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有起色的蔚來,9月又下滑了
沒有規模效應,一切愿景都將成為空談。
上月末,一篇標題為《蔚來,周期性危機與自救》的文章火了。而在內容中,作者十分詳實、不偏不倚的闡述了這家新勢力造車最近很長一段時間,究竟做對了什么,又做錯了什么。
匯總下來,那句導語令人印象深刻:“理想無限,資源有限。”

略顯夸張的說,現在蔚來正在做的事情,可能需要3000億才能支撐,但翻看其賬面上卻只有300億。
不可否認,從該品牌揚帆起航開始,就能感受到它的愿景有多么宏大,身為創始人的李斌,同樣有著自己的堅守與執念。
當然,這些點點滴滴如果全都實現,蔚來必定會在中國汽車工業史上,留下特別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美好理想的背后,往往是現實的骨感,結合目前這家新勢力造車所處的環境,想要逐一完成需要耗費的資源與精力真的遠遠超乎想象。
可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并決定頭也不回的一直走下去,就需要時時刻刻保證“糧草”的充沛,千萬不能出現任何差池。
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多賣車”就顯得至關重要。

可剛剛過去的9月,這家新勢力造車終端表現卻再次出現波動,共交付新車15,641輛,環比下滑十分明顯。
好在,整個第三季度蔚來共交付新車55,432輛,同比增長75.4%,季度交付量創歷史新高;2023年1-9月,共交付新車109,993輛。
并且,值得欣慰的是,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在國內成交均價30萬元以上的高端純電市場中,蔚來已經拿下59%的市場份額。足夠高的占有率,保證了其具有一定的話語權。
當然,擺在這家新勢力造車面前最棘手的問題,依舊是如何賣好NT2平臺已經全部推出的8款產品。
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二季度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中,李斌著重強調:“明年NIO品牌不會有全新產品交付,但是銷售表現會提升,就像2021年我們沒有新產品交付,但是銷量、毛利、產品質量等都達到更好的狀態。”

與此同時,“阿爾卑斯”也是蔚來不容有失的一戰。
“后者將會在明年下半年交付,目前開發工作正在順利進行,該品牌的第二款產品也已經在開發之中。和NIO品牌不同,阿爾卑斯會更加追求每一款車的銷量,款數不會很多,會更專注于家用市場。”
另外,“渠道”之痛,也是令李斌感到焦慮的點。從6月份開始,他突然意識到蔚來該方面的能力,遠遠落后于競爭對手。
就拿奔馳、寶馬為例,二者銷售人員數量是蔚來的6-7倍。相比部分表現較好的新勢力造車,蔚來的銷售人員也僅僅只有約一半。前期儲備的嚴重不足,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滿意度和轉化率。
“從7月開始,我們已經開始全面提升銷售能力,目標達到每月鎖單3萬輛的銷售能力,9月底將完成這項銷售能力的建設,從10月開始,銷售能力建設的成果將開始逐步顯現。”
實際上,最近一段時間,相信大多人都聽說過BBA銷售人員紛紛跳槽蔚來追求高薪的消息,結合李斌論述,無疑得到了進一步的實錘。而這家新勢力造車祭出種種操作的根本原因,還是為了拼盡全力的追求銷量。
畢竟,沒有規模效應,一切愿景都將成為空談。

免責聲明:凡標注轉載/編譯字樣內容并非本站原創,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