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熄火門禍起調和汽油?個別添加物未入指標 |
本文關鍵詞:調和汽油 熄火門 中石油 中石化 集中迸發于云貴地域的 “熄火門”仍在持續發酵。 事件發生后,中石油、中石化均堅稱旗下加油站銷售的成品油“無問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兩巨頭開端從進貨渠道上加大質量把控力度,收緊外采流程。中石油內部已要求銷售公司自2月15日起暫停從社會單位外采汽油。而在上一年6月,中石化也曾出臺外采“限購令”,全面停止調和汽油外采。石油巨頭在幾個月里兩出 “禁采令”,背后有何玄機?“熄火門”是不是和外采的調和油有關? 昨日(2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調和汽油主流價格為8500元/噸左右,大致比兩大石油公司93#汽油均價低1000元/噸。 國家石油天然氣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四川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院石化中心的高級工程師郭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有些不法企業為了賺取差價,在汽油中增加非法增加物,甚至增加甲醇、甲縮醛和N-甲基苯胺等。當前,有些非法增加物并未在國標檢測指標之內。 外采油溯源 《每日經濟新聞》從多個渠道獲悉,此前兩大石油巨頭每年都有一定的外采量,且外采量處于連年增進態勢。外采是指為保證市場供給,兩大石油巨頭從各自系統外的單位(包含國有石油企業、地煉、民營貿易商)購進成油品的一種方式。但是,頻發的油品質量問題激發社會各界對兩大石油公司外采調和汽油質量的擔憂。 據業內資深人士介紹,中石油、中石化外采一方面是由于兩大公司自有資源配置缺口;另一方面是外采成品油的成本更低,為緩解成本壓力,通過外采增加利潤。 據安迅思息旺能源首席分析師鐘健統計,兩大公司外采量每年都在增進,2010年曾達到6000萬噸左右。其中中石油外采4000萬噸左右,而中石化約為2000萬噸。兩巨頭在各地域外采比重不同,華東沿江一帶外采量占其成品油供給量的15%左右;在西南地域,中石化外采量占到60%左右,中石油外采量占到30%左右。 兩大石油公司都有自己的油品銷售企業質量治理內控流程,油品在檢驗合格入庫儲存后,經過企業定檢和出庫化驗合格后,方能裝車送往加油站。以中石化為例,依據其制定的油品銷售企業質量治理內控流程,自己煉廠生產的油品入庫只需進行B級重要指標檢測;而在外購油品質量治理內控流程上,不只需求對供給商的資質審核,在進入油庫前還需求進行A級化驗合格后才能儲存。不過,自2011年5月湖南岳陽、浙江溫州等地浮現問題汽油事件后,中石化已全面停止了調和汽油外采。 千元差價背后 本月15日,中石油下發文件暫停從社會單位外采汽油,這重新激發社會各界對兩大石油巨頭外采以及調和汽油質量的擔憂。據業內人士報料,兩大公司外采的調和油可能會增加相應的組分和增加劑,使得其油品質量基本達到國標水平。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卓創資訊獲得一份華北地域調和國三93#汽油利潤分析表。該分析顯示,國三93#汽油的增加成分為:90#汽油 (市場價格8900元/噸,增加比例35%,調和成本3115元/噸);石腦油(市場價格8300元/噸,增加比例30%,調和成本2490元/噸);MTBE(市場價格8700元/噸,增加比例10%,調和成本870元/噸);芳烴(市場價格8900元/噸,增加比例10%,調和成本890元/噸);C5(市場價格8400元/噸,增加比例5%,調和成本420元/噸);其他 (市場價格7000元/噸,增加比例10%,調和成本700元/噸)。 當前,山東地煉93#汽油主流價格約為9000'9250元/噸,而華北、華東地域兩大石油集團93#汽油均價分別達到9600元/噸、9700元/噸,而調和汽油主流價格為8500元/噸左右,與兩大石油集團的93#汽油均價相差超過1000元/噸。 “調和汽油的成本要低于國標汽油,調和汽油和兩大公司自產非調和汽油利潤相差較大,有近千元的利潤差價。”一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 上一年中石化叫停調和汽油外采,其目的便是要防止調和油進入中石化的銷售系統,由于現在的技術監測無法把控調和油的質量。此外,中石化在國標質量標準的基礎上,還增加了針對調和油檢測的若干新指標,如“烯烴含量”、“甲縮醛”等,嚴防不達標調和汽油進入中石化銷售系統。 以前每年3月是兩大石油公司外采巔峰期,旗下各省級公司會指定相應外采供給商,普通來說,這些供給商下面還各有不少小供給商,供給鏈條環節的增加讓油品監管難度更大。 “國家標準是依照正常的原油提煉過程制訂出來的,但有些非法增加物不在國家的標準檢測指標之內。”郭樺表示,國家現在也尋求建立一套風險監控體系,對在汽油中常見的非法增加物進行檢測。 “禁采令”后流向何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2月初,中石化再次提出追加汽油外采檢測指標。而在15日,中石油也下發文件暫停從社會單位外采汽油,也有消息稱或會提高外采汽油膠質含量的檢測標準。該文件要求禁止從非生產企業外采油品,同時采取措施保證油品合格。據了解,此次中石油出臺的禁采令只是針對社會單位來執行的,也便是說中石油的銷售公司不得從社會單位貿易商處外采汽油,但他們仍可以從中石化、中海油和地方煉廠等生產單位外采汽油,不過在外采的過程中增加了需求檢驗的指標。 兩大巨頭禁采之后,調和油會流向何方呢?上述資深人士稱,進不了兩大公司旗下加油站,還是可以進民營加油站。由于兩大巨頭自己煉廠的資源有限,一些民營油站假如沒法從兩大公司拿到油品,可能只好選擇調和油。 不過,兩巨頭停止外采并未讓調和汽油的價格走低,反而由于成本增加的緣由近期價格有所上漲。就在本月國家上調成品油最高零售價后,調和汽油每噸的價格也上漲300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有廣西媒體報導稱,近日南寧市區亦浮現汽車集體“生病”現象:打不著火、積炭過多、怠速顫動、加油熄火等,最終招致發動機故障乃至發動機損壞。 |
上一篇:長安歐諾上市 “多能商務艙”引爆市場期待
|
想便宜點買MAXUS大通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MAXUS大通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 |
百度中 熄火門禍起調和汽油?個別添加物未入指標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熄火門禍起調和汽油?個別添加物未入指標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