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江蘇汽車網 >> 汽車新聞 >> 汽車評論 |
汽車產業最后的機會 安徽不要再錯過了 |
筆者從參觀上海通用武漢基地歸來,有感于其 謹嚴、高效的管理,高度的自動化水平以及基于 將來中國車市整體的規劃和布局。實際上,隨著競爭的加劇和中國車市的日趨飽和,整個合資 營壘都在玩兒真的了,那么就汽車產業而言,地方政府該如何爭取在中國車市最后的盛宴中分享一杯羹呢? 分享大蛋糕,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忙 整車創造產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是明顯的,僅2014年,武漢汽車及零部件產值就高達2446億元。武漢除了作為東風系的大本營之外,繼吸引上海通用落戶之后,一汽大眾[報價 4S店]也來報導了,顯然對于招商引資,湖北省和武漢市地方政府在 踴躍運作。 獨一無二,重慶市政府也做了大量筑巢引鳳的工作,其 視線、格局和胸襟都可見一斑,除了本地的長安[報價 4S店]和力帆[報價 4S店]之外,東風小康、上汽通用五菱[報價 4S店]、華晨鑫源、北京現代[報價 4S店]等也相繼落戶。成都則全是一汽豐田[報價 4S店]、一汽大眾、吉利[報價 4S店]與沃爾沃以及神龍汽車等外地廠商前來安家落戶,汽車產業正成為成都市一張全新的名片。再看長沙,為了吸引廣汽[報價 4S店]菲亞特和廣汽三菱[報價 4S店] 名目落戶,地方政府所做的工作也是 引人 矚目的;此外中原的人口大省河南,除了 占有本省的鄭州日產[報價 4S店]、宇通客車之外,也吸引了海馬和東風日產[報價 4S店]的加盟。 特立獨行,安徽汽車工業發展的隱憂 可筆者盤點了一番, 偏偏發現與湖北省 交界的安徽省,對于招商引資 仿佛不太 踴躍,有些特立獨行。省內有奇瑞[報價 4S店]、江淮兩家以自主發展的車企都位列汽車產業大 集團中前十,但名次 根本靠后,且 幾乎是全系發展,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市場是不是真的給你這么多機會呢?奇瑞幾經折騰,歷經母公司一番瘦身健體之后和拆售 部分業務之后,眼看傍上了捷豹路虎,總算看到一些盈利的 盼望,但偏偏又添上了凱翼和觀致[報價 4S店]兩個有些前途未卜的包袱,這正是如今一頭花白的“籠中尹同躍(點擊查看最新人物 信息) ”的 實在寫照。 而同省的江淮汽車[報價 4S店]歷經半個世紀的發展,非常堅韌,但至今也就混個溫飽水平,同樣是全系發展。從歐美市場如今的格局來看,以重卡為主,商用車市場整體規模相當有限,且高端化 特色明顯,江淮以輕商為主, 假使還是以押寶商用車來養乘用車, 將來是不是風險太大?江淮乘用車向來發展不太順,作為傳統國企, 本身在文化、思維上都還未適應乘用車市場發展的客觀 法則。從當前國內發展較為順利的長安汽車(微博)來看,這幾年對自主汽車領域空前的投入也絕非大多數獨立發展的自主品牌所能 承受得起的,所以 性質上來看還是合資體系成就了今日的長安自主,筆者認為大多數自主品牌受限于 本身體系和 威力,不應盲目看齊。而 事實中競爭的加劇,五年內自主死一半的論斷絕非危言聳聽,江淮、奇瑞、比亞迪[報價 4S店]以及更多的自主品牌真的要有強烈的危機感! 再看吉利, 依附沃爾沃的傳幫帶, 將來發展 后勁和空間也絕非當前自主品牌一眾屌絲小 搭檔們所能及的,況且 即便吉利品牌破局未果,沃爾沃品牌也是真金白銀的。以上汽、北汽、廣汽等大 集團的自主品牌起步水平來看,也明顯高于幾家小規模的品牌車企,從國家產業政策來看,重點 攙扶大 集團的政策將對其越來越有利。 最后的機會,安徽還能這么淡定? 對于地方政府而言,發展汽車產業 該當是兩個層面的工作,一是行使好宏觀管理的職能, 踴躍創造條件和協調各種資源和 因素幫助本地汽車企做強做大,另一方面則是 踴躍的招商引資,吸引外地車企前來安家落戶。但 事實來看, 不僅省內的江淮、奇瑞還有華菱重卡等車企呈散沙狀,奇瑞合資體系和自主的新基地都紛紛落戶外省,并非安徽省真的區位吸引力不強,或許是背后的體系 根底原因。按理說安徽處于華東和華中的交匯之處,區位優勢十 清楚顯,可是除了因歷史原因落戶合肥的長安汽車合肥基地(以前昌河鈴木[報價 4S店]的生產基地)之外,別無 其余車企前來安家落戶。 瞻望 將來十年豪華車的品牌發展,連保時捷都有了國產的緋聞, 伴隨消費 晉級,華東地區將是 馳騁、寶馬和奧迪等一眾豪華品牌角力的主戰場。此外,日系有望 卷土重來,當前 絕對 薄弱的華東區域,想必也有建廠的考量,尤其是部署混動車型的生產,豐田TMEC落戶江蘇常熟便是有此考量的,安徽是眼看著別人都在吃肉喝湯,真的還能這么淡定嗎? 假使安徽省內車企異地建廠 了解為是市場 法令使然,但沒有外地車企尤其是合資車企的生產基地落戶本省則明顯讓人看不懂。何況安徽 本身是個農業大省,對于汽車產業發展的需求 該當更加迫切。中國有句古話叫:“泰山不辭細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安徽汽車工業在招商引資環節明顯的缺失,最后也將不利于本省汽車企業的發展壯大。省內車企,多年來 保持自主發展的 精力雖可嘉,但卻 神不知,鬼不覺中走向孤立和 關閉, 不免日后成為大 集團 合并重組中刀案上的魚肉, 假使安徽 將來難以避免地 損失了本省汽車工業發展的主導權,那么又何談自主創新呢?地方政府需反思,而 有關企業更當 積極作為,抓住中國汽車產業最后的發展機會。在筆者來看, 不僅是上述幾省市, 其余地方政府也都應該就如何盡其責,正確 表演自己作為宏觀管理者的角色而認真思考,而 有關自主品牌車企則更 該當有高度的緊迫感!
|
上一篇:“ST”已成定局 天津一汽面臨“生死劫”
|
想便宜點買觀致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觀致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 |
百度中 汽車產業最后的機會 安徽不要再錯過了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汽車產業最后的機會 安徽不要再錯過了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