二胡、琵琶。22歲父親去世后,他繼承父產為雷尊殿當家道士。因交友不慎,染上嫖娼、吸食鴉片惡習。1927年雙目失明后,淪為街頭藝人,命運坎坷、心靈扭曲,其所譜大量樂曲,創作在這一時期。1947年后,以修理胡琴為生。無錫解放后,境況有改善。1950年暑期,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楊蔭瀏等,為他鋼絲錄音了《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等3首二胡曲及另3首琵琶曲,是為得到搶救的“絕唱”。瞎子阿炳1950年12月病歿后,原葬無錫西郊璨山腳下“一和山房”道士墓地。1979年5月,由無
          阿炳銅像    錫市博物館尋原地拾骨,1953年遷葬現址;1986年,被列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現墓地面積742平方米,主體由墓墻和翼墻組成,狀如音樂臺;新墓碑由中國音樂研究所和無錫市文聯立、楊蔭瀏書;墓前立瞎子阿炳銅像,由錢紹武雕塑。墓東南,有一狀如道士斜臥的天然石,惟妙惟肖,發人遐想。  
         建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錫惠名勝區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先后開挖了映山湖,營造了茂密山林,興建了動物園、杜鵑園、兒童樂園、錫惠旅游索道、百鳥園、趣味園、牡丹園、音樂噴泉等景觀,整修了龍光塔,寄暢園等大批文物古跡,充實了文化內涵,形成了豐富的景點群。

       

             



      上一無錫景點:無錫中央電視臺影視基地
      下一無錫景點:江陰興國園

      想便宜點買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百度中 無錫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 相關內容
      Google搜索中 無錫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 相關內容
      Sogou搜索中 無錫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 相關內容
      B 北京奔馳 北京三菱 北京現代
      C 長安福特 長安鈴木 長安馬自達
      D 東風本田 東風標致 東風雪鐵龍
      東風日產 東南三菱 東風悅達起亞
      G 廣汽豐田 廣州本田  
      H 華晨寶馬    
      S 上海大眾 上海通用別克 上海大眾斯柯達
      上汽榮威 上海通用雪佛蘭 上海通用五菱雪佛蘭
      Y 一汽奧迪 一汽大眾 一汽馬自達
      一汽豐田    
      Z 鄭州日產    
      B 比亞迪    
      C 長安 長城汽車 川汽野馬
      D 帝豪 東風汗馬 東風風神
      G 廣汽    
      H 紅旗 華晨中華 海馬汽車
      J 吉利 江淮汽車 江鈴陸風
      Q 奇瑞 全球鷹 青年蓮花
      N 南京名爵    
      Y 一汽奔騰 英倫  
      Z 眾泰    
      A 奧迪 阿斯頓馬丁  
      B 寶馬 保時捷 奔馳
      本田 標致 賓利
      D 大眾 道奇  
      F 法拉利 豐田 福特
      H 悍馬    
      L 蓮花 林肯 鈴木
      路虎    
      M MINI 馬自達 邁巴赫
      O 歐寶 謳歌  
      Q 起亞    
      R 日產    
      S 薩博 三菱 雙龍
      斯巴魯    
      W 沃爾沃    
      X 現代 雪佛蘭 雪鐵龍
      Y 英菲尼迪    



      ·
      城市漂流去 南京文華英菲尼迪暑“駕”關
      ·
      時尚姑蘇行 威馳旅“城“激活車友生活夢
      ·
      商業導向過重 車友會多為空客或名存實亡
      ·
      節假日免收小客車通行費利好自駕游市場
      ·
      南京匯達攜32輛星騁車主天目湖自駕游
      ·
      Club 3南京站——“行無疆,擎有徑”BM
      ·
      “我行 我路”斯巴魯方特嘉年華
      ·
      購新途銳 有機會參加“黃山集結之旅”
      ·
      南京黃埔雙龍車主西部自駕游隨拍

      ·
      黿頭渚
      ·
      西施洞
      ·
      東坡書院
      ·
      周王廟
      ·
      江陰市徐霞客墓
      ·
      月亮灣度假中心
      ·
      蠡園風景區
      ·
      東林書院
      ·
      南禪寺文化商城
      ·
      華西村


       
      車型導航
      熱點車型
      6萬以下
      6-10萬
      10-15萬
      15-25萬
      25萬以上
      SUV/MPV
      新車 新聞 4S店
      大眾朗逸
      科魯茲
      大眾速騰
      別克英朗GT
      大眾寶來
      日產軒逸
      大眾高爾夫6
      豐田卡羅拉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大眾CC
      別克君威
      大眾邁騰
      日產天籟
      大眾途觀
      本田CR-V
      豐田RAV4
      現代ix35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江蘇汽車網 jsChe.net
      新車 新聞 4S店


      加入微信號
      團購/促銷/活動

      買車計算 | 保險計算 | 車貸計算 | 交通違章 | 網上曬價 | 駕駛學校 | 交通標志 | 公交路線 | 駕車地圖 | 列車時刻表
      誠聘英才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加入收藏 | 手機版
      聯系地址:南京市光華路166號德蘭大廈西五樓 1886汽車產業園網絡部 郵編:210007 電話: 13305198474
      Copyright 2014 江蘇汽車網www.5ibao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南京佐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蘇ICP備08109838號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97r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 久久大香萑太香蕉av| 无遮挡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久久|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久久|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 无码八A片人妻少妇久久|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2021国内久久精品|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A级毛片久久久精品毛片|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 影音先锋女人AV鲁色资源网久久|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日本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伊人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半推半就| 久久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无码伊人66久久大杳蕉网站谷歌| 日韩十八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综合免费精品久久久|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7| 久久久av波多野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思思|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