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顧中國汽車召回路在曲折道路中探索 |
本文關鍵詞:回顧中國汽車召回路 在曲折道路中探索 豐田的召回風波正酣,全球的汽車行業也因為這次不大不小的事件而產生了一陣騷動。這一刻,所有人的眼睛都睜得雪亮。中國,自從2009年以來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自然要受到豐田的禮遇和重視,國內消費者也開始頻繁關注起這次召回事件對中國的影響。于是,豐田召回事件背后的中國召回制度便不可避免地再次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中國汽車的召回之路究竟走得如何,我們在這里不妨作一下簡單回顧。 起步艱難 來之不易 汽車召回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于美國,后又得到歐洲、日本、韓國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紛紛效仿。而我國汽車產業發展時間較短,相關立法的制定難以跟上快速發展的汽車產業本身,消費者維權之路走得異常艱難。 2002年和2003年,正是中國汽車市場的井噴時期,也是中國車主維權最熱鬧的年頭。由于相關制度缺失,消費者經常遇到問題車維權很難、汽車廠商經常對問題視而不見的情況,因此不時傳來砸大奔、牛拉寶馬的“趣聞”。于是,歷經四年、十次研討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終于在2004年的“3·15”消費者權益日正式出臺,并從當年10月1日起實施。這是我國以缺陷汽車產品為試點首次實施召回制度。 2004年6月,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向國家質檢總局遞交了召回報告,對2002年12月26日至2004年3月25日生產的馬自達6轎車進行召回維修,這是國內首例汽車召回事件。同日,廣汽本田向國家質檢總局提出免費檢修或更換燃油箱的“市場措施”報告。上海通用、東風雪鐵龍、奔馳、福特等廠商緊隨其后,總計召回汽車近30萬輛。這一年,中國汽車共有10次召回。 自此,中國汽車的召回之路正式開啟,消費者對召回開始有了新的理解。盡管當時一汽轎車召回馬自達6被大多數人定性為“作秀”,但是其帶來的積極意義仍是不能忽略的。汽車企業開始認識到對缺陷產品實施召回是對社會和消費者所必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逃避責任則只能讓企業形象大大受損,越來越多的企業敢于直面產品的缺陷,對有安全隱患的產品進行召回。 一路發展 初見成效 開了一個好頭兒,后面的路應該會更加好走一些,事實上也是這樣。經過2004年的預熱和起步,從2005年開始至2008年,中國的汽車召回開始按照自己的軌跡發展起來,雖然行動緩慢,但是畢竟已初見成效。 雖然有部分企業忌憚主動召回會產生負面影響,發現產品存在缺陷后避重就輕;或者出于成本等因素考慮,采用一些“變通方案”,企圖蒙混過關。這些車企對召回的忽視應該說與處罰力度太小有關。國家質檢總局表示,這主要是由于《規定》屬于部門立法,部門立法受國家有關立法限制,最高權限就是罰款3萬元。另外,這也和監控力度的薄弱與相關立法的滯后性有很大關系。 但是,更多有責任感的車企還是能夠做到主動召回的。截至2007年11月,國內總計召回汽車130萬余輛,涉及45家國內外企業的107種車型,召回次數達103次。其中,2007年前11個月,共計召回23次,涉及25種車型的58萬余輛。除摩托車外,我國已將全部機動車納入召回范圍,市場和消費者已經走向成熟。 路漫漫 上下求索 中國汽車召回之路發展到現在,已有6個年頭。汽車召回已為百姓所熟知,在保護消費者利益、提高了企業質量責任意識的同時,召回監管體制也實現了良性發展。汽車企業普遍成立了專門召回管理機構,在質量控制等源頭上杜絕汽車召回的發生。 據統計,2009年中國汽車共召回57次,召回車輛136.482萬輛,超過2008年1.5倍之多,涉及33個企業。無論從召回次數還是數量上看,2009年在中國汽車召回史上創了新高。企業通過召回不斷完善內部管理、修正產品設計缺陷,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平均召回完成率在85.5%以上。 而召回并沒有影響他們的品牌信譽度,很多召回企業的產品和銷量在提高,并贏得了更高的社會聲譽。又值“3·15消費者權益日”即將來臨,中國汽車召回之路已經走到一個十字路口。從目前來看,企業的負責任態度和消費者的理解,已經讓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走在了正確的方向。隨著市場愈漸成熟,召回仍會繼續。(文/姜 山)
|
上一篇:剖析汽車相關投訴案例 最關鍵是理性維權
下一篇:細節決定整體 解析汽車零部件采購與檢驗 |
想便宜點買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西祠聯盟論壇 | |||||||
|
![]() |
百度中 回顧中國汽車召回路在曲折道路中探索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回顧中國汽車召回路在曲折道路中探索 相關內容 |
![]() |
雅虎中 回顧中國汽車召回路在曲折道路中探索 相關內容 |
![]() |
Sogou搜索中 回顧中國汽車召回路在曲折道路中探索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