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wyp9z"><tbody id="wyp9z"></tbody></noscript>
      <em id="wyp9z"><noframes id="wyp9z">
       
      注冊登錄
      手機版
       
       
       
       
       
       
       
       
      維權投訴
      商家俱樂部

      梅園自駕游



      省份:江蘇旅游景點
      城市:無錫旅游景點



               梅園,距市區(qū)7公里,位于無錫市西郊東山、滸山和橫山。現(xiàn)有面積812畝,其中梅林占56畝。梅樹5000多株,梅樁2000多盆。它前臨太湖,北倚龍山,以梅飾山,山翠梅艷,亭臺樓閣點綴其間,四時風光旖旎。
            梅園始建于1912年,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民族工商業(yè)家榮宗敬、榮德生所建。在錦繡的太湖之濱,點綴上大片梅花,實是“錦上添花”,贏得了江南賞梅勝地的美名。1955年,榮德生之子榮毅仁將園獻給政府。1960年園林部門擴建東部新區(qū),1988年又擴建至橫山。使梅園成為融名卉、綠化、建筑、文化為一體的游覽勝地。
            梅園刻石 進入梅園,有紫藤棚引路,在老藤古柏的掩映下,一塊紫紅色的巨石屹立正中,高約2米,上鐫“梅園”兩字,清秀韻致,由榮德生親筆所書。
            園門東側有“洗心泉”,浚于1917年,泉側石上,原有樂農居士(榮德生號)“物洗則潔,心洗則清,吾浚此泉,即以是名”的題跋。今題跋已失。壁間嵌有榮毅仁的《洗心泉記》。 
            米襄陽拜石和天心臺 天心臺前,一字排開三塊玲瓏多姿的太湖石峰,狀如“福祿壽”三星,確是江南奇石。特別是“福祿壽”對面的“米襄陽拜石”,高約3米,上有81孔,大可容拳,小僅納指,“瘦、漏、皺、透”,蒼老古奇,它原是金壇清代大學士于敏中園中的故物,湖石伴植紅梅,背襯翹角飛亭,遠處塔影,形成層次豐富的景色。
            天心臺,名出于“梅花點點皆天心”之句,建于1915年,臺用黃石桑成,高2.5米,上建六角亭。臺下,三面小溪縈繞,上跨“野橋”。影射古詩“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的意境。這里梅林最盛,品種尤繁。有潔白素凈的玉蝶梅,有花如碧玉、翡翠相托的綠萼梅,有紅顏淡妝的宮粉梅,有胭脂滴滴的朱砂梅,還有濃妝艷抹的墨梅等。老干古梅,綻開朵朵繁花,使游人流連忘返。
            清芬軒和揖蠡亭 在梅園梅林中心區(qū),兩側分別建有對襯的清芬軒和揖蠡亭。東軒清芬,建于1916年。小屋三間,四面開窗,兩旁月洞分立。前有古槐盤曲,后臨朱欄小橋。橋欄處,春賞萬點梅,夏看一池蓮。有一聯(lián)云: 
                  流水當琴,此地時得小佳趣;
                   圍棋清夏,靜里微聞自來香。

            揖蠡旁為西軒,建于1916年,亭八角,半靠圍墻,朱柱青瓦,透過梅林隙,可見太湖和蠡湖一角。這是榮德生追念范蠡泛舟去齊,以示崇敬之意。
            香海和榮德生銅像 香海是梅園賞梅的著名一景,建于1914年。拱圈形門窗房屋三間,四周環(huán)廊,面對梅林。早春,花開似雪,冷香撲鼻。當年,榮德生輾轉獲得康有為書寫的“香雪海”一額。懸匾于軒前。1919年8月,康有為來游,知是他人冒名,即揮毫重書“香海”。并附詩:“名園自合稱香海,偽字如何冒老夫;為謝主人濡大筆,且留佳語證真吾”。真跡現(xiàn)存南京博物館。現(xiàn)“香海”一額,是康有為女弟子蕭嫻再書。香海屋后,懸有金峙程所書的“一生低首拜梅花”匾。右旁有劉海粟的《梅花》刻石。香海屋現(xiàn)有研泉。當初榮德生在此浚泉,掘得古雅端觀一方,長7寸、寬4寸,背刊“文光射斗”,因名“研泉”。華藝珊篆名于石壁。
            香海前,立有榮德生銅像,面南而立,臉微側,托腮凝神,遙望湖山。銅像由佛山球墨鑄鐵研究所潘鶴設計,澳門商會會長馬萬祺贈送。
            誦豳堂 誦豳堂建成于1916年。它與香海南北呼應,面闊九間,中間三間為正廳。因用楠木為梁,稱楠木廳。中堂高懸“誦豳堂”匾,吳作人手筆。額下懸掛梅園全景圖,1979年周懷民冒暑之作。中堂兩側,懸有時乃風書《詩經(jīng)·豳風·七月》八章。堂左右兩側,懸有楹聯(lián),有秦歧農錄祝京兆句:“四面有山皆入畫;一年無日不看花。”有錢以振贈、唐肯書的楹聯(lián):
            使有粟帛盈天下;
            常與湖山作主人。
            堂內還有錢塘沈兆霖書寫的楹聯(lián):
            發(fā)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堂前檐有廣西岑春煊的“湖山第一”匾。
            誦豳堂西山坡為留月村。有四周出檐為廊的碑亭和牡丹亭。 
            誦豳堂北樂家別墅,始建于1918年,三開間西式平房。1985年春,榮毅仁返里,為“樂農別墅”題額,并附數(shù)言:“童年讀書于此,離今五十余載,此屋亦曾不幸遭災。現(xiàn)今修復,園林局囑題舊名,雖劣字跡勉為題之,以作留念,亦不忘先人養(yǎng)育之恩也。”
            招鶴亭和小羅浮 招鶴亭,在誦豳堂后坡,翠柏叢中,隱現(xiàn)著八角長亭,始建于1915年。前立石刻“招鶴”兩字,亭名與杭州孤山的放鶴亭呼應。一放一招,使人浮想聯(lián)翩。
            亭北通小羅浮,那里聳立著一塊巨石,正面鐫“小羅浮”三字,由王能父重書。背刊老梅一枝,題額“疏影暗香”,出于林和靖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之句。為吳觀岱1917年的作品,筆法遒勁而蒼,氣疏而逸。羅浮山在廣東博羅縣,峰巒400多個,梅花滿山滿坡,梅園稱小羅浮,使人聯(lián)想起羅浮山的茫茫梅花世界。
            念劬塔 念劬塔座落在滸山上,建于1930年,八角三層,高18米。1930年,榮宗敬、榮德生為母親石氏八十冥壽而建,以《詩經(jīng)·小雅》中“衣衣父母,生我劬榮”之句,表示懷念父母,故名“念劬塔”。登塔俯瞰梅海花濤,遠眺湖光山色,景色絕佳。念劬塔下有蓄水池,池中有石龜浮水,四周圍以堤欄,供人小憩。
            宗敬別墅和豁然洞 念劬塔東坡,林蔭深處有宗敬別墅。別墅建于1923年,仿羅馬拱頂建筑。平屋三間,依山而建。秋丹閣,形似小舟,俗稱岸船,旁植牡丹。孫北諼曾有一聯(lián):
            九月釀小春,名花秋放;
            萬頃收一角,勝景天然。
            跋云:丙寅九月下浣,德生先生既治滸山,建閣于其巔,園中牡丹忽放花朵,作紫褐色,爰署額曰“秋丹”。
      讀書處,在秋丹閣東,平房五間,居高而立。這是園主當年延師授課教育榮氏族中子弟的學館,故名讀書處,正名“景畬堂”。
            讀書處一側有山洞,名豁然洞。洞有三條明暗曲折的隧道,中間有直徑10米的圓形大廳。內有小徑通到滸山之頂。頂上有平屋七間的敦厚堂,前有廣場,稱高爾夫球場。球場下,原有八個圓形石臺。這是1901年園主從法國購進的四部“起家”石磨,移此作紀念。其中四爿已為北京博物館和南京博物館收藏;其余四爿在“文革”中被砸碎。1985年收集碎片,拼成三爿,置于原地。1992年移至宗敬別墅前。
            松鶴園 是六十年代在梅園東開辟的新區(qū)。園中建有一座兩層四角的方亭。四周植松竹梅,構成一幅“歲寒三友圖”。亭西南,1983年新建紀念無錫與日本明石市結為友好城市的“錫明亭”。錫明亭與座落在日本明石市石谷公園東南角梅林中的明錫亭,是一對孿生姐妹。亭身若梅花花瓣,細部飾以木雕梅花圖案,亭頂中央嵌一怒放的木雕梅花花朵,寶頂狀如含苞待放的梅花花蕾。松鶴亭東,1998年又建一亭,恰似三只方亭拼鑲而成,富有層次,似飄欲飛。因通向“榮氏讀書處”,似可聞讀書聲,故名“瑯瑯亭”。
            松鶴園南,1986年新建碑廊一組建筑,曲廊橫斜,貫通水榭、積雪堂和梅影亭。水榭與積雪堂之間,以石板橋相通。廊橋內側,綴以黃石假山。廊東端設溢口,通山澗水流,使碑廊融于綠水縈繞之中,廊壁嵌有梅園收藏的碑刻。梅園建園之初,園主以重金購得快雪堂殘碑300余方,整理鑲嵌在留月村。歷經(jīng)劫難,經(jīng)過整理重將100余方碑刻嵌于新碑廊壁間。其中有歐陽洵、米芾、趙孟兆頁等名家墨寶。1986年6月21日,榮氏家屬觀光團蒞臨梅園,榮毅仁書“梅園碑廊”一額,榮爾仁書“積雪堂”一額,榮鴻仁書“梅影亭”一額。榮氏昆仲同書匾額,成為梅園佳話。
            開原寺 在橫山與滸山之間,始建于1934年。當時德生出資10余萬元,由廣福寺量如和尚建寺。1958年至1965年,部分佛殿被拆,佛像被毀。1984年重建天王殿,新建鐘樓、鼓樓。大殿、祖師殿、藏經(jīng)樓亦修葺一新。殿內重塑了釋迦牟尼佛祖、西方四大天王、十八羅漢、觀世音、韋陀等金身。金碧輝煌,佛光普照。晨鐘暮鼓,香煙繚繞。
            開原寺現(xiàn)有三件寶:
            泰國的彌勒佛銅像,供奉在天王殿琉璃龕內。銅像身高2.5米,直徑1.61米,重5噸。1980年,泰中友協(xié)決定將三尊佛像贈送給中國佛教協(xié)會。1985年4月下旬運抵北京廣濟寺,10月14日,其中一尊彌勒佛被迎請到開原寺。
            日本梵鐘,懸掛在平豐鐘樓正中。梵鐘重3.66噸,高2.4米,直徑1.3米。此鐘系日本明石市日中友好協(xié)會會長谷宏之助和磨山月照寺間瀨禪師所贈。鐘上刻鑄著趙樸初和月照碩叟的頌詞。樓為琉璃頂,四方,四角懸風鈴,造型與月照寺內鐘樓一樣。
            美國紐絕佛學研究會贈送的菩薩畫像,共六幅。作者為三寶弟子王明珠,繪成于1982年7月27日,佛相莊嚴,栩栩如生。
            玉佛樓,在開原寺內第三棟佛殿東側。有長廊貫通,內有寬暢的院落,中立佛樓三間二層,建筑面積824平方米,是香港無錫同鄉(xiāng)會會長李仲英、副理事長鄒善德捐資建造。樓上供奉玉佛一尊,長3.64米,重6噸,緬甸制造。系紐約佛學研究會會長、光明禪師沙門壽冶法師贈。法師原藉無錫北橋。玉佛橫臥,右面手托腮,左手覆股,面相和善,這是佛祖釋迦牟尼涅磐之相。旁立16尊小佛,系佛祖眾弟子示哀戚之狀。樓上懸“雙林示寂、廣修供養(yǎng)、禮敬儲佛”大匾,樓前檐有“玉佛樓”題額。兩側立有10個大柜,藏香港榮智健代其祖父榮德生、祖母程慧云所贈的清乾隆版《大藏經(jīng)》一部724函(每函10冊);壽冶法師所贈的手書精裝《華嚴經(jīng)》三品,并經(jīng)架二座。
            玉佛樓下為法雨堂,列佛門對聯(lián)等藝術品。樓面廣場有大鼎一座。東側放生池,曲橋通亭,墻上大書佛號三條。放生池也是香港李仲英、鄒善德助建。
      開原寺內有素齋館,供應寺院風味素齋。
            花溪 在寺東南環(huán)山路下玻。自北向南有200余米長澗水溪流,溪底卵石,岸邊有花徑。花溪聯(lián)結著“歲寒友、一枝春、額妝、梅妻鶴子、羅浮夢、孤山魂”等石刻題書和植物造景。
      溪上小徑邊,建有雙亭,以仿制的10根毛松樹立柱,松木板作座,頂鋪茅草。雖為水泥仿制,倒也可以亂真。亭名“怡怡”,暗示雙亭之意。
            小金谷 在梅花溪東的橫山山坡上,占地1.2公頃。紅頂粉墻門樓。園東為“玉女廊”,一波三折,陳列著當年榮氏所藏的漢白玉仙女群像。南端接怡香樓,上下三層設茶座。西側有赫紅色的牡丹亭。小金谷半壁石排,半壁土山,山谷間植牡丹數(shù)百本,差可與晉代石崇的金谷園相比,故稱小金谷。
            中日梅觀賞圖 位于小金谷東山坡上。此園系無錫梅研究會與日本梅研究會共同創(chuàng)建,占地20畝。由 齊苑、“梅影壁”、“梅妻鶴子”雕像組成。梅影壁,鐫刻著梅的書詩畫,展示中國淵源流長的梅文化歷史。其間立碑,大書一個“梅”字,上“木”下“每”,書法結構怪異,系從明代無錫人邵寶的墨跡中臨摹而來。左為 齊苑,由日本松本 齊出資所建。由墻垣、泉池、小橋、石凳、石竹籠等小品建筑和一幢木結構的房屋組成,是一幢典型的日本式庭院。內有木屋,設茶道表演館和席地而坐的品銘處。苑外有珍貴的梅樹林和金山石鐫刻的林和靖像。
            橫山和東大門 橫山,高86米,山頂有5個土墩,高約5米。一說是春秋吳越戰(zhàn)爭時的烽火臺;一說是古墓葬。橫山南坡,原是榮氏的植物園,亦稱桃園。峭壁上有“聞籟亭”。上有“畹芬堂”。當年張畹芬出任榮氏公益女校校長,住在這里。
            1988年,園林部門對橫山風景區(qū)進行開發(fā)。在東麓造了梅園新大門,由榮毅仁匾額。入門處建石牌坊,上陳浚渝題額“問梅”,為賞梅拉開序幕。東麓山腰,新建歇山頂古亭一座,取名“明壑亭”。山麓重新疏浚兩個泉池,一名“含芳”,一名“染香”。畹芬堂也重新修復,舊貌再現(xiàn)。橫山頂上向陽處,1980年新建兩層亭閣,與錫山龍光塔、鹿頂山舒天閣遙相呼應,成為梅園登高望遠的又一佳處,此閣命名為“吟風”,以喻其筑在古峰火臺處也。
            新建的荷蘭園,古梅奇石圃,及正在建設中的情人梅林,更豐富了梅園景區(qū)的內容,使旅客領略博大精深的梅文化,熏陶梅花人格化的精神。

       

             

               梅園,距市區(qū)7公里,位于無錫市西郊東山、滸山和橫山。現(xiàn)有面積812畝,其中梅林占56畝。梅樹5000多株,梅樁2000多盆。它前臨太湖,北倚龍山,以梅飾山,山翠梅艷,亭臺樓閣點綴其間,四時風光旖旎。
            梅園始建于1912年,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民族工商業(yè)家榮宗敬、榮德生所建。在錦繡的太湖之濱,點綴上大片梅花,實是“錦上添花”,贏得了江南賞梅勝地的美名。1955年,榮德生之子榮毅仁將園獻給政府。1960年園林部門擴建東部新區(qū),1988年又擴建至橫山。使梅園成為融名卉、綠化、建筑、文化為一體的游覽勝地。
            梅園刻石 進入梅園,有紫藤棚引路,在老藤古柏的掩映下,一塊紫紅色的巨石屹立正中,高約2米,上鐫“梅園”兩字,清秀韻致,由榮德生親筆所書。
            園門東側有“洗心泉”,浚于1917年,泉側石上,原有樂農居士(榮德生號)“物洗則潔,心洗則清,吾浚此泉,即以是名”的題跋。今題跋已失。壁間嵌有榮毅仁的《洗心泉記》。 
            米襄陽拜石和天心臺 天心臺前,一字排開三塊玲瓏多姿的太湖石峰,狀如“福祿壽”三星,確是江南奇石。特別是“福祿壽”對面的“米襄陽拜石”,高約3米,上有81孔,大可容拳,小僅納指,“瘦、漏、皺、透”,蒼老古奇,它原是金壇清代大學士于敏中園中的故物,湖石伴植紅梅,背襯翹角飛亭,遠處塔影,形成層次豐富的景色。
            天心臺,名出于“梅花點點皆天心”之句,建于1915年,臺用黃石桑成,高2.5米,上建六角亭。臺下,三面小溪縈繞,上跨“野橋”。影射古詩“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的意境。這里梅林最盛,品種尤繁。有潔白素凈的玉蝶梅,有花如碧玉、翡翠相托的綠萼梅,有紅顏淡妝的宮粉梅,有胭脂滴滴的朱砂梅,還有濃妝艷抹的墨梅等。老干古梅,綻開朵朵繁花,使游人流連忘返。
            清芬軒和揖蠡亭 在梅園梅林中心區(qū),兩側分別建有對襯的清芬軒和揖蠡亭。東軒清芬,建于1916年。小屋三間,四面開窗,兩旁月洞分立。前有古槐盤曲,后臨朱欄小橋。橋欄處,春賞萬點梅,夏看一池蓮。有一聯(lián)云: 
                  流水當琴,此地時得小佳趣;
                   圍棋清夏,靜里微聞自來香。

            揖蠡旁為西軒,建于1916年,亭八角,半靠圍墻,朱柱青瓦,透過梅林隙,可見太湖和蠡湖一角。這是榮德生追念范蠡泛舟去齊,以示崇敬之意。
            香海和榮德生銅像 香海是梅園賞梅的著名一景,建于1914年。拱圈形門窗房屋三間,四周環(huán)廊,面對梅林。早春,花開似雪,冷香撲鼻。當年,榮德生輾轉獲得康有為書寫的“香雪海”一額。懸匾于軒前。1919年8月,康有為來游,知是他人冒名,即揮毫重書“香海”。并附詩:“名園自合稱香海,偽字如何冒老夫;為謝主人濡大筆,且留佳語證真吾”。真跡現(xiàn)存南京博物館。現(xiàn)“香海”一額,是康有為女弟子蕭嫻再書。香海屋后,懸有金峙程所書的“一生低首拜梅花”匾。右旁有劉海粟的《梅花》刻石。香海屋現(xiàn)有研泉。當初榮德生在此浚泉,掘得古雅端觀一方,長7寸、寬4寸,背刊“文光射斗”,因名“研泉”。華藝珊篆名于石壁。
            香海前,立有榮德生銅像,面南而立,臉微側,托腮凝神,遙望湖山。銅像由佛山球墨鑄鐵研究所潘鶴設計,澳門商會會長馬萬祺贈送。
            誦豳堂 誦豳堂建成于1916年。它與香海南北呼應,面闊九間,中間三間為正廳。因用楠木為梁,稱楠木廳。中堂高懸“誦豳堂”匾,吳作人手筆。額下懸掛梅園全景圖,1979年周懷民冒暑之作。中堂兩側,懸有時乃風書《詩經(jīng)·豳風·七月》八章。堂左右兩側,懸有楹聯(lián),有秦歧農錄祝京兆句:“四面有山皆入畫;一年無日不看花。”有錢以振贈、唐肯書的楹聯(lián):
            使有粟帛盈天下;
            常與湖山作主人。
            堂內還有錢塘沈兆霖書寫的楹聯(lián):
            發(fā)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堂前檐有廣西岑春煊的“湖山第一”匾。
            誦豳堂西山坡為留月村。有四周出檐為廊的碑亭和牡丹亭。 
            誦豳堂北樂家別墅,始建于1918年,三開間西式平房。1985年春,榮毅仁返里,為“樂農別墅”題額,并附數(shù)言:“童年讀書于此,離今五十余載,此屋亦曾不幸遭災。現(xiàn)今修復,園林局囑題舊名,雖劣字跡勉為題之,以作留念,亦不忘先人養(yǎng)育之恩也。”
            招鶴亭和小羅浮 招鶴亭,在誦豳堂后坡,翠柏叢中,隱現(xiàn)著八角長亭,始建于1915年。前立石刻“招鶴”兩字,亭名與杭州孤山的放鶴亭呼應。一放一招,使人浮想聯(lián)翩。
            亭北通小羅浮,那里聳立著一塊巨石,正面鐫“小羅浮”三字,由王能父重書。背刊老梅一枝,題額“疏影暗香”,出于林和靖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之句。為吳觀岱1917年的作品,筆法遒勁而蒼,氣疏而逸。羅浮山在廣東博羅縣,峰巒400多個,梅花滿山滿坡,梅園稱小羅浮,使人聯(lián)想起羅浮山的茫茫梅花世界。
            念劬塔 念劬塔座落在滸山上,建于1930年,八角三層,高18米。1930年,榮宗敬、榮德生為母親石氏八十冥壽而建,以《詩經(jīng)·小雅》中“衣衣父母,生我劬榮”之句,表示懷念父母,故名“念劬塔”。登塔俯瞰梅海花濤,遠眺湖光山色,景色絕佳。念劬塔下有蓄水池,池中有石龜浮水,四周圍以堤欄,供人小憩。
            宗敬別墅和豁然洞 念劬塔東坡,林蔭深處有宗敬別墅。別墅建于1923年,仿羅馬拱頂建筑。平屋三間,依山而建。秋丹閣,形似小舟,俗稱岸船,旁植牡丹。孫北諼曾有一聯(lián):
            九月釀小春,名花秋放;
            萬頃收一角,勝景天然。
            跋云:丙寅九月下浣,德生先生既治滸山,建閣于其巔,園中牡丹忽放花朵,作紫褐色,爰署額曰“秋丹”。
      讀書處,在秋丹閣東,平房五間,居高而立。這是園主當年延師授課教育榮氏族中子弟的學館,故名讀書處,正名“景畬堂”。
            讀書處一側有山洞,名豁然洞。洞有三條明暗曲折的隧道,中間有直徑10米的圓形大廳。內有小徑通到滸山之頂。頂上有平屋七間的敦厚堂,前有廣場,稱高爾夫球場。球場下,原有八個圓形石臺。這是1901年園主從法國購進的四部“起家”石磨,移此作紀念。其中四爿已為北京博物館和南京博物館收藏;其余四爿在“文革”中被砸碎。1985年收集碎片,拼成三爿,置于原地。1992年移至宗敬別墅前。
            松鶴園 是六十年代在梅園東開辟的新區(qū)。園中建有一座兩層四角的方亭。四周植松竹梅,構成一幅“歲寒三友圖”。亭西南,1983年新建紀念無錫與日本明石市結為友好城市的“錫明亭”。錫明亭與座落在日本明石市石谷公園東南角梅林中的明錫亭,是一對孿生姐妹。亭身若梅花花瓣,細部飾以木雕梅花圖案,亭頂中央嵌一怒放的木雕梅花花朵,寶頂狀如含苞待放的梅花花蕾。松鶴亭東,1998年又建一亭,恰似三只方亭拼鑲而成,富有層次,似飄欲飛。因通向“榮氏讀書處”,似可聞讀書聲,故名“瑯瑯亭”。
            松鶴園南,1986年新建碑廊一組建筑,曲廊橫斜,貫通水榭、積雪堂和梅影亭。水榭與積雪堂之間,以石板橋相通。廊橋內側,綴以黃石假山。廊東端設溢口,通山澗水流,使碑廊融于綠水縈繞之中,廊壁嵌有梅園收藏的碑刻。梅園建園之初,園主以重金購得快雪堂殘碑300余方,整理鑲嵌在留月村。歷經(jīng)劫難,經(jīng)過整理重將100余方碑刻嵌于新碑廊壁間。其中有歐陽洵、米芾、趙孟兆頁等名家墨寶。1986年6月21日,榮氏家屬觀光團蒞臨梅園,榮毅仁書“梅園碑廊”一額,榮爾仁書“積雪堂”一額,榮鴻仁書“梅影亭”一額。榮氏昆仲同書匾額,成為梅園佳話。
            開原寺 在橫山與滸山之間,始建于1934年。當時德生出資10余萬元,由廣福寺量如和尚建寺。1958年至1965年,部分佛殿被拆,佛像被毀。1984年重建天王殿,新建鐘樓、鼓樓。大殿、祖師殿、藏經(jīng)樓亦修葺一新。殿內重塑了釋迦牟尼佛祖、西方四大天王、十八羅漢、觀世音、韋陀等金身。金碧輝煌,佛光普照。晨鐘暮鼓,香煙繚繞。
            開原寺現(xiàn)有三件寶:
            泰國的彌勒佛銅像,供奉在天王殿琉璃龕內。銅像身高2.5米,直徑1.61米,重5噸。1980年,泰中友協(xié)決定將三尊佛像贈送給中國佛教協(xié)會。1985年4月下旬運抵北京廣濟寺,10月14日,其中一尊彌勒佛被迎請到開原寺。
            日本梵鐘,懸掛在平豐鐘樓正中。梵鐘重3.66噸,高2.4米,直徑1.3米。此鐘系日本明石市日中友好協(xié)會會長谷宏之助和磨山月照寺間瀨禪師所贈。鐘上刻鑄著趙樸初和月照碩叟的頌詞。樓為琉璃頂,四方,四角懸風鈴,造型與月照寺內鐘樓一樣。
            美國紐絕佛學研究會贈送的菩薩畫像,共六幅。作者為三寶弟子王明珠,繪成于1982年7月27日,佛相莊嚴,栩栩如生。
            玉佛樓,在開原寺內第三棟佛殿東側。有長廊貫通,內有寬暢的院落,中立佛樓三間二層,建筑面積824平方米,是香港無錫同鄉(xiāng)會會長李仲英、副理事長鄒善德捐資建造。樓上供奉玉佛一尊,長3.64米,重6噸,緬甸制造。系紐約佛學研究會會長、光明禪師沙門壽冶法師贈。法師原藉無錫北橋。玉佛橫臥,右面手托腮,左手覆股,面相和善,這是佛祖釋迦牟尼涅磐之相。旁立16尊小佛,系佛祖眾弟子示哀戚之狀。樓上懸“雙林示寂、廣修供養(yǎng)、禮敬儲佛”大匾,樓前檐有“玉佛樓”題額。兩側立有10個大柜,藏香港榮智健代其祖父榮德生、祖母程慧云所贈的清乾隆版《大藏經(jīng)》一部724函(每函10冊);壽冶法師所贈的手書精裝《華嚴經(jīng)》三品,并經(jīng)架二座。
            玉佛樓下為法雨堂,列佛門對聯(lián)等藝術品。樓面廣場有大鼎一座。東側放生池,曲橋通亭,墻上大書佛號三條。放生池也是香港李仲英、鄒善德助建。
      開原寺內有素齋館,供應寺院風味素齋。
            花溪 在寺東南環(huán)山路下玻。自北向南有200余米長澗水溪流,溪底卵石,岸邊有花徑。花溪聯(lián)結著“歲寒友、一枝春、額妝、梅妻鶴子、羅浮夢、孤山魂”等石刻題書和植物造景。
      溪上小徑邊,建有雙亭,以仿制的10根毛松樹立柱,松木板作座,頂鋪茅草。雖為水泥仿制,倒也可以亂真。亭名“怡怡”,暗示雙亭之意。
            小金谷 在梅花溪東的橫山山坡上,占地1.2公頃。紅頂粉墻門樓。園東為“玉女廊”,一波三折,陳列著當年榮氏所藏的漢白玉仙女群像。南端接怡香樓,上下三層設茶座。西側有赫紅色的牡丹亭。小金谷半壁石排,半壁土山,山谷間植牡丹數(shù)百本,差可與晉代石崇的金谷園相比,故稱小金谷。
            中日梅觀賞圖 位于小金谷東山坡上。此園系無錫梅研究會與日本梅研究會共同創(chuàng)建,占地20畝。由 齊苑、“梅影壁”、“梅妻鶴子”雕像組成。梅影壁,鐫刻著梅的書詩畫,展示中國淵源流長的梅文化歷史。其間立碑,大書一個“梅”字,上“木”下“每”,書法結構怪異,系從明代無錫人邵寶的墨跡中臨摹而來。左為 齊苑,由日本松本 齊出資所建。由墻垣、泉池、小橋、石凳、石竹籠等小品建筑和一幢木結構的房屋組成,是一幢典型的日本式庭院。內有木屋,設茶道表演館和席地而坐的品銘處。苑外有珍貴的梅樹林和金山石鐫刻的林和靖像。
            橫山和東大門 橫山,高86米,山頂有5個土墩,高約5米。一說是春秋吳越戰(zhàn)爭時的烽火臺;一說是古墓葬。橫山南坡,原是榮氏的植物園,亦稱桃園。峭壁上有“聞籟亭”。上有“畹芬堂”。當年張畹芬出任榮氏公益女校校長,住在這里。
            1988年,園林部門對橫山風景區(qū)進行開發(fā)。在東麓造了梅園新大門,由榮毅仁匾額。入門處建石牌坊,上陳浚渝題額“問梅”,為賞梅拉開序幕。東麓山腰,新建歇山頂古亭一座,取名“明壑亭”。山麓重新疏浚兩個泉池,一名“含芳”,一名“染香”。畹芬堂也重新修復,舊貌再現(xiàn)。橫山頂上向陽處,1980年新建兩層亭閣,與錫山龍光塔、鹿頂山舒天閣遙相呼應,成為梅園登高望遠的又一佳處,此閣命名為“吟風”,以喻其筑在古峰火臺處也。
            新建的荷蘭園,古梅奇石圃,及正在建設中的情人梅林,更豐富了梅園景區(qū)的內容,使旅客領略博大精深的梅文化,熏陶梅花人格化的精神。

       

             



      上一無錫景點:統(tǒng)一嘉園
      下一無錫景點:任肪公園

      想便宜點買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wǎng)組織的汽車團購行動吧,發(fā)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百度中 梅園 相關內容
      Google搜索中 梅園 相關內容
      Sogou搜索中 梅園 相關內容
      B 北京奔馳 北京三菱 北京現(xiàn)代
      C 長安福特 長安鈴木 長安馬自達
      D 東風本田 東風標致 東風雪鐵龍
      東風日產(chǎn) 東南三菱 東風悅達起亞
      G 廣汽豐田 廣州本田  
      H 華晨寶馬    
      S 上海大眾 上海通用別克 上海大眾斯柯達
      上汽榮威 上海通用雪佛蘭 上海通用五菱雪佛蘭
      Y 一汽奧迪 一汽大眾 一汽馬自達
      一汽豐田    
      Z 鄭州日產(chǎn)    
      B 比亞迪    
      C 長安 長城汽車 川汽野馬
      D 帝豪 東風汗馬 東風風神
      G 廣汽    
      H 紅旗 華晨中華 海馬汽車
      J 吉利 江淮汽車 江鈴陸風
      Q 奇瑞 全球鷹 青年蓮花
      N 南京名爵    
      Y 一汽奔騰 英倫  
      Z 眾泰    
      A 奧迪 阿斯頓馬丁  
      B 寶馬 保時捷 奔馳
      本田 標致 賓利
      D 大眾 道奇  
      F 法拉利 豐田 福特
      H 悍馬    
      L 蓮花 林肯 鈴木
      路虎    
      M MINI 馬自達 邁巴赫
      O 歐寶 謳歌  
      Q 起亞    
      R 日產(chǎn)    
      S 薩博 三菱 雙龍
      斯巴魯    
      W 沃爾沃    
      X 現(xiàn)代 雪佛蘭 雪鐵龍
      Y 英菲尼迪    



      ·
      城市漂流去 南京文華英菲尼迪暑“駕”關
      ·
      時尚姑蘇行 威馳旅“城“激活車友生活夢
      ·
      商業(yè)導向過重 車友會多為空客或名存實亡
      ·
      節(jié)假日免收小客車通行費利好自駕游市場
      ·
      南京匯達攜32輛星騁車主天目湖自駕游
      ·
      Club 3南京站——“行無疆,擎有徑”BM
      ·
      “我行 我路”斯巴魯方特嘉年華
      ·
      購新途銳 有機會參加“黃山集結之旅”
      ·
      南京黃埔雙龍車主西部自駕游隨拍

      ·
      張公洞
      ·
      吳仕楠木廳
      ·
      碧鮮庵
      ·
      泰伯廟
      ·
      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qū)寄暢園
      ·
      惠山國家森林公園
      ·
      江陰長江大橋
      ·
      江陰鵝鼻嘴公園
      ·
      周王廟
      ·
      太湖黿頭渚


       
      車型導航
      熱點車型
      6萬以下
      6-10萬
      10-15萬
      15-25萬
      25萬以上
      SUV/MPV
      新車 新聞 4S店
      大眾朗逸
      科魯茲
      大眾速騰
      別克英朗GT
      大眾寶來
      日產(chǎn)軒逸
      大眾高爾夫6
      豐田卡羅拉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大眾CC
      別克君威
      大眾邁騰
      日產(chǎn)天籟
      大眾途觀
      本田CR-V
      豐田RAV4
      現(xiàn)代ix35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報價 圖片

        江蘇汽車網(wǎng) jsChe.net
      新車 新聞 4S店


      加入微信號
      團購/促銷/活動

      買車計算 | 保險計算 | 車貸計算 | 交通違章 | 網(wǎng)上曬價 | 駕駛學校 | 交通標志 | 公交路線 | 駕車地圖 | 列車時刻表
      誠聘英才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加入收藏 | 手機版
      聯(lián)系地址:南京市光華路166號德蘭大廈西五樓 1886汽車產(chǎn)業(yè)園網(wǎng)絡部 郵編:210007 電話: 13305198474
      Copyright 2014 江蘇汽車網(wǎng)www.5ibao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南京佐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蘇ICP備08109838號
      欧美久久久久久精选9999|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 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91久久精品国产成人久久|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类网站| 久久久国产精品网站|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人呢|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久久妇女高潮几次MBA|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粉嫩小泬无遮挡久久久久久| 色综合久久中文色婷婷| 久久久国产视频| 久久精品www|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 |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久久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AV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 久久久久女教师免费一区|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