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國產,價格遠遠不是國內車企唯一的痛
特斯拉最近在國內車市掀起了不小的波瀾,無出意外,特斯拉果然采取了低價入市的策略。國產Model3扣除補貼之后的價格只有29,9萬元,正如同很多媒體人預估的一樣,特斯拉開始在國內汽車市場上發動了絞殺戰。
不過,低價入市的Model 3并不是結束,從埃隆馬斯克在首批交車儀式上的談話可以發現,不僅Model Y也將在今年開始交付,特斯拉已經有了在國內開設工程、工程中心加速本土化設計甚至為中國打造專屬車型的計劃。彼時頭頂豪華純電動品牌桂冠,且在中國擁有完整體系能力的特斯拉,將能夠真正攪動國內車市,對于新勢力造車甚至傳統車企形成巨大的沖擊。
低價來襲的Model 3可以更低
如果以為30萬以內的Model 3就是特斯拉的極限,那就是大錯特錯了。由于工廠從打樁到開始交付不過短短一年時間,因此從上海臨港基地駛出的Model 3還使用了不少進口零部件,未來隨著整車國產化比例的不斷深入,Model 3的還有一定的價格下調空間。此外,特斯拉上海工廠首期的產能是15萬臺,相比于其整體規劃產能將達到驚人的50萬臺,一旦產能逐步釋放,必然將進一步攤薄生產制造端的投入,帶來單車成本的進一步下降。
對于汽車來說,素來是向規模來要利潤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雖然規模較大,但私人消費市場并沒有完全打開。而特斯拉最大的優勢就是在于其憑借純電動平臺以及較好的電池管理系統BMS,使得整車在冬季以及高速巡航狀態下,續航里程都不至于下滑太多。因此從產品性能上來看,特斯拉在國內消費者心目中擁有的更好的口碑是其他品牌短期內難以達到的程度。而埃隆馬斯克自身頗具傳奇的創業歷史,更是讓特斯拉與生俱來就自帶產品光環。
箭在弦上的Model Y沖擊更大
在Model 3的交付儀式上,特斯拉官方宣布,其另外一款走量的SUV Model Y也將在2020年年中問世。對國內消費者乃至全球消費者來說,對SUV的偏好可見一斑。因此Model Y的上市,不僅將為特斯拉帶來更高的產品溢價,也將使得銷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彼時特斯拉兩款走量車型悉數國產并同時完成了轎車和SUV兩個細分市場的布局,對于特斯拉消化上海工廠未來50萬臺的產能非常有幫助。Model Y沖擊的將不僅僅是新勢力造車的一眾SUV車型,其也會將觸角伸到豪華品牌SUV的市場中去。正如同如今的蔚來ES6之前的ES8在豪華品牌陣營中始終占據一席之地的局面一樣,40萬甚至35萬之內的Model Y對于國內消費者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特斯拉未來的本土化野心,才是國內汽車行業的大患
Model 3和Model Y之外,特斯拉向中國市場投入更多車型,尤其是為中國市場專門打造的車型,其背后的戰略意義更大。以特斯拉當前的純電動底盤以及無人駕駛技術模塊,特斯拉可以快速打造出尺寸更小的轎車以及SUV車型,完善自己的產品型譜。而平臺化及模塊化的戰略使得特斯拉無需投入較多的資金用于新車型的開發,使得入門級車型價格將形成對國內同級別車型的顯著價格優勢。
本土體系能力是車企扎根所在地,取得長遠發展的根本所在。官宣的本土化的工程及設計中心,將有助于特斯拉更好地傾聽國內消費者的呼聲,對于打造出滿足本地消費者需求的車型將起到決定性作用。此外,本土化工程中心也有助于特斯拉及時解決工程質量問題,同時為未來加速產品投放形成最堅實的技術保障。雖然投入巨大,但只要銷售端給力,就將形成一個投入與產出之間的良性互動。最終一旦特斯拉擁有了像同為美系車企通用在國內的技術中心---泛亞這樣的工程開發能力,那才是其真正在國內開始收割的時候。
毫無疑問,特斯拉已經熬過了一家新勢力造車企業初期面臨的所有問題,整個企業內部流程和體系力已經非常健全,這從上海工廠短短一年時間就能投產足見特斯拉已經擺脫了之前制造端的各種問題。不要說國內一眾新勢力造車企業,即使強如大眾、通用這樣的企業,建設新廠投產也不過就這個速度。
更為可怕的是,特斯拉在國內的品牌號召力已經建立起來。人們印象中,覺得特斯拉天生就是一個豪華電動品牌。購買特斯拉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財富的象征,更是預示著自己前衛,新潮,正如同諸多好萊塢明星都會為自己的車庫配置一臺特斯拉一樣。而更高的品牌號召力給了特斯拉日后產品下沉的巨大空間。
對于國內的新勢力造車來說,未來兩三年的時間是最后的窗口期。因為,目前特斯拉在國內的交付渠道和網絡并沒有最終成型。國內車企,尤其是新勢力造車要利用者最后的一個窗口期,在車型型譜、市場渠道和售后服務上盡快培養一批死忠擁躉,已經時不我待。狼已經來了,我們自己的車企只有積極應對,在車型性能上迎頭趕上,在售后服務上做出自己的品牌,才是自己唯一一線生存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