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江蘇汽車網 >> 汽車新聞 >> 車界新聞 |
中國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利好特斯拉 德國大眾喜憂參半 |
騰訊汽車訊 北京 工夫4月18日 信息,據彭博社報導,大眾汽車已經被外界視作 衡量中國對西方汽車創造商重要性的指標。Evercore ISI估計,中國市場去年為德國大眾汽車 奉獻了43%的稅前利潤。 因此,對于大眾汽車來說,任何中國對本地合資企業的 規定的改變都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中國放寬對本土合資企業的全部權 制約的 方案在本周二 幾乎沒有影響歐洲股市。 大眾是中國市場的領導者,其占有中國汽車銷量的17%,每年在中國市場的汽車銷量超過400萬輛,是大眾現金流的一大 奉獻者。但在當前的體制下,西方車企必須與本地企業組建合資企業。在過去20年里,大眾汽車與上汽 集團和一汽汽車有限公司合作,這一 調度已使不少技術和現金向中國合作 搭檔轉移。 大眾在這一過程中也 受益無窮。根據計算,在過去的6年里,大眾從中國合資企業中 獲得了 總計大概200億歐元(250億美元)的紅利。不過 綜合人士指出,假如從一開始大眾汽車就能更加 自由地進入中國市場(占有更多股權),那么其 獲得的回報將更為 碩大。 那么,為何大眾的股價周二上漲了不到1%,歐洲同行的股價漲幅也 類似呢? 首先,中國直到2022年才會 徹底 取締外資股比例上限,這比一些投資者預期的要慢。并且, 即便一汽和上汽都情愿 銷售自己手中持有的股份(這 仿佛值得 嫌疑),但要把它們買出去,要 花費巨資。據報導,在柴油引擎尾氣排放丑聞曝光之前,大眾 盼望將其在一汽的持股比例從40% 普及到50%,潛在成本約為50億歐元。 當然,西方汽車創造商 可以 徑自行動,尤其是在電動汽車領域。因為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全部權 制約將會提前解除。這對特斯拉公司來說是個好 信息,因為其在中國還沒有一家工廠。 但對于像大眾這樣 占有大量現有中國業務的公司來說,這是一條喜憂參半的 信息,添加持股比例將 象征著數十億美元的新投資。正如伯恩斯坦 綜合師羅賓·朱所指出的那樣, 減弱與現有合資公司的關系可能也會迫使他們減記以前在中國投資的價格。此外,這樣做會讓中國的合作 搭檔和消費者感到憤慨。西方公司對該風險不會 麻痹大意。 難怪大眾竭力強調, 只管其 歡送 自由化,但這一申明不會影響其合資企業。 利好特斯拉 中國政府正式開始逐步 取締對外國汽車創造商在華車企全部權的 制約。這一 變遷為特斯拉最快今年在中國 占有自己的工廠 打開了大門。 中國發改委證實,“全部的全部權 制約將在5年的過渡期中被 取締”。汽車行業將分類型 履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 取締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 制約;2020年 取締商用車外資股比 制約;2022年 取締乘用車外資股比 制約,同時 取締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 制約。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 取締 制約。 這一 信息傳出之際,正值中美之間爆發貿易戰。特斯拉CEO馬斯克曾向美國總統特朗普通報了特斯拉面臨的問題,即面臨25%的進口關稅,以及中國強有力的 掩護主義法律,禁止外國汽車創造商 占有超過50%的中國本土創造設施股權。 特朗普政府隨后發布了自己的 方案,對包含汽車在內的5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征收關稅。兩天后,中國政府通過在自己的產品清單中添加電動汽車來 還擊,這些產品將被征收新的關稅。但中國的立場在上周有所 變遷,并在本周正式 宣告 取締全部權 制約的 信息。 綜合人士指出,上述 變遷表明,特斯拉 遲延扣動在中國組建工廠的扳機是 理智的。 實際上, 幾乎全部 其余外國汽車創造商都已在過去一年里為電動汽車業務在中國設立合資企業,為明年開始的中國零排放汽車授權做 預備。他們必須這樣做,需求迅速添加電動汽車的產量,避免因為當前在中國的汽油動力汽車業務而受到懲處。 特斯拉沒有汽油動力汽車業務,所以中國的有關政策對其構成利好。此外,現在看來,特斯拉 可以在(中美貿易戰的)風暴中等待,直至達成一份 徹底 占有工廠全部權的 協定。 |
上一篇:2018南京國際汽車博覽會免費搶票勁爆來襲
|
想便宜點買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百度搜索 | 百度中 中國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利好特斯拉 德國大眾喜憂參半 相關內容 |
360搜索 | 360搜索中 中國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利好特斯拉 德國大眾喜憂參半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