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江蘇汽車網 >> 汽車新聞 >> 汽車評論 |
“十問”汽車反壟斷 |
從今年7月開始,中國汽車市場刮起了一股反壟斷調查風暴,從國家相關部門批露進口汽車的暴利現象,到公布主要汽車企業產品的零整比,再到公布十幾家外資企業存在壟斷現象、以及“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調查小組突擊查訪某豪華品牌上海辦事處,多名高管被約談,辦事處內多臺電腦被強行檢查”、業內關于產業政策的深層次討論等等,一系列信息顯示這場風暴正愈演愈烈。 在這股浪潮背后,很多人將矛頭指向了2005年實施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認為這是導致“壟斷”的“主謀”。巧合的是,8月1日,國家工商總局出臺《工商總局關于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的公告》叫停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這似乎更加證實了上面的指責。于是有人驚呼,傳統的廠家授權4S店賣車的商業模式即將顛覆,汽車銷售將出現新的商業模式等等,甚至有人提出“賣白菜是否都可以賣汽車了”?。 那么,國家相關部門的這一連串動作究竟有何關聯,又為何此時發起反壟斷調查,反壟斷調查對于中國整個汽車產業以及普通消費者又有何影響? 1、目前“汽車壟斷”的特征是什么? F(發改委某官員,文中簡稱F,應被采訪者要求隱去名字):所謂汽車行業的壟斷,主要包括橫向壟斷和縱向壟斷兩種。橫向壟斷一般不存在什么問題,它在市場里是一個平行市場競爭,就是多方競爭。近期汽車行業所說的壟斷主要指的是縱向壟斷,此次發改委查的也就是縱向壟斷,即一方指定另一方向第三方銷售的情況下,上游的廠家向下游限定一個最低售價,或者說達成一個價格同盟,然后同時向第三方,也就是消費者提供一個轉入價格,F在查的主要就是這個,因為都知道經銷商和廠家都有統一定價,這樣就構成壟斷嫌疑。 曹鶴:汽車行業的壟斷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視角去觀察,即流通領域和生產領域兩方面,流通領域體現出的主要問題就是進口車價格貴、4S店售后服務貴;當然還有生產領域,比如零部件生產領域,在整車生產領域,國家有股比限制,而在零部件領域沒有股比限制,很多是外商獨資,或者股比很高,當然這回反壟斷調查主要針對的是流通領域,而且可以看出此次反壟斷調查主要針對的是外資,這不是簡單的價格問題,可能也跟當前國際上的政治經濟形勢有關。 遲亦楓:從表現特征來看,中國的汽車市場壟斷表現為兩點,一是進口汽車價格奇高;這主要是由于外國廠商認為中國的政策環境更適合他們在中國市場進行壟斷,于是紛紛收回代理商的代理權,自己虛高定價導致的。二是4S店的維修配件價格奇高;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廠家、零配件供應商、經銷商三者中的地位過于強勢,廠家不允許零配件供應商直接向經銷商供貨,要求先發往廠家,再由廠家發給經銷商。 2、發改委的“反壟斷”與不久前工商局推出“品牌備案審批”以及修改《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有何關系? 遲亦楓:造成壟斷的原因在于我們目前實行的《辦法》,所以我說汽車產業的壟斷,首先是政策上的壟斷,但歸根結底的原因還是由于我們的汽車市場發展的時間太短,而發展的速度過快。 3、《辦法》是否是壟斷的根源? 邱寶昌:我認為造成目前汽車行業出現壟斷現象的根源還是2005年4月1日開始實行的《辦法》,由于在這個辦法中規定了汽車經銷商是經汽車廠商授權的,也限定了汽車經銷商與廠商的從屬關系。 除此之外,在這個規定中對汽車配件對廠家以及經銷商如何供應、4S店如何設置,都有明確的規定,所以形成了我們今天4S店修車奇貴的局面。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包括我在內都認為造成目前汽車業壟斷現象的根源在于《辦法》,但截至目前,發改委方面并沒有這么說。發改委目前所持的反壟斷依據是《反壟斷法》,所以至今官方并沒有說上述二者存在沖突,認定二者是否存在沖突,也不是發改委,而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假如說二者存在沖突,就法律效力講,《反壟斷法》的效力要高于《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因為前者是國家法律,后者是部門規定。 謝國忠:目前,中國的汽車行業大家都知道進口車的價格很貴、4S店的維修保養也很貴,造成這些壟斷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認為就是渠道不開放,一層一層的審批原因所致。 當然,像目前的這種行政方式的反壟斷,我覺得效果也不會太明顯,如搞體育一樣,畫一個框來限定。在國外或者其他經濟地區都是用經濟的方式來打破壟斷,比如香港,可以個人進口汽車的,就是所謂的“平行進口”,這樣就可以有效打破進口汽車的價格壟斷,在美國以及其他地區也是這樣,所以我覺得要進行反壟斷應該更多的采取經濟手段,而非行政手段。 沈進軍:《反壟斷法》被稱為經濟界的憲法,是國家法律;《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是部門規章,兩者效力不同,不可混為一談,更談不到存在矛盾之處,或者說不會因為某些部門規章就無視《反壟斷法》關于壟斷的界定。 4、當年《辦法》出臺的目的是什么? F:《辦法》制定的初衷也是為了保護消費者,并非是造成壟斷。當時中國的汽車市場還是賣方市場,而且市場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地方,國家希望用它來統一管理,比如一個品牌十個經銷商來賣,賣十個價,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不利的,品牌管理辦法的目的本來是想讓汽車價格平衡一點,統一一點,但沒想到帶來現在廠商之間的強勢和弱勢后果。 宋。簱宜,當年國家制定《辦法》的目的是保護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雖然合資品牌有外國的資本,但畢竟是我們國家自己生產的汽車,稅收也是進入國家的國庫,目的是造成進口車比國產車貴很多的現象,促使消費者更多地去買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車,但這也給進口車的壟斷造成了漏洞。 當然,《辦法》的漏洞還不止這個,還有就是汽車廠家和經銷商在零配件的供應方面存在勾結的現象,比如廠家1萬可以換的零件,放到4S店給消費者換要8萬,反壟斷所打擊的就是這種暴利。 5、反壟斷后,是否可理解為“賣白菜的也可以賣寶馬”了?如果是這樣,是否意味著已有的經銷商將面臨經營壓力和挑戰? 遲亦楓:有些人認為,反壟斷的結果可能是“賣白菜的也能賣寶馬了”。但我不這么認為。盡管8月1日,國家工商總局叫了停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但我覺得廠家在這方面的控制不會放松,原有的經銷商布局已經完成了,廠家一下子放開對經銷商資質的審批,什么人都可以賣車了,對廠家和原有的經銷商都是傷害,對消費者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曹鶴:此次發改委反壟斷調查,以及前不久工商總局叫!捌嚳偨涗N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還有消息說《辦法》要修改,很多人都猜測以后汽車的銷售可能會放開。我認為不是這么簡單的事,之后的肯定還會出臺很多細節的規定,要知道之前國家相關部門出臺《辦法》的目的就是為了制止市場上汽車銷售混亂的現象,如果簡單的退回去,還會有很多別的問題出現。 宋健:我想,以后賣車也不可能一點門檻沒有了,你賣白菜的想賣寶馬,寶馬也得給你才行,而且賣車毫無門檻,那產品的質量也無法保證了,所以我覺得以后賣車肯定還會有門檻,只不過和現在的門檻不太一樣了。 6、反壟斷后,消費者買車能便宜多少?修車是否便宜了?可能在哪些方面便宜,便宜的比例? 遲亦楓:大家都認為反壟斷之后,汽車售價和4S店維修價格會降不少,售價會降這主要指的是進口車,現在的很多進口車,比起國外的價格高出50%都是少的,而這部分完全是扣除進費、關稅等的部分,完全是虛高的部分,反壟斷會把這部分價格擠掉。 零配件維修的部分也會降,但降得會慢一些,因為這部分的價格并不像進口車那樣透明。而且據我了解,與經銷商比起來,廠家對零部件供應商的控制更為強勢,也更為復雜。 曹鶴: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說,反壟斷后進口汽車的價格會降不少,而且現在一些廠家已經宣布降價信息了,4S店的售后維修價格也會下降,當然這塊不可能一下子降很多,可能會一步一步來,如同擠牙膏一樣,另一方面4S店的服務可能也會更透明一些。 7、維修配件放開,是否意味著4S店維修利潤下降? F:其實,這個事情對于經銷商來說是有好處的,因為以前廠家和經銷商的關系不平衡,都是由廠家來控制,一樣了,經銷商的弱勢地位可能會變得好一點。對于利潤這塊主要影響的是零配件方面的價格,因為之前的零配件價格確實虛高,政府并不想干預市場,但前提是,市場的價格需要合理,競爭有序。從短期看,這個政策肯定會導致維修利潤下降,而且從單車維修利潤來看,也是如此。 但我們需要看到,現在很多消費者抱怨4S店維修保養價格“虛高”,甚至寧愿選擇路邊店,也不愿意去4S店。如果通過此次反壟斷,讓更多的消費者走進4S店,無疑對提升利潤起到幫助作用。 宋。悍磯艛嗪,售后利潤必然減少,經銷商的生存壓力會更大,有些經銷商可能會倒閉,要我說,經銷商的壓力變大,有些經銷商倒閉都是可能的事,但反壟斷的目的是取消經銷商在售后上的暴利,并不是不讓它賺錢有利潤,沒有利潤的生意誰會去做呀? 8、壟斷意味著利潤,現在不是汽車企業與經銷商利潤最好的時期,相反,對一些品牌而言,經銷商的利潤就靠維修,而放開維修配件意味著經銷商將難以為繼。為什么早不反壟斷? F:很多人問,為什么之前不查,現在才開始查汽車反壟斷?其實,國家在這方面一直也在做調查,另外,還要看時機是否成熟、是否有人反映,還有既然有這個市場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但要有一個范圍,不能超出這個范圍,比如前一陣報的進口汽車價格過高,4S店零部件價格過高等等,可能是時間節點的關系,大家感覺好像現在剛開始查。據我所知今年掀起的反壟斷風暴實際上有關部門在2011年就開始著手調查了。 邱寶昌:目前發改委所進行的反壟斷調查所依據的是2007年出臺的《反壟斷法》,據我所知,其實國家對反壟斷的調查一直在進行,并不是今年才開始的。當2007年出臺《反壟斷法》時,就有不少人認為,這個法律出臺后,有兩個領域會受到比較大的沖擊,一個是汽車業,一個是銀聯的收費,但現實中并沒有多大的效果。 9、反壟斷的結果是否會讓汽車營銷模式產生大的變化? F:反壟斷之后對汽車的銷售形式肯定會造成影響,比如以后的汽車銷售可能就是汽車大賣場的形式,但從目前的市場形勢看,這種局面短期內還不可能出現。 沈進軍:今年春節后,國務院曾經發出過《關于印發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要通過改革,進一步放松對市場主體準入管制,降低準入門檻,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市場主體快速發展。工商總局此次出臺的《工商總局關于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的公告》屬貫徹國務院精神,簡政放權,培育市場主體的具體舉措。我認為,此次工商總局的這一舉措,將會引發經營主體、經營業態的多元化。 10、中國移動、“兩桶油”等中國其他行業是否存在壟斷? 謝國忠:在中國除了汽車產業外,還有許多涉及國民經濟的領域都存在壟斷現象,表現的主要方式就是國有企業的壟斷,比如:銀行業、能源業、電信業,甚至出租車業,這些都存在嚴重的壟斷現象,這樣的結果不僅整個行業缺乏活力,消費者的利益也不能最大化,而且很難得到有效保障,經常存在被侵害的危險。 沈進軍:從汽車流通協會曾做過的兩項課題來看,在各行各業,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的行為及現象確實是存在的。 點擊進入購物 >> |
上一篇:秦車主:跨省自駕HIGH翻天 長途也能快省綠
下一篇:大眾與一汽再談股比 未來或將試點開放 |
想便宜點買北京汽車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北京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 |
百度中 “十問”汽車反壟斷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十問”汽車反壟斷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