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購車需謹慎 維修養護問題不容忽視
張先生上一年年底,在外地購買了一輛新車。新車開回來不久,便發現質量問題。在當地維修店檢查時,因是在外地買的,維修人員無法推斷車子的質量問題是怎么浮現的,無法處理。張先生只好自掏腰包在別的維修店做了維修,花去了1000多元。據了解,當前像張先生這樣“異地購車,當地上牌”的方式受到不少購車者的推崇,為了省幾千元的購車費,眾多車主專門跑到外地去購車。
那么,異地購車到底劃不劃算呢?有專家指出,異地購車不一定劃算。由于,汽車銷售量大的地域,汽車的價位相對較低,尤其是廠家所在地的汽車,價格比較廉價,提車也比較快。現在部分車主,尤其是年輕人,由于接受的信息比較廣泛,了解汽車價格信息全面,為了圖廉價,他們會跑到外地去買車。其實眾多時候,不同的地域,一家連鎖品牌的汽車價格都會有一些差距,就是當地的幾家同一品牌的汽車4S銷售店,汽車的價格都可能有所不同,但差價不會太大,最多在幾千元左右。兩地差價假如不大,專門跑到外地去購車,算上路上的開銷,很可能還會得不償失。
另外,異地購車還有一些問題是眾多車主想不到的。
首先,異地購車不利于客戶利益。雖然客戶只要持有汽車三包卡等憑證,在全國的任何一家連鎖店都可以維修,然而即就是這樣,4S店也無法百分百保證客戶的利益。由于汽車從廠家發回到汽車經銷店,都要經過一段時間,在4S店還可能會放置一段時間,從外地買車開回來,一旦發現問題,維修人員無法鑒定車子的問題是本身的質量問題還是人為因素造成的。也許是車子本身的質量問題,也有可能是其他客戶看車、試車時招致的問題,甚至有可能是別的客戶發現質量問題后退回來的車,維修人員無從得知。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客戶、經銷商都特殊頭疼。
因此專家提醒用戶,異地購車,先在周邊城市看看,是否有一定的差價。假如一定要在外地買車,首先買車同時辦個暫時險,回來的路上也有個保障。還有,一定要在購車前詳細詢問汽車廠家或經銷商對于異地購車的售后政策。假如不重視售后,買回問題車那才是因小失大。
其實,廠家也是不支持客戶在異地購車的。一方面,廠家為了平衡各區域間經銷商中間的利益,做到區域保護,固然是不支持客戶異地購車的;另一方面,廠家也是為了能夠做出各區域的業績,比如廠家要在青海開店,固然要在青海把業績做上去。在一些銷售量大、競爭激烈的地域實行價格傾斜,廠家會擔心廉價車流向其他地域,造成整體價格下滑。因此,嚴格規定經銷商不能跨區銷售。像海馬汽車[報價 4S店],客戶戶籍是青海的,但從蘭州提車而去西寧的4S店做維修,蘭州的經銷商是要接受處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