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使得很多人投入到買車的“群雄角逐”中去,“加急費”又成為很多4S店銷售人員的口頭禪。不過雖然很多廠家表示買新車就必須排到春節之后,但這種做法并沒有獲得大部分消費者的認同。
今年作為史上賣車最“火”的一年,已讓各家廠商賺得盆滿缽滿。有望坐上年度銷售冠軍的上海通用數據顯示,繼別克品牌在今年6月份累計銷量突破200萬輛后,截至11月底,該品牌今年市場累計銷售又超過40萬輛。同時,去年表現不佳的韓國現代起亞汽車,今年將超過80萬輛,其上月銷量更是同比增長157.2%。有驚人增長率的也不只有韓系車,長安馬自達11月的銷量同比增幅達到160%,今年銷量累積同比增長57%。此外,豪華汽車品牌也表現強勁,沃爾沃汽車表示,其前11個月銷量同比增長71%,旗艦車型S80、S80L車系與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三倍。一汽大眾奧迪11月同比增長則超過100%,這也是一汽-大眾奧迪品牌2009年以來第7次打破單月銷售記錄,新奧迪q7的11月份整體銷量更是同比增長251%。
2009年的車市就像2007年的股市般氣勢如虹,如果說2007年人人都是股神的話,那么2009年每個車企就都是營銷大師。高速膨脹的汽車需求讓廠家得意非常,而同時市場卻又開始向“賣方”傾斜。不但優惠讓利成為稀罕字眼,對于一些熱門車來說,消費者買車更是成為“求人”之事。進入12月份后,全國車市的實際成交價“漲”聲一片,許多跑量的車型優惠幅度大幅縮水。據了解,上海大眾朗逸的實際成交價漲幅達到三千元、東風本田思域漲幅為兩千到四千元不等、東風日產騏達 相比最低時候的成交價上漲了七千元、驪威上漲四千元、飛度上漲四千到五千元、新寶來上漲兩千到五千元、榮威550的漲幅則達到五千至一萬元。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人群的消費心理并不難琢磨,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仍然使得很多人投入到買車的“角逐”中去。臨近年末的買車幾乎可以用“搶”來形容,據早報調查,滬上目前預定一汽大眾高爾夫需要等到明年3月份才能提車,而像一汽豐田RAV4、廣州豐田漢蘭達的提車時間大都要到明年四五月。“加急費”和能提前拿車的“裝潢費”字樣,再度成為很多4S店銷售人員的口頭禪。其中一萬元以上的加急費也有出現,奧迪Q5的加急費甚至超過3萬元。車市專家表示:“在2003年時加價非常普遍,中國車市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各個廠家都擴充過生產線之后這種熱潮還是第一次出現。”
雖然很多廠家表示買新車就必須排到春節之后,但這種做法并沒有獲得大部分購車者的認同。近日業內一項調查表示,在“訂車后愿意等多久”這一選項中,愿意在節后提車的只占6%,而78%的人等待時間只能接受1個月。同時,有77%的人表示會因提車時間過長而改換其它車型。消費者李女士表示:“最近去展廳選車,碰到好幾次銷售人員來不及招呼的情況。這種買車像買房一樣的熱乎勁,作出的選擇很可能是不冷靜的,我想等到春節之后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