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鍵詞:大發,森雅,汽車,小型車,面包
延伸閱讀: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試駕吉林一汽大發森雅
還記得么?那些20年前馳騁在祖國大街小巷上的黃色身影,那些被人們親切地稱呼為“面的”的大發車。盡管生硬的底盤和呼呼漏風的車窗、車門讓我們對它的性能實在不敢恭維,但不可否認的是,“面的”帶給了中國老百姓實在的快捷便利,帶給了我們載人拉物的快樂生活……20年過去了,大發的身影早已被層出不窮的新車淹沒,森雅的到來,意味著大發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回歸,成功與否,除了自身功力,尚待國人用車理念的考驗。
大發品牌與中國汽車市場的淵源由來已久,曾經紅極一時的“小面”和夏利都是大發的直接或間接產品。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已是目前世界最具潛力的汽車市場,如今你可以在北京的街頭找到各種“傳說中”的車型,但絕對難覓大發的LOGO。盡管夏利還堅挺在小型家轎市場,但早已被消費者根深蒂固地認為是一汽自己的產品,而特銳不盡人意的市場表現也似乎為大發潑了一盆冷水,但大發并沒有放棄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于是,森雅來到了我們面前。
全新的車型、全新的動力、全新的定位,森雅能否帶給國人全新的“大發印象”,這個問題在試駕前久久縈繞在我腦中。還好,從短暫的試駕過程來看,這款大發的新兵與其祖輩絕不可同日而語,正所謂——士別三日,確當刮目相看!