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鍵詞:廣本 大眾 一汽大眾 上海大眾 江蘇汽車網
自主汽車企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雖然有了不少的技術儲備,在造車水平和質量上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目前,我們與合資品牌與國際品牌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而這種差距體現在多個方面。
“市場換技術”的發展思路伴隨著我國汽車發展的歷史,客觀來看,其為中國轎車工業帶來了巨大變化,推動我國轎車制造水平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在這一過程中,中方在技術、管理、人才等方面積累了經驗,初步形成了配套的零部件體系,轎車工業的底子逐漸厚實起來。但同時,“市場換技術”的代價過高,技術轉讓費與取得的技術并不相符。
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就在我們尚在追趕國際品牌的同時,新一輪的技術升級已經在全球悄悄醞釀。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處長李剛在日前召開的中國自主汽車技術與產品成果展上表示:“大概2012年到2013年,目前我們所看到這些汽車技術都要更新。”一個目前市場的現實是,大眾汽車TSI+DSG的先進動力組合已經開始在全系車型中推廣,而本田也將從2012年開始,逐步更新目前的傳統汽油發動機和變速箱,進一步提高燃油經濟性。這對于原來習慣于引進東西的自主品牌企業來說,已經沒有什么路可選擇,只有自主創新。
這里說的自主創新,是指在保留自主知識產權、擁有自己品牌的基礎上,一種完全的自主研發,如果選擇合作的形式,也要能夠掌握汽車核心技術,如此才能自主決定自主品牌的產品線、發展戰略,就能在與跨國公司的合作中底氣十足地進行談判。
有業內人士曾表示,未來5年將是自主品牌發展的最后機會,誰抓住了機會誰才會避免被淘汰。當然,自主研發更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若國家政策不夠,那么國內的這些研發中心、工程技術中心,都僅僅是在為跨國公司作適應性改造,而這種小范圍的改造絕非自主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