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保時捷、蔚來、大眾、領克:車企紐北刷圈速都有哪些套路
特斯拉和保時捷的刷圈大戰可以說是目前純電動汽車圈兒里最炙手可熱的話題了,每天都會爆出一些新的猛料。那么問題來了,為何特斯拉、保時捷和其他各大主機廠都熱衷于紐北刷圈這件事呢?
此外,領克03+此前創造的“最快前驅車”圈速,因為“暴改”了2.0T發動機被外界吐槽,這又是為什么?車企在紐北刷圈速一般有幾種模式和套路呢?
為此,首席出行官特地為各位進行一個詳細分析。
紐北賽道“綠色地獄”
作為全球知名賽道,紐博格林賽道位于德國境內,因德國科隆旁的Nürburg小鎮而得名。賽道包含了全長20.8公里的北賽道(Nordschleife)和全長5.148公里的南賽道(Sudschleife),其中測試車輛性能,刷圈速記錄都在北環。人們常說的紐北即是全長20.8公里的北賽道(Nordschleife)。
(紐北賽道Nordschleife)
紐北賽道是一條難度非常高的賽道。整個賽道隨著山勢起伏,路面的垂直落差高達300米,并且多達177處彎道。最重要的是177個彎道中以高速彎居多,這里路面與緩沖區相當狹小,并且部分路肩做的相當高。
萬一路線錯誤導致車輪壓到路肩便很容易造成車身彈跳導致失控,救車的余地相當有限。加之整體賽道高低起伏,往往是一個下坡緊接著一個高速彎,所以在許多彎角,車身非常容易出現滯空,稍微反應慢一點就會導致失控造成車毀人亡。所以整條賽道對于車手的技術、體力,車輛的底盤、制動、轉向、車身剛性、引擎調校、輪胎抓地力等都是極大的考驗。也正因為如此,紐北賽道也被稱為“綠色地獄“。
刷圈速的”潛規則“
刷圈速做到公正很難,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廠商自己做圈素測試,沒有獨立機構統一監管。一般用戶也只能在網上看視頻,看不到車內和整車整備的情況。
對于改裝量產車這件事,其中的一些“貓膩”是公開的套路。多數主機廠都會以增加車身安全性為由,加裝防滾架。這樣不僅能極大的增加車身剛性,也可以順便拆除副駕、后排座椅和車載娛樂系統等以減輕車身重量。這么做的妙處在于不僅減了重,還保持了車輛外觀的完整性,讓用戶看不出來廠商對車輛做了改裝。
(米其林競馳PS Cup 2 R)
同時,輪胎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點。通過更換半熱熔或者全熱熔胎可以極大的增加車輛的抓地力。不過,全熱熔胎磨損非常快,其特點就是超強的干地抓地力和超短的壽命,所以并不適合量產車而多用于賽車。因此,一款車在紐北賽道上的成功并不意味著能夠在街道上復制。關于熱熔輪胎我們多說兩句:半熱熔輪胎在溫度升高后能夠擁有接近全熱熔胎的抓地力,但不會因為胎面過粘而沾附太多砂石塵土等雜物而縮短壽命,市場上一些高運動性能的輪胎就是半熱熔輪胎。
最后,車輛的空氣動力學套件也極為重要。蔚來EP9和大眾ID.R的車身空氣動力學設計都借鑒了文氏管原理,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增強下壓力。增強下壓力的原理十分簡單,更大的車底空間可以讓車輛下方的空氣流動快于車輛上方,這樣車子就被緊緊壓在了地面上,同時足夠的向下壓力可以幫助提供輪胎的抓地力,讓動力能夠持續輸出。對于一個針對賽道而生的賽車,車輛的氣動能力要遠比動力參數更為重要。
車企的圈速成績和“小套路”
(近期進行紐北圈速挑戰的車型成績匯總)
從圖中可以看出,搭載了全新動力總成Plaid的Model S打破了此前由保時捷Taycan保持的紐北最速4門純電動跑車的圈速記錄,保時捷Taycan也成為了保持時間最短暫的紐北最速車型。此次特斯拉Model S手動計時成績為7分23秒,盡管手動計時會存在一定誤差,但即使這樣,Model S依舊比保時捷Taycan7分42秒的成績快了近20秒左右。
(特斯拉Model S P100D+)
根據此前首席出行官匯總的信息,Model S P100D+搭載了三個電機,并特意為了刷圈速而進行了改裝,配備了輕量化輪轂,高性能輪胎(米其林Cup 2 R),同時增加了空氣動力學套件。最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外媒CARANDDRIVE的文章來看,保時捷方面表示Taycan之前的最快紐北圈速使用的車型為Taycan Turbo,如果用Turbo S來跑的話,會更快。但這也改變不了Taycan成為了保持時間最短暫的純電動紐北最速車型。特斯拉和保時捷的紐北圈速之爭愈演愈烈,不管誰輸誰贏,最起碼對自身企業和產品的宣傳上來看,雙方都贏了。
(大眾ID.R)
大眾ID.R也用6分05秒的成績打破了此前由蔚來EP9保持的紐北最速純電動賽車的記錄,相較EP9,ID.R整車的輕量化做的更好,車身總重量不足1100kg。并且專門針對紐北賽道優化了空氣動力學設計,配備了DRS(Drag Reduction System)可調尾翼,可以通過方向盤上的一個按鈕來調整尾翼的角度,將尾翼角度放平,可以最多減少20%的下壓力,從而提高動力輸出、節省能量。一切的設計都是為了賽道而生。
(領克03 Cyan Concept)
相對于以上車型,領克用一臺經過Cyan Racing賽車部門爆改后的領克03+車型打破了之前由雷諾梅甘娜RS Trophy-R保持的最快前驅車記錄,最終成績為7分20秒143。爆改到什么程度呢? 從數據上看,該車搭載與領克03+相同的2.0T發動機,不過經過了特殊調教,最大功率528匹馬力,峰值扭矩504N·m,搭載6速序列式變速箱。這樣的改動明顯不能用在量產車輛上,絕大多數車企刷圈速的目的無非是為了營銷和凸顯品牌實力,但是也遵守著紐北的潛規則,不會用經過“爆改”的非量產車型,所以領克此番為了營銷而刷圈速的做法吃相有點兒難看,但同時也是因為此番營銷,讓領克03+在官網發售后3秒就被搶購一空,由此可見紐北刷圈的影響力。
最后回到開頭,為什么廠商會執著于賽道成績?
首席出行官認為,廠商之所以爭先恐后的去紐北刷圈,主要是因為他們需要一個證明自己車輛性能的地方。最根本的還是推高品牌定位,提升品牌溢價能力,讓用戶對于品牌本身有自豪感。那么眾多賽道中,紐北恰好就比較符合要求。所以,刷紐北已經成為了主機廠喜歡,或者必須干的一件事。各位試想一下,在純電動汽車的領域中,有什么比一條難度超高賽道的圈速記錄更好的宣傳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