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豐田召回門啟示:國內車企要加強管理 |
近日,豐田召回事件引起了社會了強烈反響,豐田此次大規模召回原因是采用了問題零部件。此次豐田召回的車型不僅涉及到美國和歐洲在銷售的車型,中國一汽豐田的RAV4車型也牽涉其中。目前,豐田已經在召回這一款車,涉及數量為75552輛。 《證券日報》獨家采訪了汽車評論專家張志勇先生,來了解豐田召回的原因,并分析國內汽車應該如何加強來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 第一的帽子 使危機顯得更加嚴重 《證券日報》:豐田遭遇召回門,您如何看待? 張志勇:豐田召回門是一種特定時期發生的特殊商業案例,由于世界金融危機導致了世界經濟危機,從而帶來的汽車市場蕭條,造成了裁員、停產,人心不穩。同時,豐田的數年的擴張成果沒有獲得及時的消化,許多新的工人沒有適應豐田的企業文化,熟練程度在危機面前更是欠缺培訓和提高的機會。其實,召回事件并不是豐田一家公司獨有的案例,只是由于豐田在世界上作為第一大企業,特別是在美國市場占有更高的份額,因而這種危機顯得更加嚴重。 在這件事情上,豐田的召回有兩點值得肯定:一個是豐田召回的極端化。即是豐田將本可以不在召回范圍的車型,凡是有嫌疑的,都在召回之列。這說明他們對于自己反思的堅決。二是豐田對于事件的認識上。豐田的高層的認識與解決問題的辦法還是比較有效率的,召回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證券日報》:對于豐田的召回原因,您認為豐田是否犯了嚴重的錯誤?中國的汽車消費者是否應該因為這樣而抵制豐田的產品? 張志勇:對于豐田的召回事件產生的原因,有許多人都在說是豐田的精益生產方式出了問題,其實不然。豐田今天的召回危機不是今天的危機,而是早已暗結惡胎。 新世紀的開始,是豐田爭創世界第一的開始,雖然從質量、效率以及競爭力方面,豐田早已傲視群雄,但是豐田仍然希望爭奪最大公司的桂冠。 每年50萬輛生產能力的大幅擴張,最終獲得的是質量控制體系的脆弱以及產品質量的下降,其實豐田的召回事件從2005年左右就已經開始顯露苗頭。 至于說到抵制,恐怕就不是商業的行為。現在的社會早已進入全球化的時代,商業的事件應該以商業的辦法來解決。另外,消費者購買與否是一種市場行為,市場行為最大的特點就是一種完全是屬于個人消費者而不是有組織的行為,因此,豐田出現這樣的問題,市場自然會表現出應有的態度。 事件將影響信譽 并最終體現在銷量上 《證券日報》:您認為這是否會影響到豐田以后在中國和世界范圍的銷售?豐田好不容易取得的“老大”的位子是否可能因此而不保? 張志勇:對于銷售以及市場的影響肯定是存在的。豐田自己甚至也一度停止了某些車型的市場銷售行為。至于對于以后的市場取向,要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過去也有過類似對于產品進行指責的行為,但是這樣的指責不但沒有影響到市場,反而銷售好像更加亢奮。 不過,在這個事件中,豐田獲得的教訓是很多的。對于自己的信譽的打擊是存在的。只是由于豐田在過去市場中的信譽度比較高,因此,要推翻這堵信譽墻并不容易。但是,再堅實的墻,也不會經受住持續不斷的打擊,因此,豐田可能需要做的是,在信譽墻沒有倒塌之前,盡快改變目前的窘境。 這個事件背后非常令人關注的是,豐田是在剛剛打敗通用獲得世界第一的位置之后發生的一系列尷尬事件。 至于說是否老大的位置是否不保,那也要看世界經濟危機影響下的世界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的恢復程度。 不過,對于豐田來講,經過這樣的系列事件,老大的位置估計已經不再是他們的首要目標了。他們一直說要回歸原點,其本意就是在于要回歸豐田的精益生產,恢復創新的動力,重新塑造豐田。這樣的豐田看重的是效率、質量,而非規模。 國內汽車廠商 最應加強的是管理 《證券日報》:如果其他廠商生產的汽車出現質量問題,汽車廠商應該如何應對?豐田現在的應對措施是否得宜? 張志勇:汽車質量問題在2009年非常突出,幾乎所有的外資廠商都牽涉到其中。出現問題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在出現問題以后,汽車廠商如何應對。 首先,汽車廠商要快速向消費者公布質量問題,承認錯誤。即使這種問題還沒有徹底弄清,也有一個很好的姿態。 其次,對于涉案的一些消費者,要耐心給予幫助。 第三,要進行全面詳細的分析,到底是否廠商的問題,還是消費者的問題?同時給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第四,如果是廠商的問題,要分清問題的嚴重程度,需要召回的,必須盡快召回。 第五,查清問題的實質。是一款車型的問題,還是公司的質量管控體系出了問題等等。 第六,采取得力措施最終解決問題。 在這次召回事件中,豐田采取的大規模召回是史無前例的,也說明了豐田對市場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 《證券日報》:豐田召回門事件給我們國內的汽車廠商帶來什么樣的思考?國內廠商應該在什么方面加強? 張志勇:管理。中國國內的本土廠商,在經歷了10多年的市場磨練以后,現在需要加強的是練好內功。內功的關鍵在于管理,這種管理不僅僅是生產現場的管理,還包括整個物流體系的管理,也包括研發設計的管理,以及對于渠道的管理。所有這一切,只有管理更加到位,更加科學,才能讓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銷量預測體系應該更科學 《證券日報》:2009年是我國汽車產業的豐收年,實現汽車銷量1350多萬輛,國家制定的2010年汽車銷售計劃是增長15%左右,而各汽車廠商2010年的銷售目標都比上年增長了20%以上,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張志勇: 對于市場的銷量,其實國家可以不去制定具體的量化指標,因為汽車市場是完全競爭化的市場,完全競爭的市場的特點就是一切都要市場自己說了算。政府可以在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出臺促進或者限制的政策,但是單純的市場銷量目標制定是不必要的。 對于企業則不一樣。他們的目標高低其實無可厚非。因為每一個企業在制定戰略的時候考慮的因素有許多,包括市場的增長情況、競爭對手的狀態,自身的戰略考慮。 但是,一些企業可能往往過于對未來的形勢出現誤判,從而制定過于樂觀的目標,這樣肯定會造成企業生產銷售的損失。要達到一個比較精準的判斷,必須有一套科學的市場預測體系。
|
上一篇:國際油價上躥下跳 國內油價靜觀其變
下一篇:豐田召回讓出商機 “中國制造”要警戒 |
想便宜點買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西祠聯盟論壇 | |||||||
|
![]() |
百度中 豐田召回門啟示:國內車企要加強管理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豐田召回門啟示:國內車企要加強管理 相關內容 |
![]() |
雅虎中 豐田召回門啟示:國內車企要加強管理 相關內容 |
![]() |
Sogou搜索中 豐田召回門啟示:國內車企要加強管理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