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江蘇汽車網 >> 汽車新聞 >> 車界新聞 |
兵敗裕隆 東風難破自主迷局 納智捷如何浴火重生? |
銷量大跌、虧損難掩、陷入低質低價怪圈、產品布局嚴重偏科,如今外界關于東風裕隆的討論不外乎這幾點。作為中臺合資,海峽兩岸首個以大中華自主品牌定位的東風裕隆,東風公司決定從其中抽身,各項工作將交由臺方打理。針對市場危機,這種“休克療法”具有較強的沖擊力。
6月17日,關于東風裕隆內部問題的消息充斥互聯網。有東風知情人事透露,東風公司將對東風裕隆做出撤人不撤資的舉措。“未來,東風公司只是作為東風裕隆投資方參與運營,在內部管理、決策上或由裕隆集團占據主導。”
這也就意味著,占東風裕隆50%股份的東風公司將不再參與東風裕隆內部決策權、管理權、市場規劃,未來東風裕隆的發展將由同樣占東風裕隆50%股份的臺灣裕隆集團主導,但是東風裕隆未來的業績,還會同以往一樣納入東風公司的考核。 有內部人接受采訪時表示,東風裕隆里歸屬東風的高管還在杭州等待安排。除此之外,關于東風裕隆調整事宜進行到何步,這一重大調整何時通告市場,我們致電了其市場部多位負責媒體的公關,均未接電話,但有相關知情人表示,可能會在6月19日正式下通告。
在產品上,與吉利[報價 4S店]、長城等自主品牌相比,東風裕隆不僅少且落后。2016年,東風裕隆整體目標銷量完成率不到60%。其中主打高性價比的納智捷[報價 4S店]優6 SUV車型成為東風裕隆的銷量臺柱,月銷也僅有2000輛左右;作為首款SUV車型大7,歷經五年市場磨礪,優勢早已消失殆盡,月銷寥寥幾十輛。 東風公司是中國車企里,擁有下屬合資企業最多的一家公司,面對東風裕隆市場不濟,撤人不撤資的全新管理方式是六大汽車集團從未有過的。東風公司抽身走人,不再管理東風裕隆內部事宜,除了意味著東風公司正在尋求體制機制突破,也意味著東風與裕隆的合資項目以失敗告終。在今年上海車展前一天,東風汽車[報價 4S店]公司董事長竺延風就直截了當地表示了對未來自主品牌發展的看法,“對于目前東風的各個自主板塊,在市場驅動和銷售渠道生存壓力推動之下,它必然走向整合。
實際上,針對東風此次的調整,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不僅僅是裕隆單方面的問題,畢竟東風的諸多自主品牌甚至是合資品牌中,近年來的銷量均不升反跌,當然,東風裕隆納智捷的情況更為糟糕。 去年,東風裕隆陷入成立8年來最低迷困境,新車銷量下滑3成至約4萬輛。這與東風裕隆納智捷過去兩年缺乏新品問世有關,而首款小排氣量車S3,去年下半年上市后錯失了1.6升以下汽車購置稅減半的政策利多先機。 2016年,東風裕隆納智捷全年總銷量僅有4.04萬輛,全國九成以上的經銷商都沒有完成廠家下發的銷售指標。4.04萬輛,這一數字不僅與2015年全年6.04萬輛的銷量相去甚遠,更與年度既定目標7萬輛無緣。
數據顯示,東風裕隆納智捷今年前5個月銷量累計僅有7000余輛,同比下滑幅度高達60%。2016年,納智捷全年銷量為4.04萬輛,相比2015年的6.04萬輛的銷量相去甚遠。然而,讓人對這個品牌頗為感到可惜的是,在東風裕隆成立兩年左右的時間,納智捷品牌表現勇猛,因為其產品極具個性,且品牌定位在自主與合資之間,一度受到市場的追捧。好景不長,或許是起點過高,但本身的產品競爭力不強,兩者的矛盾之下造成了納智捷品牌無法適應多變的市場環境,以致出現連年虧損。
目前看來,東風裕隆今年啟動的組織再造、全面成本降低活動出現初步成效。據《中時報》報道,東風裕隆在今年首季度銷售業績大減57%,但虧損金額維持與去年同期——約8億元,僅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億元,而未來隨新車U5陸續問世,銷售業績提升寄托于此。 |
上一篇:還沒上市的寶駿310W竟然出現在成都夜市上!
下一篇:特斯拉國產板上釘釘 但上海臨港或非唯一選擇 |
目前納智捷團購報名總人數:0人,抱團購車go go go>> |
![]() |
百度中 兵敗裕隆 東風難破自主迷局 納智捷如何浴火重生?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兵敗裕隆 東風難破自主迷局 納智捷如何浴火重生?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