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江蘇汽車網 >> 汽車新聞 >> 車界新聞 |
眾泰“借道”金馬再戰A股:能否保障業績承諾 |
“面市公司通過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并購整車創造企業并與其在產業鏈協同發展,是面市公司不斷做大做強的重要 行動和必要 路徑。”10月24日,金馬股份控股股東鐵牛 集團副總裁方大明在一場媒體 注明會上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示意。 對于此前金馬股份撤回重組 方案 停止重組的原因,金馬股份方面亦 抵賴緣于斯時資本市場環境和監管政策的 變遷。 對比其今年3月28日發的第一版重組草案,記者發現金馬股份在最新 方案中將增發價格由5.44元/股調整為8.91元/股,募集資金從100億大幅下調為20億。除此之外,控股股東的 變遷則是另一亮點。 作為眾泰汽車原第一、第二大股東的自然人金浙勇以及長城長富分別于9月20日將所持有的共計51.92%的金馬股份股權以60.2億元現金的價格轉讓給了鐵牛 集團,使得后者從持股眾泰汽車4.91%的參股股東變身為持股56.83%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操縱人。(21世紀經濟報導10月12日《金馬股份二度鯨吞眾泰汽車 實控方突擊控股 躲避借殼》曾予以報導) 由此,通過上述在停牌期間的股權調整,使得本次重組變為了同一 集團控股子公司之間的股權交易。即重組 實現后,面市公司實際操縱人將 依舊是鐵牛 集團控股股東應建仁、徐美兒夫婦,實際操縱人沒有 產生變更。 對于此舉,業界 綜合 示意,金馬股份正是通過減低募集資金額度、股權轉讓等 模式避免實際操縱人 產生變更,來 躲避被監管認定為借殼。 而方大明亦對此坦言,鑒于本次重組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鐵牛 集團以現金 領取的 模式提前鎖定交易標的,進而再以換股 模式將金浙勇持有的眾泰汽車股權注入面市公司。面市公司認為,該次股權交易有助于 普及重組 順利率,也 相符金浙勇提前獲取交易對價的訴求。 眾泰汽車短短幾個月內便“二戰”資本市場,可見其渴望面市的迫切之情。但其要 實現此次重組對于面市公司的業績承諾,卻并不樂觀。 根據新版重組草案,眾泰汽車承諾2016、2017、2018年凈利潤不低于12.1億、14.1億和16.1億。 固然近年來得益于SUV市場的火爆,眾泰汽車發展迅速,2015年眾泰汽車累計銷量達到了18.08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為2.3萬輛。但銷量的良好 體現卻不能 覆蓋眾泰汽車車型盈利 威力不足的 事實。眾泰的熱售車型大多集中于 便宜格區間的中低端車型,在產品創新和正向研發技術方面,仍有待 晉升。 公開 材料顯示,2014年和2015年,眾泰汽車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6.20億元、137.4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81億元和9.09億元。但值得 留神的是,假如除去眾泰汽車近兩年分別 獲得的4.43億元和11.41億元新能源補貼,那么眾泰汽車這兩年實際上處于虧損狀態。 今年初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騙補事件的爆發對于 依附財政補貼的車企敲響了警鐘。根據國家發布的《對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 利用財政 支撐政策的 告訴》,國家賦予新能源汽車創造企業的補貼 標準將逐年 普及,同時補貼額度將逐年減少,地方補貼也可能相應減少。 據上述有關重組 材料顯示,眾泰汽車今年1-6月的凈利潤為3.54億元,僅 實現2016年業績承諾的29.26%。 對此,金馬股份財務總監方茂軍 示意,根據汽車行業 法則,銷售旺季為第四季度,公司產品屬于國產車,重要針對的是新興消費者群體,第四季度是該群體消費欲望 開釋的重要 工夫段,進而導致公司業績也存在第四季度明顯好于前三季度的情況。 因此公司認為2016年能實現全年承諾扣非歸母凈利潤12.1億元。 但就算眾泰 可以實現2016年業績承諾,在更遠的 將來,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走 便宜路線的眾泰會面臨如何 保障其盈利 威力以及業績承諾的問題。如何 構建起企業核心競爭力,恐怕是眾泰當前需求 考慮的。 |
上一篇:寶馬8系2018年回歸 6系繼續服務市場
下一篇:漢蘭達想要翻盤,還需要越過幾座大山? |
目前眾泰團購報名總人數:32人,抱團購車go go go>> |
![]() |
百度中 眾泰“借道”金馬再戰A股:能否保障業績承諾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眾泰“借道”金馬再戰A股:能否保障業績承諾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