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江蘇汽車網 >> 汽車新聞 >> 車界新聞 |
沈暉談概念,陸斌盯量產,威馬以未來闡述現在 |
本文關鍵詞:沈暉 陸斌 2年不見,威馬CEO沈暉有些微微發福了。 作為創業公司的1號創始人,在夜以繼日的工作強度下,能出現這種情況算是相當罕見了。 在這里有必要先簡介一下沈暉,在2015年的互聯網造車浪潮中,身為沃爾沃亞太[報價 4S店]區第一高管的他毅然決定辭職,選擇與當時中國車聯網領域最炙手可熱的傳奇人物博泰集團創始人應宜倫聯手,共同推出擎感汽車。 當時恰逢2015上海車展,定位高端的擎感汽車攜互聯網造車大勢參展,面對諸多世界級競品絲毫不落下風,“科技瘋子”應宜倫用狂放的氣場和情懷感染著每一個到場觀眾,沈暉則用汽車圈的沉穩、儒雅和內斂吸引了汽車界眾多大佬到場助陣。雙星閃耀、最佳拍檔、最接近于成功的互聯網造車,行業人士幾乎傾盡所有的溢美之辭,沈暉、應宜倫和擎感汽車一時間風光無二。 令人遺憾的是,不到兩個月之后,中國A股指數斷崖式下跌導致的資金危機擴散至投資領域,社會資本由高度過剩瞬間轉向極端緊缺。使對資金需求極高的互聯網造車行業遭遇重創,生不逢時的擎感汽車項目最終也陷入停滯,沈暉也選擇再次創業。 彼時,很少有人能想到,他選擇的第二個創業項目威馬,依然是互聯網造車。 經歷了擎感汽車的潮起潮落后,沈暉表現得更為謹慎內斂,整個2016年,威馬基本沒有向外界傳遞聲音,整個團隊分工清晰,研發組鉆研技術、市場組布局營銷,CEO去找資金,頗有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悶聲發大財感覺。 經過15個月的厚積薄發,2017上海車展前夕,威馬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辦的企業開放日上打出了一系列“強勁”的新能源組合拳。揭幕了首款概念車,介紹了首款量產車,發布首個出行服務產品——“威馬充電”APP,宣布成立一支額度達120億元的“智慧出行價值鏈”全球產業基金,并且透露了C2M生產方式和聚合粉絲力量的威盟。 其中,首次亮相的“AG2020”是威馬第二個平臺的首款概念車,從“最快30分鐘充滿電”、“續駛里程1200公里”、“0-60km/h加速時間2.2秒”等預期參數解讀,該車型將是一款顛覆性產品。但車瞳君在驚嘆之余,依然保持謹慎觀點(2020年電池行業能否實現技術突破只能等待實踐證明)。 在造型設計上,采用歐翼門設計,線條新奇的概念車外觀相當前衛,乍一看頗有幾分電影里那個貼心暖男“大白”的感覺,整車散發出強烈的科技感。名字中AG是avant garde的縮寫,意味著前沿、先鋒;2020意味著2020年,代表了威馬汽車2020年的愿景和努力的方向——全方位的用戶出行關懷和周到的智能服務。嗯,看來這“大白”外形和威馬的愿景還真真是一致的呢! 當然,威馬不是僅靠仰望星空的AG2020來描繪遠景,沈暉表示,其量產車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自2016年12月底威馬在甌江口的試制車間竣工之后,已經完成了15臺試制車,全球累積測試里程已超過100萬公里,并通過威盟進行了100多場產品調研。同時,外觀、內飾設計已經凍結,全產業鏈供應商也整合完畢,即可將開始銷售和服務渠道建設。 OK,至此終于從概念走入現實,沈暉可以進入后臺喝茶休息,威馬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上臺開瓶皇家禮炮,哦不,是介紹量產車和營銷布局。 和互聯網造車人擅長講故事不同,曾經是奇瑞[報價 4S店]營銷公司副總裁的陸斌,加盟威馬負責戰略營銷工作后同樣保持了汽車行業謹言慎行的特點,在3月底的媒體溝通會上,僅透露了威馬建廠和準備建設智能出行圈的消息。 “將于2018年下線的量產車,較現有同級產品在風阻系數上有重大突破,將低于0.3Cd。”對于首款量產車型,陸斌充滿信心。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針對困擾電動車普及的充電問題,威馬針對互聯網時代的共享特點,特別研發了旗下首款出行服務產品--威馬充電服務。該款打通了“查、導、充、付”四項核心功能的充電APP產品,首批開通選擇在上海地區,將接入星星充電、EVPOWER兩家運營商共5000余個充電樁,為車主提供最優的出行充電方案。 據了解,在公開測試期間,充電樁狀態刷新頻率精確到120秒,準確率達到90%以上。目前,該款APP正在接受手機用戶的反饋,并不斷進行體驗優化。 此外,決定量產車下線時間的核心因素是威馬工廠的建設速度,據悉,自2016年11月23日,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在溫州市甌江口奠基開始,目前一期工程已經鋪開,今年5月起第一臺設備將進廠安裝,整座工廠預計年底完工,2018年年初,首批主流量產車型將在裝配線上小規模下線。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亮點,是威馬汽車獨創的“C2M 智能制造”模式,用戶可以通過威馬汽車商城個性化定制屬于自己的汽車,并且一路跟蹤車輛的訂單受理、制造進度、車輛運輸進度等信息。 按照威馬的說法,這種將定制生產、新車電商進行融合的模式,可以極大加快車輛交付周期。C2M 模式的目標是做到交車周期只有特斯拉的 1/3,即目標交車周期只有20天。 車瞳點評: 在互聯網造車風起云涌之際,全價值鏈的整合能力以及最終的產品力,將是威馬能否走到最后的決定因素。而幫助用戶培養互聯網新能源車用車習慣,度過最初的用戶培育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從即將發布的威馬充電服務開始,威馬前方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通過威馬汽車由遠及近的目標,我們可以發現,仰望星空的未來發展藍圖,與腳踏實地的有序推進相輔相成,遠比講故事更具說服力。 值得注意的是,沈暉和威馬也保留了后手,120億元的“智慧出行價值鏈”全球產業基金,以及聚合粉絲力量的威盟,盡管目前沒有顯山露水,但隨著威馬產品的陸續推出和用戶群體的建立,大數據將逐漸展示潛力。 專注于如何將產品賣出去,滿足用戶所需,車瞳期待著威馬量產車的下線,也希望威馬在這條漫長的路上,繼續不忘初心,不講故事,踏實前行,就像慢成的正派武功,越往后實力越強大。 |
上一篇:陳安寧:打造奇瑞全產業鏈體系,3至5年抗衡合資品牌
下一篇:全新5系旅行車/明銳旅行版等 2017重磅旅行車前瞻 |
想便宜點買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 |
百度中 沈暉談概念,陸斌盯量產,威馬以未來闡述現在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沈暉談概念,陸斌盯量產,威馬以未來闡述現在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