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日探索:后合資時代敢問車廠路在何方? |
本文關鍵詞:奔馳 華晨 福特 斯巴魯 捷豹 國內汽車市場競爭不斷加劇,迫使國內外車企不得不改變原有的競爭策略。這其中,就有不少企業重新選擇了合資。這次合資潮,是否能有別于中國汽車產業所歷經過的近30年合資歷程,能有別于市場換技術的時代,令眾車企闖出一個有別于昨天的后合資時代。路在何方?今天的探索,或許就是明天的大路。 開辟商用車新陣線 “我們打造的‘移動派出所’日前已為沈陽的公安部門服務,備受好評。同時,我們也在積極籌備高檔醫療車、校車等專用車。此次與奧地利DlouhyGmbH公司合作,就是為了力拓專用車市場做準備,未來力爭取得二成的專用車市場份額。 ”上周,中國華晨集團與奧地利Dlouhy GmbH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時,華晨集團總裁祁玉民表露了華晨進入專用車市場大展宏圖的決心。 作為歐洲急救車行業的知名企業,也是奔馳汽車公司在全球授權的兩家專用車改裝企業之一,Dlouhy GmbH公司在專用車領域擁有出色的技術創新能力,可研發不同材質的改裝車零部件和高品質的專用車產品。此次與華晨的合作,雙方將共同出資成立申華路易專用車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進軍高端專用車市場,涉及專用車零部件、配套件的研發和設計等業務,公司還將為國內其他專業改裝車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事實上,近期國內車企為力拓新市場積極尋求跨國合作伙伴的不止華晨一家。 7月19日,中國北汽福田與德國戴姆勒集團共同宣布,雙方將共同出資63.5億元,按照50∶50股權成立中重卡合資公司,以投身于“持續高溫”的重卡商用車市場。新公司預計將于今年三季度正式成立,達產后,整車生產能力為10萬輛/年,發動機為4.5萬臺/年。此外,坊間也有傳聞,剛與法國PSA牽手的中國長安集團正在與德國大眾洽談成立商用車公司的事宜,新一輪的合資潮已然掀起。 畫外音一:尋求新細分市場 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尋求新的細分市場,是這一輪合資潮的特點之一。 近幾年,我國乘用車市場發展迅猛,各車企已拼得你死我活。相比之下,專用車、商用車等市場雖增速驚人,但國產車大多處于低端、進口車大多處于高價,這一高一低,讓有識之“商”看到了誘人的“蛋糕”。 發達國家制造業外移,也為我國進入專用車、商用車市場提供了機遇。不難發現,此輪合資潮中,外方均為專用車、商用車市場的大佬級企業,他們擁有強勢的技術和市場營銷能力,今后合資企業的產品只要技術到位、價格有優勢,相信國內外市場的機會都斷不會少。 抓住合資機會的尾巴 7月9日,中國長安汽車已經迅速敲定了與法國PSA集團的合作項目,相對于當年PSA與哈飛的馬拉松曖昧,這場聯姻進展得出奇順利。落戶深圳的長安PSA項目預計明年就能初步建成投產。 雖然全球主要的汽車廠商在中國的合資伙伴基本上都已經敲定,但是對于一些沒趕上第一波合資潮的自主品牌車企而言,尋求合資機會仍然是他們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環節。比如長安汽車,坐擁全國第二大的產能,銷量坐四望三,但是在合資方面的單薄仍然讓他們感到不安。 福特在中國腳步的遲滯,使得這家北美巨頭向國內引入新車型、拓展新市場的步伐十分緩慢。至今只有4款車國產且總銷量始終難進前十的現狀,無法滿足長安汽車的發展期望。而長安馬自達相對于一汽馬自達的弱勢也使得這個項目裹足不前,立項至今總銷量仍不足20萬臺。長安鈴木雖然發展得中規中矩,但是顯然沒有取得像印度那樣的成功。 所以,長安需要一個“強大的海外盟友”。此次與PSA “歃血為盟”后,長安將集中力量把雪鐵龍品牌的中高端產品DS系列產品引入中國,這將大大加強長安現有合資車型的競爭力,并提升企業形象。 小眾品牌國內覓伙伴 作為一個小眾品牌,日本富士重工旗下的斯巴魯汽車在中國市場上從未像現在這樣備受關注,其計劃國產的消息近期眾說紛紜。 在今年4月份的北京車展上,斯巴魯汽車發出了 “已將國產化提上重要議事日程”的聲音,這讓眾人開始關注斯巴魯今后的國內伙伴。 由于豐田汽車是富士重工的大股東,持有富士重工16%的股份。因此,豐田汽車在華的合資企業——一汽豐田率先被業界鎖定,坊間傳言,斯巴魯將與一汽合作,并于一汽豐田進行國產。雖然該事件一度被傳得有鼻子有眼,但斯巴魯目前仍沒有任何表態,只是于近期表示,未來兩至三年內,將選擇一款目前熱銷的車型進行國產,并建立配套設施。 如果此次斯巴魯與國內車企成立合資公司,將是斯巴魯的第二次國產。早在1992年,富士重工將其日本暢銷的微型車斯巴魯REX引進到貴航云雀生產,然而該車銷量低迷,上市10年僅售出1.2萬輛。 2002年,富士重工退出貴州云雀,斯巴魯的第一次國產化進程就此黯然收場。有了前車之覆,斯巴魯此次再尋合作伙伴必是慎之又慎。 說來也巧,就在斯巴魯宣布準備國產的同時,另一個小眾豪華品牌——捷豹路虎也有國產的打算。2008年3月份,印度塔塔集團成功收購福特汽車公司旗下的捷豹路虎品牌,隨后這家印度公司開始著手捷豹路虎的復興之路。今年5月份,印度塔塔集團宣布,計劃利用一到兩年時間,選擇合適的中方合作伙伴在中國建廠,并生產其旗下的捷豹路虎車型。 畫外音二:市場成熟后的必然之舉 去年,中國汽車市場躍升至全球第一,各大汽車品牌收獲豐厚。斯巴魯、捷豹路虎等小眾品牌雖然銷量屢創新高,但是此山看著那山高,再也按捺不住國產的誘惑與沖動。 2009年斯巴魯進口、銷售達3.5萬輛,成為中國進口車前三甲;中國已成為路虎僅次于英國和美國的第三大市場;捷豹在華業務也已躍居全球市場第四位。這些品牌在國內市場已然“成熟”,而國產則是這些企業在市場成熟之后的必然之舉。 中汽協預計,中國車市未來10年還將保持增長態勢,小眾品牌國產后,如果順利搭上“順風車”,轉身成為主流大品牌也并非沒有可能。對于國內的企業而言,斯巴魯品牌形象不錯,又有獨特的四輪驅動系統、水平對置發動機等技術,如果抓住此次合資機會,在提升銷量的同時,還能學習到先進的技術,吸引力可謂不小。因此,急于國產的小眾品牌成為國內車企眼中的香餑餑。 畫外音三:共生共存共發展 擁有巨大的規模而不具備鮮明的特點和一招鮮的優勢,對于一家企業而言是很危險的。從中國市場來看,國際汽車企業與本土企業的協同發展,將會成為今后一段時間內汽車企業發展的基本形態。傳統三強——上汽、一汽和東風,哪一家不是伙伴上左擁右抱、經營上左右逢源?而長安雖然體量巨大,但是沒有一個項目有明顯的優勢。長安明顯感受到了這樣的壓力,為了奪回在微車市場的優勢,長安完成了對新中航汽車項目的并購,形成了全國范圍的微車產能。同時,在合資方面,長安表現出來的也是急切心態。據了解,除了與PSA的項目之外,長安還與一些國際品牌進行了接洽。 長安的策略折射出了一批國內規模擴展迅速,而企業特色仍不鮮明的車企的心態。比如華晨汽車、長城汽車等。前者在擴大了與寶馬合作規模的同時,又與奔馳敲定了商用車項目,真正實現了“開寶馬,坐奔馳”。長城則先后接洽了與自己產品線比較合適的克萊斯勒和路虎,希望將自己越野王的形象建立起來。 |
上一篇:首批享受補貼的節能車哪幾款算明星車?
下一篇:自主品牌:投訴大幅上升 召回鮮有動靜 |
想便宜點買吉利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吉利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西祠聯盟論壇 | |||||||
|
![]() |
百度中 今日探索:后合資時代敢問車廠路在何方?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今日探索:后合資時代敢問車廠路在何方? 相關內容 |
![]() |
雅虎中 今日探索:后合資時代敢問車廠路在何方? 相關內容 |
![]() |
Sogou搜索中 今日探索:后合資時代敢問車廠路在何方?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