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煎也不急 旭說新車之車展特別篇

一年一度的廣州車展又開幕了,作為國內在一年中最后一個車展,很多汽車企業均在廣州車展上推出重磅車型作為年度的收官之作。而對于我們這樣的汽車媒體來說,也可以算是一個期末考試。
在本屆廣州車展上,不乏全新寶馬X5、全新奧迪A6L以及全新天籟等重磅車型,它們的展臺也被媒體圍的水泄不通。在豐田展臺上,全新亞洲龍的發布也賺足了觀眾的眼球。導致在同一時間發布的全新雷凌和全新卡羅拉失去了風頭。不過雖然圍觀人數少,但并不能代表它們不重要。而今天我就要特立獨行的來聊聊豐田這兩款全新車型。
這兩款車型有一個共同的名字“Corolla”,只不過分別由廣汽豐田[報價 4S店]和一汽豐田[報價 4S店]國產后分別被命名為“雷凌”和“卡羅拉”。這兩款新車是Corolla的第十二代車型,它們也是全球最暢銷的緊湊型車之一。
十一代車型歷練,成就全球最暢銷車型之一

從1966年,第一代Corolla誕生至今,已經有了52歲的歷史。從十一代車型來算,每一代車型的生命周期平均下來僅僅為5年,可以說它進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確實,Corolla自誕生以來,就肩負著國民車的使命,既要經濟實用,又要滿足不同潮流下消費者挑剔的眼光。從超過3000萬的全球銷量來看,它成功了。
之于一汽豐田
說起卡羅拉,那就得從它在中國的發展之路開始說起。2004年,一汽豐田正式引入了第九代Corolla車型,并且賦予了“花冠”的中文名。

第九代Corolla采用了全球化設計理念[報價 4S店],外觀采用了當時豐田最新的家族化設計語言。這代車型突破了3000萬輛全球銷量,成為了世界最暢銷的汽車。而在國內,花冠(Corolla)搭載1.6L和1.8L兩款發動機,匹配5速手動或4速自動變速箱。從上市到停產,先后經過3次改款,總銷量近90萬輛,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2007年,一汽豐田又乘勝追擊的推出了第十代Corolla,新車采用了全新的平臺,車身尺寸也更大。另外,外觀相比花冠來說,顯得更時尚。因為花冠僅在國內上市三年,生命周期還遠遠沒到退市的時候,一汽豐田為了差異化戰略,花冠同堂銷售。因此,一汽豐田賦予了它全新的名字“卡羅拉”。

卡羅拉上市后,一汽豐田對花冠的外觀及配置進行了調整,取消了1.8L發動機,全系搭載1.6L發動機,定位入門級緊湊型車市場,繼續與凱越、伊蘭特等車型征戰10萬元區間的合資品牌緊湊型車,直到2013年,花冠才正式退市。

2014年,第十一代Corolla(卡羅拉)又來到我們面前,這一點車型可以說是徹底顛覆的一代車型。外觀采用了歐版卡羅拉的設計,前臉為豐田最新的Keen Look家族設計,擺脫了前幾代車型中庸的外觀,整體變的更年輕化。另外,新車尺寸也進行了提升,軸距延長至2700mm,后排空間加長了75mm達到960mm,使得后排乘員的腿部空間更為充裕。
動力方面,前期版車型搭載了1.6L和1.8L兩款自然吸氣發動機,并且搭載了專為中國市場開發的帶手動模式的8速S-CVT無級變速器,在提供一定駕駛樂趣的同時又保證良好的燃油經濟性。

隨著市場對于汽車排放的要求日益嚴苛,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成為了流行趨勢。所以豐田在改款車型上取消了1.8L自然吸氣發動機,取代的是一臺代號為8NR-FTS型的1.2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另外,搭載1.8L阿特金森發動機搭配電動機的混動版車型也投放到中國市場。
小結:可以說從花冠到卡羅拉,再到卡羅拉雙擎,一汽豐田給它的定位就是好開、好看、好用的家用車,外觀耐看但并不驚艷、動力平庸但輕松好開一切都是那么均衡。這點和第一代Corolla誕生的初衷一樣,就是要打造家庭都能買的起的國民車。
之于廣汽豐田

2014年,在一汽豐田推出全新卡羅拉后不久,廣汽豐田緊隨其后,推出了旗下全新緊湊型轎車——雷凌,它定位更加年輕的消費群體。雷凌與第十一代卡羅拉同平臺打造,除了外觀更年輕運動,以及配置上的少許差異外,與卡羅拉完全相同。

其實,Corolla根據地區的不同有不同的版本。一汽豐田推出的卡羅拉是采用了歐版Corolla的外觀設計。而廣汽豐田推出的雷凌則是采用了美版第十一代Corolla的外觀。相比于歐版車型,美版Corolla的外觀運動感更強。

很多消費者認為雷凌就是廣汽豐田亂起的名字,其實不然。它是由Levin音譯過來的。而Levin則是豐田在第二代Corolla上推出的主打運動,性能的車系。
就像第五代車型,大名鼎鼎的AE86一樣,它就是作為第五代Corolla的高性能版車型,而AE85則性能上有所降低。其實就像現在的高爾夫、高爾夫GTI和高爾夫R一樣,只不過代號和命名方式不同罷了。

動漫頭文字D讓我們這些80、90后認識了AE86,那個前置后驅(FR)的漂移神車,藤原拓海的座駕馳騁在秋名山上的場景直到現在都記憶猶新。不過當時藤原拓海的AE86是Trueno,采用了翻燈的設計,而Levin是采用了普通的大燈,其余兩者均相同。

時過境遷,Corolla已經沒有前置后驅的車型了,像動漫里那種山路飆車的情景也只會出現在回憶里。它要做的就是在滿足剛剛好的時尚感的同時,在駕駛感受以及燃油經濟上取得很好的平衡,說白一點的話,那就是中庸。即使第十一代車型在外觀上變的更運動,但是它依舊是個開起來省力,用起來省心的家用車。
小結:不管是花冠、卡羅拉還是雷凌,它們都是Corolla,本是同根生。只不過由于更加細分化的市場戰略,讓它們有著各自的使命。
卡羅拉和雷凌就是豐田在華的雙子星戰略,由一汽豐田負責卡羅拉,廣汽豐田負責雷凌。這兩個姊妹車一個偏向中庸,一個偏向運動,可以在細分領域盡可能的吸引不同喜好的消費者。

所以當第十二代Corolla到來的同時,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同時發布了卡羅拉和雷凌。這兩款車型將繼續征戰合資品牌緊湊型車市場。
相同之處
雖然一個叫卡羅拉、一個叫雷凌,但它們都是Corolla。它們都是基于豐田蜂巢概念下的TNGA架構打造的。不過相比于凱美瑞來說,定位更入門的它們采用了GA-C緊湊型車平臺打造。

例如,C-HR、卡羅拉這種小型SUV或緊湊型車將采用GA-C緊湊型車平臺;凱美瑞,雷克薩斯ES這種前驅中型車、中大型車以及還未在中國發布的全新RAV4這種承載式車身結構SUV將基于GA-K平臺打造;還有定位后驅中大型車&大型車的GA-L平臺。

雖然同處于TNGA架構下,但是不同級別的車型還將有相應的平臺。TNGA架構就類似于大括號,旗下所有車型都將采用TNGA架構標準來進行打造。而平臺就類似于中括號,生產同級別的,尺寸在一定范圍內浮動的車型。而卡羅拉和雷凌則就是像小括號那樣,屬于細分下的產物。可以說現在豐田的造車理念是大環扣小環的,相同的設計理念和標準,但是根據不同的車型定位又有著更加細致的區分。

TNGA架構是涵蓋了平臺、設計、制造、發動機等等一整套的造車序列,而非平臺。在該架構下,可以擁有大量的共用零件,以達到降低成本、通用性強的目的。所以,在定位緊湊型車的卡羅拉和雷凌上,也換裝了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從理論上上來講,多連桿式獨立后懸架相比扭力梁的結構擁有更高的操控性以及舒適性。
動力系統及技術前瞻

在動力方面,全新卡羅拉和全新雷凌將會搭載全新的2.0L混合動力系統,這套系統的最大功率達到了180馬力。這套混動系統由全新Dynamic Force系列2.0L自然吸氣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

從C-HR上搭載的2.0L發動機來看,全新卡羅拉上的這臺預計也會采用高速燃燒技術、D-4S雙噴射系統(進氣歧管和直噴,在低負荷以及怠速狀態下采用歧管噴射,提升油氣混合效果,并且能夠降低排放;在高負荷狀態下,可以切換到直噴,以達到更好的動力性以及燃油經濟性)。可以說這套雙噴射系統既可以保證低負載時的經濟性,也能在高負載的狀態下提升性能的同時又維持著足夠的經濟性。

并且2.0L自然吸氣發動機同樣是基于TNGA架構下開發的產物。采用了單缸500ml的排量,并且與2.5L發動機相似的進氣道、寬夾角和長沖程,氣門間夾角同樣為41度(目的是為了增大進氣流和效率)。缸徑也同樣為87.5mm,行程為103.4mm,行程/缸徑達到1.2。并且進氣門座也同樣設置了特殊倒角,加速氣流渦旋,減少氣缸摩擦阻力,使氣缸內的進氣湍流比接近3,壓縮比也達到了13:1,相比普通發動機提升近一倍,使發動機燃燒更充分。最終其熱效率同樣高達40%,在同級別車型中,這樣的熱效率非常高。再配合上高效的電動機,燃油經濟性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相差只在毫厘
前邊說完了全新卡羅拉雙擎和全新雷凌雙擎相同的點,那么接下來我們就要找不同了。從現場實車來看,這兩款車型上最大不同也就是外觀上幾點細微的差別了。

首先要說明一點的是,無論是全新卡羅拉還是全新雷凌,它們的外觀從僅看前臉設計的話已經擺脫了豐田固有的中庸印象,鋒利的大燈線條以及夸張的大嘴設計讓它們看上去更犀利。另外,大燈也采用了時下流行的LED光源,HYBRID混動版車型的LOGO也不忘用藍色元素進行修飾,已顯示其混動車型的身份。
不過相比于卡羅拉,仍舊采用美版Corolla設計的雷凌在線條上更加犀利,這種年輕,動感相比卡羅拉來說要加一個“更”字。

全新卡羅拉雙擎采用了全新的家族設計,大嘴式進氣格柵與第八代凱美瑞非常相似,多條輻的鍍鉻裝飾也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不過,卡羅拉前保險杠兩側的進氣口裝飾顯得要更年輕,戰斗一些。

而雷凌則還是與美版的第十二代Corolla保持高度一致,大嘴進氣格柵內由更運動的蜂窩狀中網所取代。而鐮刀型的大燈看上去也更犀利。

車身側面,輛車的相似度非常高,不夸張的說,卡羅拉的車門拆下來可以直接裝到雷凌的車上!兩車的輪轂也均為17英寸,只是在樣式上有些許差別,輪胎尺寸也升級為225/45 R17。

卡羅拉和雷凌的車尾還是有挺大差異的。卡羅拉仍舊走的是精致時尚路線,LED大燈兩側運動了鍍鉻裝飾進行修飾,后保險杠也采用了銀色的護板。而雷凌則運用了更多的黑色裝飾來凸顯運動感。不過橫向對比競品車型的話,這哥倆兒的車尾造型還是缺乏亮點,屬于耐看型,但在同級別車型中并不突出,還是走的家用買菜車的路線。

發布會上,并沒有公布詳細的內飾信息,不過從海外版Corolla的內飾來看,新車預計也會采用該套設計語言,只不過會對細節功能進行定制化設計。官方透露,新車將會搭載12.1英寸多媒體屏幕,并搭載豐田新一代智行互聯系統。
另外,在配置上,全新卡羅拉和全新雷凌也會搭載Toyota Safety Sense(豐田TSS安全輔助)系統,該系統包括防碰撞預警、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以及自動遠近光功能,在主動安全性上達到同級別主流水平。
它們會自相殘殺嗎?
說到這里很多人就要問了,這兩款車型同質化這么嚴重,會不會出現內斗,自相殘殺的場面呢?在我看來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的。經過競品和豐田自己多年的雙車戰略來看,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目前我國汽車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海外品牌紛紛涌入中國市場,并將中國市場作為主要發展基地。隨著需求不斷增加,單一車企已經無法兼顧全國每個地區。所以就要在多地發展合資品牌,通過雙車戰略,用姊妹車型來擴大市場。
另外,雙車戰略的另一大好處就是能夠最大程度的壓縮研發、生產、渠道等方面的成本,彌補自身的產品線,并且通過修改外觀和配置的手段還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喜好,在這個汽車市場細分化的時代可以說是一劑強心劑。因此一汽豐田和廣汽豐臺分別用卡羅拉和雷凌這樣一南一北的雙車戰略來鞏固自己在華的市場。

其實,雙車戰略已經被很好的印證了是有效的。像是上汽大眾[報價 4S店]和一汽大眾[報價 4S店]旗下的朗逸和寶來、桑塔納和捷達、帕薩特和邁騰、途觀L和探岳、途岳和探歌;東風本田[報價 4S店]和廣汽本田[報價 4S店]旗下的哥瑞和鋒范、INSPIRE和雅閣;甚至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旗下的C-HR和奕澤、YARiS L 致享和威馳、YARiS L 致炫和威馳FS等都是姊妹車型,通過一南一北雙車戰略闖天下的。
雙車戰略對于品牌的優勢已經不言而喻了。而2018年上半年,發改委還宣布2022年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那么可以想象一下,未來會不會有三胞胎車型出現呢?
其實不止雙車戰略,還有同品牌下一款車型同堂銷售,同集團下不同品牌的高低定位都是在市場中穩固品牌地位的重要市場策略。不僅能降低廠商的研發成本,而且還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再說回來全新卡羅拉和全新雷凌,全新的外觀設計、基于TNGA架構打造、更多的主動安全配置、智行互聯系統以及全新的混合動力總成,讓我對它倆有著不少期待。據悉,它們將于2019年正式上市,具體的表現如何,我們一起期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