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江蘇汽車網 >> 汽車新聞 >> 車界新聞 |
三年超萬億資金入場 官方排查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 |
據財新網報導稱,近日,國家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等五部委聯合組織召開的《乘用車企業 均勻燃料 消費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 步驟》(下稱《積分 步驟》)宣貫會上,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 示意,中國政府正在著手排查新能源汽車產能,以確認是不是存在過剩。 第一財經記者從一家參會企業的內部人士處獨家了解到,針對新能源汽車產能的排查已經開始,該人士并未 泄漏排查的具體方向和 步驟,僅對記者 示意說是要“回頭看”。所謂的回頭看,按照他的說法,政府將追溯過去已經存在的新能源產能的利用情況。
包含比亞迪[報價 4S店]、上汽在內的車企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他們所在企業現在的產能情況來看,并不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當前,包含上汽在內的多個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型, 根本上都還是與傳統汽車并線生產,并沒有新增產能。而在此之前,上汽乘用車還因為產能吃緊,購買了日產在鄭州的工廠以盡快實現產能 晉升。 “現在市場上存在 部分已經拿到資質,有產能但是不去做研發、不去投入生產的企業, 比方說此前一些生產客車、專用車、物流車或是改裝車的企業,他們并沒有打算在新能源行業進行投入,而是 盼望通過轉賣賺錢。這可能是此次產能排查的重點。”國家科技部863 方案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特聘專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在 承受記者采訪時 泄漏,政府 有關部門此前已經對現有的新能源汽車產能做出過摸底 考查。 這類企業在業內被稱為僵尸企業,在去年政府徹查新能源汽車騙補的過程中,已經有 部分受到處罰。 比方蘇州吉姆西客車創造有限公司(下稱“蘇州吉姆西”),這家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便是通過重組此前已經瀕于退市的蘇州客車廠而來,在 實現重組后,蘇州吉姆西調轉槍頭,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但其實并不具備研發、生產以及創造新能源汽車的 威力。最后,這家公司因 波及騙取新能源汽車補貼2.6億元而被 取締生產資質,高管因涉嫌 欺騙而被刑拘。 類似于蘇州客車廠這樣的僵尸企業和產能在業內并不少見。王秉剛告訴記者,這 固然是歷史遺留問題,但是,他們的存在可能會擾亂整個新能源行業的秩序,假如政府不進行監管,后面可能會造成資金以及資源的 浪費。 現有的企業之外,一些新的發燒友也在進入這個行業。有數據統計,從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國內共有超過200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 名目落地, 波及投資金額為超10000億人民幣,已公開的產能規劃超2000萬輛。記者根據企業對外披露的投資和產能信息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的投資 名目已經超過50個,投資金額達到2300多億元,規劃產能超過200萬輛。 對于這些產能,王秉剛說,政府整體上也會更加謹慎。他告訴記者,在此之前,發改委暫停了新的新能源生產資質的審批,原因便是業內 討論新能源的“口子”開得太大,審批的數量 絕對來說更多,門檻不夠高。當前政府正在試圖 晉升新能源新增生產資質的申報門檻, 準則上需求做到不 浪費。 大量的資金入場,讓各地新興的新能源產業群 鋪天蓋地,長三角、珠三角因為配套較為成熟,成為新能源資金的重點涌入城市,而一些資源并不充足、甚至沒有汽車工業 根底的三四線及邊遠城市,也都在 踴躍 搶奪新能源資本和項 目標落地。 但是,當前依舊很難說新能源汽車的產能是不是會存在過剩,一名不愿具名的 綜合人士認為,規劃產能并不等于實際產能, 是不是落地是一個問題。另外,也不排除很多企業拿出數字只不過為吸引資本。 愛馳億維聯合 獨創人、CEO兼CFO谷峰此前在 承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談到,不應該對數字過多的解讀。他告訴記者, 比方說愛馳億維的新能源總投資對外披露的金額是130億元,規劃總產能40萬輛。但汽車的投資 存在周期性,這些資金的投入周期可能是好幾年,產能也會分批根據銷量的情況綜合考量。在初期,可能整體的投入會非常小。 固然考量到整個產業投資的特別性以及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變量,但王秉剛認為,與此前相比,政府 加強新能源汽車行業監管力度的趨勢已經十 清楚顯。 |
上一篇:黑夜中最美車來襲,長安又要搞事情
|
想便宜點買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 |
百度中 三年超萬億資金入場 官方排查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三年超萬億資金入場 官方排查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