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NGA-K平臺打造 廣汽豐田威蘭達底盤解析
文:懂車帝原創 楊愷
[懂車帝原創 產品]2019年的廣州車展,來自廣汽豐田[報價 4S店]的全新緊湊型SUV威蘭達全球首發,而作為其兄弟車型的一汽豐田[報價 4S店]RAV4榮放也在更早前完成了換代。一時間,南北豐田的雙車戰略又一次成功博得了看官們的眼球。與此同時,關于威蘭達上市后的價格和配置的討論也在潛在用戶群體中提前上演。但讓我們更為關心的是,在機械素質方面,與全新RAV4榮放師出同門的威蘭達是否擁有同樣穩健的下盤功夫。盡管大多數人的內心都已經對此問題預設好了答案,但驗證已知結論的過程也并非不值得一看。對吧?
因此拋開兩車外觀細節的差異化設計不談,我們直接掀起了威蘭達的“裙底”。眾所周知在底盤架構方面,威蘭達與全新RAV4榮放同樣是基于豐田TNGA(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豐田新全球架構)架構打造。而根據具體車型定位及尺寸的不同,TNGA架構下又分為TNGA-B(小型車)、TNGA-C(緊湊型車)、TNGA-K(中型車)以及TNGA-L(大型車)四個細分平臺。但身為緊湊型SUV的威蘭達和全新RAV4榮放卻采用了與凱美瑞、亞洲龍以及漢蘭達相同的TNGA-K平臺。
威蘭達所采用的前麥弗遜、后多連桿式四輪獨立懸架并不令我們感到陌生,在結構設計上,它的確與品牌旗下中型轎車和SUV的代表產品凱美瑞、亞洲龍與漢蘭達相承一脈。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詮釋了全新RAV4榮放“越級而生”的產品口號,而威蘭達想要借此達成的目標,則同樣是滿足車輛的操控穩定性和駕乘舒適性。
當然,與全新的底盤架構一同到來的還有三款對應不同動力所配備的四驅系統。其中2.0L燃油版車型將搭載動態扭矩控制四驅系統(DTC 4WD)或動態扭矩矢量控制四驅系統(DTV 4WD),而2.5L雙擎混動版車型則會搭載電子四驅系統(E-Four)。
動態扭矩控制四驅系統(DTC 4WD)
作為沿用自上一代RAV4榮放的四驅系統,DTC 4WD同樣也是市場主流的城市SUV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適時四驅的四驅形式。通過多片離合器式中央差速器實現前后軸的動力銜接,系統可以根據駕駛者的操作意圖和車輛工況,自由分配前/后橋的扭矩,前后橋最大的扭矩比例分配為50:50。而同軸左右車輪之間仍無法實現扭矩分配。
動態扭矩矢量控制四驅系統(DTV 4WD)
相比之下,DTV 4WD則是豐田針對2.0L燃油版車型首創的,具有更強驅動性能的四驅系統。這套被稱之為“動態扭矩矢量控制”的四驅系統同樣基于前驅平臺開發,當車輛行駛順暢時,系統將會通過前軸的離合器切斷與后軸的動力連接,從而實現更加經濟的兩驅模式。
反之當車輛處于起步加速或是激烈駕駛狀態下,四驅系統同樣可在瞬間切換至四驅模式。位于前軸的離合器將會閉合,以恢復前后軸之間的動力傳輸。與此同時,位于后軸的雙電磁連軸器也會打開,并通過電腦計算任意分配左右兩輪的扭矩輸出,因此它的作用可等同于一把差速鎖。所以相比于DTC 4WD,這套可以實現“動態扭矩矢量控制”的DTV 4WD,無疑可以提供更強的激烈駕控穩定性和多路況適應能力。
例如當車輛出于高速過彎時,系統會降低內側輪的動力分配,將更多的動力傳輸至外輪,從而提升車輛過彎的穩定性。另外,在較為極限的越野路況條件下,當單側車輪陷入打滑空轉的情況,雙電磁聯軸器同樣可以將動力傳輸至附著力更大的一側車輪,以幫助車輛完成脫困。
電子四驅系統(E-Four)
熟悉豐田品牌的消費者對于電子四驅系統(E-Four)想必不會陌生,內燃機與前后雙電機加持下的全輪驅動,同樣確保了混動版車型擁有不俗的動力性能。其可實現從“100:0-40:60”到“100:0-20:80”的前后輪扭矩分配。當然這套電子四驅系統在極限狀態下的脫困能力,仍無法與DTV 4WD相比,但在保證出色動力性能的同時,還可提供令人滿意的燃油效率,仍然是混動版最為突出的產品特質。
總結:
可以肯定地說,雖然定位于城市SUV,但與同門兄弟RAV4榮放一樣,威蘭達同樣在底盤的機械素質上做好了應對復雜路況的準備。不過因為我們還沒有正式試駕過威蘭達,所以我們能夠得出的結論是,在理論上,搭載各型四驅系統的威蘭達都應該擁有和全新RAV4榮放相同的動態穩定性和路況適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