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鍵詞:面臨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 車企如何應對?
南方日報訊
近日,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2010級EMBA春季班開學典禮暨低碳經濟下汽車行業發展論壇上,廣州汽車工業集團董事長張房有表示,面臨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汽車行業應積極承擔歷史責任,努力為低碳時代作出應有的貢獻。
張房有在演講中表示,汽車企業首先要積極引導汽車消費模式和消費行為。中國每年新增汽車1000萬輛左右,已經逐步進入汽車普及的社會,從與西歐、北美的比較中,在大眾汽車消費的增長期,居民選擇什么樣的消費模式對低碳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在消費人群中培育起環境優先的意識,我們就能在節能環保和低碳中發生跨越。由于一段時間內油價比國外低,車價比國外高,居民消費很大程度取決于消費環境,由于汽車企業在微觀環境中直接面對消費群,能夠直接了解消費者的消費偏好,所以能夠在消費者和政府之間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第二,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從能源汽車的產業化水平看,我們跟世界上幾大巨頭如豐田、本田、大眾差距比較大,在研究試驗階段差距不是很大,但一到產業化階段差距很大。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沒有別的選擇,就是遵循技術進步的規律,從混合動力到電動車再到燃料電池,通過若干個階段來完成,其間要進行政策引導而不是過早強調規模,從而又回過頭來走回傳統的路子。在政策推廣層面要有重點,在比較成熟的城市進行試點,然后再推廣。
第三,完成配套設施,設施不完善是我們的一大障礙。充電站的密度要多大?充電的成本要多高?這些都成為制約的因素。配套設施在先還是生產汽車在先?從企業的角度來說沒有生產設施沒有人來買,從配套設施建設者來看,建了充電站以后沒有來充電怎么辦?目前可喜的是,幾大石油公司愿意跟電網公司聯合一起,建立充電站。這一點是下一輪中國電動車產業最重要的動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