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鍵詞:共線生產榮威上汽名爵
19日,上海汽車(600104)自主品牌臨港基地落成投產。上海汽車總裁陳虹表示,該基地目前主要投產上汽自主品牌榮威550汽車,并計劃生產下一代榮威750汽車以及發動機項目。明年開始,名爵品牌部分產品也將在此共線生產。

至此,上汽自主品牌體系建設初告完成:臨港基地將與儀征基地、南京浦口基地一起成為上汽自主品牌國內三大生產基地,并與上海汽車技術中心安亭基地、南京分院和海外研發中心一起形成上汽完整的自主品牌體系。
上汽也將面臨迅速擴張的自主品牌車產能和下游銷量能否匹配的挑戰。負責上汽自主品牌車的執行副總裁陳志鑫表示,今年國內車市呈現“前高后低”,目前雖處“金九銀十”的傳統銷售旺季,卻也無大的銷量上升勢頭,上汽自主品牌車的銷量計劃與大眾[報價 圖片 4S店 新聞] 、通用不同,每個月都在修改,銷量增長需要逐步爬坡的過程。產能的擴張和產品銷量增長不可能完全匹配,肯定有一個磨合過程。
三大基地定位各異
目前上汽在自主品牌車的推廣上不遺余力。陳志鑫表示,作為國內最早組建合資企業的上汽,多年來雖然在合資合作上受益匪淺,但 “還是深刻發現,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在誰的手中,誰才掌握主動權和話語權”。
臨港基地總投資29億元,沖壓、車身、油漆、總裝、發動機等五大車間均是全新建造,陳志鑫表示,臨港基地在未來30年均會保持技術和工藝的領先。臨港基地的投產終于使得上汽“自主品牌戰略”得到了產能保障。
年初上南合作后,上汽擁有了兩大自主品牌“榮威”和“名爵”,新車型上市明顯加快。上半年,榮威7501.8T、榮威550、名爵MG-TF跑車和名爵跨界車等眾多新品密集上市,其中有的車型上市期間間隔僅僅十余天。
陳志鑫表示,今后上汽自主品牌三大基地中,浦口基地將主要擔負小型發動機和自主品牌A級車的生產,計劃明年達到15萬輛產能;儀征基地的產能拓展空間不大,目前已經開始滿負荷生產榮威750,年產能5萬輛;臨港基地將擔負生產榮威550、榮威750、名爵等多種品牌和車型,預計在2010年前達到15萬輛。屆時,上汽旗下自主品牌車將達到年產30萬輛以上的規模。

上汽在自主品牌車的建設上投入巨資,自主品牌的成敗關乎上汽的未來。上汽總裁陳虹年初表示,今年榮威鎖定的銷售目標是48000輛,名爵的目標是16000輛,銷售金額擬達到80億元,“如果今年能達到上述目標,則會實現盈虧平衡,明年將在這個基礎上實現盈利”。
但據報道,榮威系列1-6月份僅僅銷售8200輛,落后于市場預期。上汽半年報承認,由于2季度以來國內汽車市場增速明顯下降,公司自主品牌由于新產品推出延期,銷量未能達到預期的階段目標,也成為影響公司營業利潤同比下降的重要原因。
不過,隨著榮威1.8T和榮威550以及MG新產品的推出,上汽自主品牌的市場表現大幅好轉。招商證券研究員汪劉勝也認為,上汽榮威[報價 圖片 4S店 新聞] 雖然上半年銷量雖然落后于年初預期,但隨著金九銀十的的偶來,全年榮威系列產品總體銷量將接近3萬輛。尤其是此次在臨港基地投產的榮威550,在整體低迷的車市中表現優異,乘用車聯席會上周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8月,在1.8T發動機的中型車型中,榮威550單月銷量2546臺,成為該細分市場的新冠軍。
業內人士分析,公司自主品牌定位中高端,避開了自主品牌的價格戰,但是目前產品的市場保有量不高,品牌溢價能否支撐產品目前的定價,取決于公司對品牌的進一步推廣力度以及市場對品牌的認可。
上汽乘用車公司銷售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除非一年內原材料有大幅降價,榮威550廠方今年內肯定不會降價。陳志鑫也表示,由于銷量迅速,目前榮威550的3000多張新增訂單的車主要提車還需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