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高爾夫6,真可謂是目前中國車市的一個“名角兒”。看看德國大眾車迷的期待;看看各大媒體對它的炒作;看看廠家對新技術的不斷渲染;看看大眾車在中國車市的龐大保有量。在上市之前,恐怕誰都不會對高爾夫6將有搶眼市場表現而產生懷疑。種種跡象表明,這款A級車市場中的一員已經被刻意的捧上了高高的“神壇”,成為眾多車型中的一個神話。
現在,一汽大眾高爾夫6已經上市,并且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在大街小巷中已經會偶爾見到它的身影。那么,這款車真的會像上市之前一些人所期望的創造出神話嗎?依筆者看,恐怕很難。面對現實,這款車恐怕要走下高高的神壇,再次步入4代一汽大眾高爾夫叫好不叫座的后塵。
德系車口碑難使高爾夫6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作為合資企業,一汽大眾無疑是成功的。作為較早進入國內的國際汽車企業巨頭,大眾在中國嘗到了甜頭,當然也樹立了德國車嚴謹的口碑。經過多年的發展,大眾車逐漸培育出了自己的追隨者,其中也包括筆者本人。在某種程度上,大眾車成為了德國制造業嚴謹、認真的代名詞。在我看來,與其說這些擁躉是在擁護大眾車,到不如說是在擁護德國人的造車態度。作為車友會成員,筆者與很多大眾車的擁護者進行了交流,發現,他們中絕大多數并非擁護大眾品牌,只是因為奔馳、寶馬、保時捷實在是太貴了,無法滿足自己的德國機械夢,所以就支持了大眾。
目前,大眾車的德國標簽已經很難維系自己的品牌優勢,原因很簡單,現在越來越多的車打上了德國標簽。上海通用最新推出的車型絕大多數源自德國歐寶、許多自主車企都在與歐洲合作,甚至一直標榜性價比的韓國現代,在最新推出的I30時也大肆渲染了“歐洲設計”。客觀的說,目前“德系”這塊金子招牌已越來越被更多的品牌所應用,高爾夫6想要以此來標榜自己恐怕已經很難了。所以,從血統來看,高爾夫6很難與同級車競爭中占到任何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