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達中國首秀釋放三個新信號
文/ 楊光
兵貴神速。
在狼堡做完 寰球發布僅22天后,大眾便迅速將全新子品牌捷達帶到了新家中國成都,而這里也被稱為捷達的第二 故土。
隨著三款新產品在3月22日晚的同時亮相,捷達二字也正式在中國消費者心中 實現了從一臺車到一個品牌的 華麗轉身。
只管在這場 充斥著青春與激情的發布會現場并沒有 泄漏出更多的信息點,但是我們依舊 可以從一些細節里洞察出大眾對于打造捷達的心思。
信號一:共享 晉級
發布會現場,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商務副總經理,銷售公司總經理董修惠 示意,捷達品牌將與一汽-大眾實現 “服務網絡共享”、“服務體系共享”、以及“服務團隊共享”。
而與此前在狼堡的發布相比,共享的概念變得更加具象,尤其是服務體系與服務團隊共享被第一次提出。
體系共享, 象征著捷達車主將 可以享受到與大眾車型 徹底一樣的售后 標準與體驗,而不是差別化 對待,團隊共享則使得兩大子品牌的售后服務團隊 占有 統一的技術水平。
事實上因為捷達品牌身上有著 濃郁的德系基因(源自MQB或PQ25平臺), 實際上它與大眾的零部件通用化率至少 可以達到9成以上, 因此也在主觀上為二者的服務共享提供了 壯大背書。
據不 徹底統計,當前一汽-大眾在全國共 占有近900家經銷商網絡。
也 因此, 即便今年底捷達品牌的渠道還不得不做到200家(已實屬高效),但是 依靠于大眾在中國市場 宏大的網絡,兩者間將實現有效的地區互補。
信號二:差別化區域銷售
今年六月,捷達品牌在中國的第一家體驗店將正式開業。
因為先期產品 絕對較少,渠道也還 無奈全面鋪開,所以捷達也采取了一套頗具針對性的模式:差別化區域銷售。
方便來講, 準則上捷達并不會去觸碰大眾在中國已有的優勢區域,而是將重點填補大眾尚未下探到的一些三四五線市場,在進一步 晉升市占率的同時,還 可以縮減大眾品牌的售后服務半徑。
此外,捷達還創新性的提出了深度試駕模式,消費者 可以通過app掃碼 自由 取舍試駕半天或一天以 充足體驗產品性能,而這也 攻破了傳統4S店銷售跟車試駕的固有模式,這對于主打年輕消費者群體的捷達而言, 堪稱是一個加分項。
按照此前發布的信息,JETTA品牌的 指標消費者是25-35歲 首次購車,并 謀求性價比和品質的的人群,而 運動現場大眾也給出了三個更為具象的標簽,“年輕自信”、“樂觀且有洞察力”、“理性 求實”。
信號三: 信念
根據此前 泄漏的成都工廠環評報告書中 可以看到,一汽-大眾給捷達品牌預留了相當大的產能空間,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彰顯出大眾對于捷達品牌的 信念。
具體來講,捷達VS5的生產 威力為7.5萬輛/年,捷達VS7為15萬輛/年,捷達VA3則為7.5萬輛/年。 傳統估計,在三款新車先后 實現面市后,每年將為一汽-大眾帶來至少20萬臺以上的增量。
按照此前大眾高層的說法,捷達的定位將高于中國自主品牌,而低于合資品牌,其價格也會在兩者之間。
隨著捷達品牌的正式落地,南北大眾也將正式進入三品牌 經營時代:上汽大眾[報價 4S店] 占有奧迪、大眾、斯柯達,一汽-大眾則 占有奧迪、大眾和捷達。從中不難看出大眾在華發展的核心策略:力求南北 均衡的同時,還要 維持 定然的內部競爭。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一句經典臺詞:生命 可以 概括為一種 方便的 取舍,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趕著去死。
捷達駕到,有人等著看 熱烈,也有人等著一決高下。總之,中國車市的肉搏戰要開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