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下篇)
老柳說車:大貨車在你后面死命按喇叭是這個原因
老柳說車:看看你對新能源誤解有多深
老柳說車:中國要做好短期石油斷供準備
老柳說車:東風日產變速箱故障頻發 使用問題還是質量問題
日本制造被懷疑

三菱的油耗造假丑聞
中新網2016年4月22日消息,日本三菱汽車公司承認在燃油經濟性測試中作弊,日本政府認為此事嚴重損害消費者的信任,21日到該公司的技術中心進行了搜查。這次丑聞引發對三菱汽車股票的大量拋盤,其股價昨天再暴跌了20%。
三菱汽車承認操縱燃油經濟性測試結果,存在違規的汽車在接受正規測試時油耗會增加5%至10%左右。
高田安全氣囊“安全門”
在2000年內部測試時,高田發現存在問題,后來測試時發現存在隱患,也反饋給了高田,也沒有引起高田的重視,反而繼續生產。在2009年5月,美國一位女駕駛員開車與另一輛車相撞氣囊彈出。但氣囊展開后里面彈出的一個金屬片劃破了該駕駛員頸動脈,致其失血而亡,當時車上裝配的就是高田氣囊。正是這起車禍,揭開了高田安全氣囊的“安全門”,并率先在美國市場遭遇調查和召回,涉及的品牌包括奔馳、寶馬、通用、大眾等眾多知名汽車廠商。
由于高田氣囊存在碎片飛出的可能,安全氣囊有成為“割喉”飛刀的風險,同時,由于是全球第二大安全氣囊公司,全球眾多汽車廠商使用了高田安全氣囊,因此建議廣大用戶及時登錄國家相關網站查詢自己的愛車是否屬于召回范疇,并盡快與廠商進行聯系,及時對氣囊進行更換。2017年6月:高田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神戶制鋼數據造假
2017年10月8日,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承認篡改部分產品的技術數據,以次充好交付客戶。該公司通過篡改部分鋁和銅制品的強度等性能數據,將不合格產品提供給汽車、飛機、軍工、高速列車等多個領域的制造商,豐田、三菱、日產在內的眾多日本汽車企業也受到波及。
斯巴魯違規質檢30年
2017年10月27日,斯巴魯被曝出啟用無證照人員從事車輛檢查工作。據日本共同社報道,30多年來斯巴魯一直在讓無證照技師進行車輛終檢。
日本碳纖維制造商篡改產品數據
2017年11月,日本碳纖維制造商東麗透露,旗下子公司Toray Hybrid Cord(THC)在2008年至2016年7月期間篡改了用于汽車輪胎簾子布、軟管和輪帶的強化材料等149款產品的數據。THC將這些產品售予汽車制造商在內的13家企業。
日產違規質檢
2017年11月17日,日產方面負責人向日本國土交通省提交了其公司的內部調查報告。這份報告中表明,該公司的不當質檢問題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979年。由于質檢員人手不足,工廠領班將學徒偽裝成合格質檢員充數,以避免違規行為被發現。
日產方面稱,汽車的終檢幾十年來經常由學徒質檢員完成,而這種做法違反了當地法規。工廠領班通過將學徒質檢員偽裝成合格質檢員,避免了違規行為被前來巡視的監管人員發現。報告中還提到,不當質檢在上世紀90年代成為普遍現象,但最早可追溯至38年前。
這份報告還發現日產內部的質檢培訓也存在問題。在培訓結束的考試上,竟然將答案隨同試卷一起發給考生。日產還概述了將采取一些措施來解決問題,并稱將在足夠質檢員到位之前放慢日本工廠的生產。
鈴木、馬自達汽車、雅馬哈油耗數據和尾氣排放數據造假
新華社2018年8月消息
日本國土交通省9日說,內部調查結果顯示,鈴木汽車公司、馬自達汽車公司、雅馬哈發動機公司新車檢查不合規,油耗數據和尾氣排放數據可能與實際情況不符。
鈴木汽車調查發現,2012年6月以來,三家國內工廠抽查的12819輛汽車中,6401輛檢查條件不合規,數據本該無效,占抽查樣本近一半。這種不當檢查一直持續到今年6月末。
馬自達汽車2014年11月以后抽查的1875輛汽車中,72輛檢查條件不達標。雅馬哈發動機2016年1月至今抽查的335(參數|圖片)輛摩托車中,7輛檢查不當。
三家公司股價9日齊聲下跌,鈴木汽車股價下降6.04%,馬自達汽車下降1.3%,雅馬哈發動機下降4.63%。
《老柳說車》原創整理。

二手車
如今新車越來越不好賣,二手車卻是越來越受寵。我國二手市場起步大約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多以路邊黃牛為主。經過這么多年,路邊黃牛依然存在,不過更多的車商已登堂入室,搬入二手車有型市場。
1998年《舊機動車交易管理辦法》頒布,到2003年二手車交易平均每年高于25%的增長!掇k法》的出臺只是對二手車交易的設立條件與審批程序等做了規定,對經營主體沒有明確,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二手車的發展。加之二手車市場信息溝通不暢,各種問題車在市場大肆流行。二手車市場用一個詞來表達“水深”。事故車、泡水車、非法車、問題車比比皆是,市場管理陳舊;車輛身份難辨;缺乏評估標準,基本車商說了算;交易手續繁瑣;沒有統一收費標準,征稅困難,這都是問題。
2015年前后瓜子、人人等APP橫空出世,全面攪局二手車交易,有形市場的車商面對移動終端的擠壓,毫無反抗之力。二手車商都說,這個行業干不下去了。
在二手車的交易中,這些APP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讓價格公開透明。
2015年前很多二手車商在悶聲大發財,因為價格是黑洞,一輛十萬元的二手車能掙到好幾萬的純利潤,因為價格沒有參照,消費處在懵逼的消費狀態。沒有汽車知識你只有任人宰割。市場各種事故車、泡水車四處流通。
很顯然APP的出現讓價格公開透明,各大APP都有二手車評估功能,F在買二手車的都會去先估個價,如果你現在還不知道估價,沒關系,即使你不知道價格,車商也不會亂報價了。車商說現在二手車生意不好做,是因為不能撈偏門了,不能蒙人了,要一輛一輛的去掙辛苦錢。APP讓二手車的交易公開透明,推動了二手車市場的規范經營。但是二手車市場經營規范了,并不代表APP就規范。
管理漏洞,事故車、泡水車轉戰APP。
二手車的交易和其他小件電商完全不是一回事,用傳統電商的思路來經營二手車,讓事故車、泡水車有了用武之地。這幾年有關APP欺詐交易的事件頻發。不良車商在APP扮演C端用戶對消費者進行欺詐,APP大佬一副我提供平臺,我沒有參與交易,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加之這些APP的弱智危機公關,讓二手車APP成為矛盾的焦點。
2017年阿里巴巴入局二手車,2月6日阿里巴巴宣布將在全國建立500家智慧實體門店,打通線上線下,讓消費者體驗不一樣的實體店經營模式。大數據賣車正式啟動。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可怕的是你已沒有秘密可言,互聯網公司比公安的系統都強大,因為你的更多的隱私他們都知道,甚至可以通過大數據推測出來你的下一步將要發生的行為,他們比你自己都了解你自己,當你拿著二十萬去買車時,當你得意的想做回上帝的時候,你知道,此時你身上穿的是皇帝的新裝,你被扒光了,你的所有的信息都已經發給銷售。這一切從你走進店面,刷臉技術立刻識別你,就開始了。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未來中國二手車市場還有更大的增長空間,2017年全 二手車交易1240.09萬量,同比增長19.33%,乘用車占比高達59.43%,預計未來商務部將取消二手車限遷,二手車市場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今后二手車會以超市的形式出現在車友的面前,價格更透明,行業管理更規范,二手車評估更加標準化。

新能源不得不說
最近時常聽到電動車的反對言論,反對者有一個基本特性,年紀偏大,無法接受新鮮事物,這也包括老柳的多年的好朋友,好前輩。人人都有表達自己的觀點的權利,但對行業的觀點就要從歷史以及更高一個緯度去觀察,才不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中國現在是汽車大國,而且是世界第一大國,短期內不會有哪個國家可以超越中國,中國人用四十年時間完成了別的國家一百多年的事,世界汽車界為之震動。歡呼聲刺激的自我滿足感油然而生。
汽車大國意味著什么?也就是能源消耗大國,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的石油進口大國,石油現在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石油需要進口就像脖子隨時等著被別人掐,一個不高興,別人的手就伸過來掐你。我不知道現在國家石油戰略儲備有多少,可以讓現在路上的車跑多長時間,一旦石油危機爆發,戰略儲備將會直接用于軍事,戰斗機、讓你激動人心的航母、坦克等都需要石油做為支撐,民用石油將會采用漲價的方式控制使用,未來戰爭如果發生,只有一個原因--能源。
所以發展新能源勢在必得。未來中國發展之路也不會如大家所擔心的只是在“電”這唯一的能源上吊死。今后的路上應該是多種能源共存,電、氫、石墨烯或其他的能源。
因此每買一輛燃油車主就是給國家增加一分麻煩,今后油價也只會越來越貴,燃油被淘汰是必然的,全世界都在把能源的補貼給新能源,燃油未來只是一個擺設,一種情懷。
2016年6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汽車工業做為環境影響的重大制造業之一被多次提及,規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對未來汽車的發展會產生影響。
1、 汽車生產時對有毒有害材料的使用的控制與監管,現在買回來的新車大都不會直接上路,都會進行通風、日照、臭氧等處理才敢駕駛。 這也說明普通車友對于汽車制造時的有毒有害物質有都有認知,卻無力抵抗。
2、 加快推動再生資源,過去老車大家都不知如何處理,現在各地環保對老車推出了老舊汽車的補貼政策,鼓勵國二、國三柴油提前淘汰,由地方政府對淘汰車輛進行財政補貼。
3、 大力推動新能源車的研發,推動電池、電機、電控等技術研發。
汽車行業扛起了綠色的大旗,著力推進汽車制造業的綠色產業供應鏈。新能源發展是重中之重。

未來汽車會是什么樣?
他可能會像企鵝一樣可以站立,這樣就可以節省城市的車位空間。他也可能會低空飛行。汽車將轉化為一個移動工具,汽車這個詞將會被逐步遺忘,最終進入歷史博物館。
如果看到此處,謝謝您的閱讀,覺得有用請轉發出去。搜索《老柳說車》可以找到我。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